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苏轼心生悲痛,整理衣襟端坐着(此处正襟危坐的危即端正义,整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拘谨或恭敬的样子)而问客曰,这里的而可表修饰(正襟危坐修饰问)亦可表顺承。问客人道:“何为其然也?”何为,即为何,宾语前置(疑问代词作宾语),其,指示代词代指这首曲子,然,这样,为什么要把曲子吹得这样悲痛呢?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孟德的诗作吗?向西可以望见夏口(今湖北汉口),向东可以见武昌,山川相连,此处‘缪’通‘缭’,缠绕之意,郁郁苍苍,不也正是他曹孟德被周瑜设计困住的地方吗?(非……乎表反问句式,难道不是……吗?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于,表被动)当他攻破荆州,攻克江陵,顺着长江一路东行时,战舰首尾相接,绵延千里,战旗迎风招展,遮天蔽日,临江饮酒,文武双全(横槊赋诗,槊即长矛,横槊赋诗即文武全才)固然称得上一世之枭雄,但如今却在哪里呢?(而,转折连词,安在,即在安,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如今我与你在这江渚之上打渔砍柴(于字作介词引导地点状语结构后置,应为吾与子于江渚之上渔樵),以鱼虾为友,以麋鹿为伴(侣和友均为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友,以……为侣)驾一叶扁舟,把酒言欢。我们的生命就像大树脚下的蜉蝣,沧海中的一粒米,人生苦短,所以羡慕这无穷无尽的长江水。愿能如仙人遨游,愿能与明月共存,但我知道一切皆枉然,所以只好化悲痛为这箫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