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在家,再次拿起林语堂写的《苏东坡传》,争取今天把它读完。
看书有点强迫症,拿起一本书,就恨不得马上读完,看不完,就对自己心有不满,而且我看书从来都是从一而终,这本书看不完,就不愿意再开新的一本,否则,总会心存芥蒂,自己别扭。
苏东坡就不用提了,好像没什么人不知道,哪怕不是喜文之人,也略知一二,最不济,也知道有个东坡肉肘子。
读苏东坡词的人多,写苏东坡的人也多,最有名的可能就是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了。
作者一开始就把对苏东坡的喜爱敬仰之情充盈纸面,期间苏东坡的生平履历跃然纸上,从苏东坡的生平写起,写他的家事,写他的才高,写他的飞黄,也写他的颠沛流离。
读诗最爱李白,词亦独爱苏东坡,无论婉约,豪放相得益彰。他的词,借物咏情的,指点江山的,大事小情,无不看的人惆怅绵绵,亦或心潮澎湃,辗转反侧,亦或慷慨激昂,动人心,达人意,读之再读,不觉厌倦。
就是这样的好词,这样的作者,看他的传记却让人不忍读下去。纵观全书,读到一半,就是一个“累”字,不止传记主人累,我这个读者看着都感觉累。为书中的主人心累。
苏东坡因为与王安石政见不同,政治生命就是在不停的被贬中,在奔波中,在流放中,生活自己不可主宰,前路不能自己决定,即使在被贬的途中,也是一降再降,不知归途。
词人大才,英明被世人敬仰,不光是文学的成就,词人有政治抱负,有谋略,有愿为苍生做事的壮志。但是没有机会,没有空间展现自己。他的政治抱负只能在当权者的更替中才能偶尔展现。
苏东坡不亏是一个大家,不单是他的文学造诣,他的博学,他的多姿多彩的生活,更是他那荣辱不惊的人生态度,让人敬佩。
他是热爱着一切的。无论是被贬一路的穷乡僻壤,再苦的条件他都去找寻生活的亮点,给自己开发一个新天地。遇到老百姓苦难的生活,竭尽所能的为民办实事,他有能力,有思想,只要有机会,就会为老百姓某福利。
他是一贬再贬,越贬越穷苦的地方,无论是怎么走,词人都随遇而安,无论什么样的日子,词人都过得越来越精彩。就是在这样颠沛流离中,词人的才华越发体现,他的文学成就被世人迷恋,被人追随,无论多困难都有志同的朋友鼎力相助,人们佩服的是他的人品,以及昂扬的生活态度。
如果随遇而安是那个时代没有办法的选择,人是没有自由的,皇命大于天,但是词人博大的胸怀却是自己生活的历练和个人的修养形成的。人的生活方式,就是他的心中所想,就是我们常说的“性格决定命运”。就是因为词人思想的博大精深,坚定的性格,才会在艰难的生活中披荆斩棘,才会写出豪迈的词。
词人心胸宽广,对迫害自己的人,并没有心存怨恨,在他眼里,没有太多的恶人,所以,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也会心情平静,自认为人不行恶,走的也心安。
世人在艰难中奋勇前行的大有人在,但能做到不计前嫌,尤其是在受了那么大的排挤,在不停的被打压之下,还能如此的胸襟,不是佩服二字可以解释的,正因为这样的人格魅力,才能有如此高的文学成就。
看看东坡传,了解了苏东坡的一生,平凡如我,生活中的小小的风浪,也就不值得太过记挂。带着快乐去生活,多发现生活的乐趣,生活也会多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