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通史171今日启发:Elton:第十章 中世文化与禅(二)第三节 空寂幽玄的茶禅一味草庵式茶室千利休提倡的草庵式“空寂茶”,强调去掉一切人为的装饰,追求简素的情趣。这在当时追求豪华的书院式茶室情况下是不可能实现的。于是千利休首先改革作为“物”之茶具。南坊宗启的茶道书《南方录》开宗明义写道:“茶事以禅道为宗。”根据他的记载,千利休认为:“禅茶之器物,非美器,非珍器,非宝器,非旧器。而是以虚空清净之一心作为器。以此一心清净作为器,就是禅机之茶也。”也就是说,千利休嫌茶道器物之华美,而乐于清净淡泊,乃至以“一心清净作为器”,以物外之幽趣,作为其对茶道的追求。其次,改革茶室。由书院式的豪华建筑,改为简素的草庵式建筑。草庵式茶室是原木结构,草葺人字形屋顶,屋内外均为土墙,柱子造型外露,隔窗糊白纸,窗框分竹格或苇编,一切保持自然素材的原色,顺其自然。这种茶室面积狭小,只有二铺席乃至一铺半席。这样茶室内就自然充满热气,茶人在精神上容易达到纯一无杂念的交流。而且茶室墙壁抹土,再抹上一层四五寸宽的稻草和泥土混合的涂料,多是灰、茶褐、暗褐等中间色,来具现“空寂茶”枯淡的茶道精神。整个茶室建筑表现出结构质素,色彩沉静,在茶室壁龛里再挂上一轴水墨画或简洁的字幅,摆放一只素雅的花瓶,很多时候是竹制的,插上一朵小花或花蕾,从一朵花或花蕾的内里,可以想象出一朵花比百朵更纯洁,更生辉。在小花或花蕾上点一滴水珠子,观之晶莹欲滴。在茶室微暗的采光下,从这种简素不匀整的形,以及中和沉静的色的背后,可以想象出无限纷繁的形和无限多彩的色。茶人置身其中,会很快坠入冥想,在观念上产生一种美的意义上的空寂与幽玄,为这种单纯、脱俗和清寂所感动,归于无杂无念的自然,在情绪上就容易进入枯淡之境。千利休曾为此作过一首和歌,歌曰:“径通茶室来品名茗,世人聚此绝俗念。”“空寂”的“和敬清寂”在这样的艺术空间,茶人品茶,严格按规范动作缓慢而有序地进行,造成一种静寂低回的氛围,容易在情绪上进入枯淡之境,引起一种难以名状的感动,并且不断升华,产生一种悠悠的余情,并在观念上生起一种美的意义上的“空寂”与“幽玄”,茶人也就容易达到纯一无杂念的心的交流。还有,茶室入口矮小,将军进入茶室,必须将腰间佩刀取下才能弓身进门,表现茶人无高低贵贱之分,身份一律平等,都应受到尊重,没有任何世俗偏见,以保持茶道精神的纯粹性。正如《南方录》所载的,可谓“一宇草庵二铺席,充满了空寂”,达到“无一物的境界”。茶室前庭辟有一空间作为茶室庭园,叫作露地,地形细长,是进茶室必经之路。在前庭置石植树。置石一般是奇数,由7至15块组成,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摆法顺其自然,以不引人注目为度。相传这样一个故事:千利休邀请一茶客到其茶室举行茶道仪式,茶客走到前庭,一眼目睹置石,就“啊”地惊叹一声,连口称赞。千利休在客人离去后,认为他的置石法可能太醒目,不太自然,于是将石重新摆设。还传说其孙宗旦置石时摆来摆去都显得不太自然,于是想出一绝招,一手抓一把豆撒在前庭的地面上,然后将多余的豆捡起,将石置在留下奇数的豆上,以达到其追求自然散放的目的。这种置石叫作“撒豆石”。前庭植松、竹和缀苔藓。日本人认为“松无古今之色”,即无色,是纯洁的表现。青竹是“清寂”的表现。在松竹林间的踏脚石、点景石底部和石灯笼等的周围缀满苔藓,与松、竹、石相配合,营造出一种枯淡的氛围。正如《南方录》所言:“露地之境,打开了净土的世界。”《禅茶录》对“露地”之名的由来做出了这样的解释:“‘露’,训读为あらはゐ;‘地’,心之谓也。即露此自性之义也。又,所谓‘白露地’者相同。‘白’,清净也。取此义,谓茶室露本性的道场之意,故名‘露地’也。”通过这样狭窄的茶室和露地,以及简洁的内部摆设和简洁的茶具,在感觉上产生一种潜藏内里的丰富情趣,寓意无边的开阔和无垠的幽玄。通过这样素朴的草庵式茶室、不规则形式的露地式茶庭和不匀整形态的茶具,乃至将原来的象牙茶勺改为竹勺,这样反而会在观照上进入一切回归自然、造化自然、纯化到返璞归真的古雅和“空寂”的理想境界。总之,草庵式茶室里里外外,与茶道的“空寂”的精神,以及“和敬清寂”的理想是完全协调一致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