在家读书,因为明天有园林博物馆的公益讲解,翻了翻陈从周的《说园》和曹林棣老师的《姑苏园林——凝固的诗》,决定再读读沈亮老师的老年大学教材《苏州古典园林》。
说好了这次是历史专题,忽然想到,植物也是园林历史最重要的载体之一,索性统计一下园林内的古树。
宋代大画家郭熙说“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
园林有了植物,才会有生机,才会呈现出华滋之美。
园林专家金学智先生说:“古木是园林建构中最难具备的条件之一。亭榭可以建造,假山可以堆叠,一般的花木可以栽种或移植,历时均不需很久,但是,古木却非要千百年的时间不可。”
这种时空价值是其他物质无法替代的,所以,有人把古树誉为园林的活化石、活的“文物”。
苏州园林的古树首数松柏。
天平山庄三太师祠前930年的圆柏;高义园东侧回廊边430年的罗汉松(号称唐寅手植);天平山古枫香树(范允临带回380棵,现存136棵)。
网师园看松读画轩前800多年的古柏
拙政园的紫藤(文藤)
沧浪亭270年的紫藤,曾经目睹过沈复、芸娘的新婚恩爱;
鹤园有一枝丁香树,花坛下方石碑上镌刻着“沤尹词人手植丁香”,落款“彊村师昔尝假馆鹤园手植此花鹤缘今爱护之,比于文蘅山拙政之藤以增美矣。弟子邓邦述记。”
彊村,即著名词人朱祖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