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一篇6000字长文《牛蛙之殇》,看完后忍不住骂娘,中国的应试教育竟然荒唐到如此地步!
文章作者是一位68岁干了一辈子科研事业的退休老人,像所有其他家庭一样,祖孙三代人同时被卷入了幼升小的“牛蛙战争”,外孙从三岁起就开始背着书包进入各种培训机构,为了所谓社会精英家庭的传承,开始每天给孩子设置各种KPI考核。“我们用高剂量、高添加的饲料催着他长大”。
3年后,悲剧发生了,孩子患上了抽动症。这位外祖父开始反思,问题出在哪里?这是孩子潜意识里的自我抗争。
(一)
简直不敢相信,幼儿园升小学竟然变得比高考还惊心动魄,我们曾经的痛,要让6岁孩子早早地预演一遍,这是多么残忍。
这些所谓的名校,又是怎么设立进入门槛呢?
比如学校做家庭背景调查,爷爷奶奶辈和孩子生活在一起,成了拒绝孩子入学的理由;通过父母对体重的控制来看家庭的修养,通过父母的工作背景来看孩子未来的发展规划。这些贴标签的做法,让人产生被划分阶级成分的感觉,这样的学校又能培养出怎样的学生?
更气人的是,孩子成了大人们相互攀比的工具和筹码,小时候拼学校拼成绩,长大拼工作拼家庭,老了拼孩子拼出息,中国人给自己建了一座接一座围城。因为考不进“牛蛙小学”,孩子被街坊邻居取笑,这对孩子多么不公平,他们有什么错?
学校里分特色班和平行班,好好的孩子愣是被分成了三六九等。可笑的是,现在家长们都撞破头往私立小学里挤,我们的公办学校不觉得丢人吗?
(二)
我们的教育培养出怎样的孩子呢?身体被剥夺力量与控制能力,缺乏自律,头脑简单到只会答题,认为老师都是正确的,把学习等同于考试,把考试认为是学习的全部。多年以后,当他们走上社会岗位,发现还得从头再来一遍。
我们的老师们从来没有仔细思考过,我们到底要给孩子们什么。如果只是机械地去完成教学大纲,那就会给孩子们一个昏暗的童年,你怎么能指望他们未来会有精彩的人生?
本该是玩泥巴、在地上打滚摔跤的年龄,却被活生生拉去各种辅导班,沉甸甸的书包足足60斤重,孩子们没有时间在田野上撒野,也没有空间在课本上学到如何撒野。我小时候,一帮识字的老师整天带着我们一群熊孩子出去玩,那才是真实的童年。
什么叫健全的教育?就是童年属于自己,中年也属于自己,老年还属于自己。我们上一代人把自己整得只有工作,没有生活,完全失去了挣钱的意义,我们不该把这种囚徒生活带给下一代。
如果是我,我会怎么来做呢?
(三)
老教授和他的家人最终选择了送孩子出国留学。因为国外可以用很少的钱买一套房子,到了那边,空气清新,地广人稀,孩子的竞争压力又小很多。
我选择自己办教育。
自从我在芬尼创意园里搞起了酷猴亲子乐园,我感触最深的是员工的变化,他们更懂得给予孩子自由空间,去探索去玩耍。环球80天我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走完,这样的经历比让孩子考上任何一个牛蛙小学都管用。
回来后我开始做无边界小学,我们的第一个项目巴蓝思学校已经启动。我把无边界教育的重点,集中在体能、协同和财商上面,这是我从职业生涯中倒推出来一个优秀的人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我准备开的小学主要教三件事情:
能打架,只要能打,必然身手敏捷身体好,有勇气,绝不会胆小怕事,打一般传统学校的乖孩子肯定满地找牙;
会沟通,好沟通就是好情商,长大了必然是个行业领袖,想做大事,就把传统学校培养出来的所谓高材生为我所用即可;
会用钱,大家辛辛苦苦一辈子不就为了好营生嘛,别说得高大上,财富不够就别谈什么理想,我们从4岁开始教他们怎么运用财富,长大了全是犹太人的脑子,开个大公司专门雇传统学校成绩好的童鞋干活。
我不太会用现成教育体制里的老师,我想做的是融合中美体系的教育,教出来的孩子不管是高考还是留学,既能考上北大又能考上哈佛。
我就不信邪,这样教出的孩子就比“牛蛙小学”差?我们再也不让牛蛙外公们扎心了,“你会在田野上长大,在河流中奔跑,我站在远远的地方给你挥手,直到你看不到我为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