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京城琐忆

京城琐忆

作者: 甜萝姑娘 | 来源:发表于2020-06-15 12:54 被阅读0次

        如果不是因为今年多了一个闰月,端午都应该过了。

        我一回想,距离去《建设银行报》编辑部跟岗学习,已经有一年。不禁感叹还好是安排在去年,如果是今年,疫情来临,就不知道能否如愿了呢。

        在《建设银行报》编辑部跟岗学习的机会太难得,欣喜而忐忑地到了京城,报社老师们考虑我们的衣食住行,很是周到,消除了我们一批八个小伙伴初来乍到的不安,我们渐渐爱上了报社的环境,适应了与文字打交道的每一天。

        在北京的日子自由而单调。因为住的是宾馆,条件有限,洗衣服都没处晾晒,实在急着穿就拿电吹风吹。自己平时饮食习惯较为清淡,食堂的油盐有点重,我便自己购置了料理机、电煮锅,甚至还有一个煲汤的锅,周末我会买点材料自己在宾馆做饭,简单却有意思。

     

        于是开始了和宾馆保洁阿姨斗智斗勇的日子,要把电器及时收起来,要尽量多地找她要矿泉水。北京的水质太硬,喝起来有点咸,我便从京东上定期购置纯净水,买得接不上的时候,便去阿姨那里拿。混熟以后,有一个稍微有些龅牙的阿姨对我很好,她总多给我几瓶水,并神秘地跟我说:“姑娘别吱声哟。”

        楼下的保安也挺不错,每回家里寄来衣物,或者我把换季的行李寄回家,都会用推车帮我运东西,一边拉呱着家常,诸如家哪里的结婚了没之类。

        我闲不住,到哪都爱四处跑。在宾馆安顿好便在四周转圈圈,我最喜欢的就是早晨和傍晚去菜市场和超市,那是一天中人们最松弛和真实的地方,要体验当地人的生活状态,这个时间这个地点,准没错了。

        最喜欢的是钻胡同。不需要加班的日子,下班吃了饭我就去各处的胡同走,看胡同里光着膀子的男人们扯嗓子聊天,京腔朴素而地道;也有摆地摊的大爷大妈,卖的西红柿特别好看,我买过,零头都给抹了;从窗户里伸出来的一截木板都可以是个商店,卖着烟、口香糖、矿泉水……

        日子又短暂又漫长,夏天的早晨四五点天就亮了,我便抓紧起床去附近的月坛公园,里面的月季和石榴花开得特别好,攀援的紫藤花也挂着清晨的露水,公园的门口通常有赶早摆摊儿的水果商贩,运气好还可以低价购得一只新鲜的菠萝或者翠绿的香瓜。几圈溜达下来,宾馆楼下的早餐也开始供应了,有米粥、包子、蛋饼、红薯、鸡蛋等等,我原本是偏爱西式早餐的,因为上午活动多,吃得密度高点会比较扛饿,而吃了一阵子宾馆的中式早点,也觉得很舒服。

        我不禁感慨:“中国人就是中国胃,秉性也。”

        我常发微信给爸妈对比北京和合肥的天气、风向,梅雨季节家里总是下雨,北京每天都是刺眼的阳光。

        妈妈便调侃:“栀子花开,可否缓缓归?”

        我便佯装哭腔:“一别两月余,何时才能归故里?”

        说是这么说,我其实不怎么想家,如今交通方便,三个小时就回去了,何况,在京也就三个月,哪有空思念家乡呢,好不容易逃脱了爸妈的叨唠,我这个不知道好歹的“白眼狼”还不逍遥自在一阵子,心无挂碍,只管照顾好自己便是。

     

        周末就关起门来,睡觉、写字、看书,做点简易的食物,有时候我会趴在窗口看旁边儿童医院来来往往的人,看他们的喜怒哀乐;有时候买个附近电影院的电影票,穿过几个胡同过去看;还专门起大早去过史铁生文章里的地坛公园,看过我曾为之奋斗的木樨地,在漆黑的夜里蹬自行车走过人民大学……

        北京有各种花样的面食,有很多做法我没有见过。还有庆丰包子,北京烤鸭,护国寺小吃,等等。南锣鼓巷商业味太浓,去过一次后我就懒得再去“网红”打卡地了,还不如就走这寻常的巷道。不是很热的时候,我就骑单车顺着大树浓荫骑下去,到哪儿算哪儿。

        几个月的时间,想想自己想想原本没空停下来想的事情,再想想这帝都的生活和自己家乡的一切,心里居然平静了下来,好多原本在牛角尖里的问题居然就迎刃而解了。

        因为水土不服,我的皮肤和关节都遭了很大的罪,半夜挂急诊去看荨麻疹,而关节疼痛让我又不得不大热天关上空调抱着热水袋,时常在凌晨被满身的汗惊醒。

        我在漆黑的夜里想:“这青黄不接的人生半路,经历了这么一段,真是个很大的收获。”

    也有不安的,牵挂家里的工作,心里系着这二季度工作安排到哪里,怕耽搁了回去接不上,想起来就焦虑得很。

        有时也和一起去的江西妹子小姝一起去逛超市,她喜辣,我口淡,我们常常交换零食,一起发呆,她说起她快要结婚的男朋友,就会说羡慕我还是单身。

        我们和黑楼的一群同事们相处得很好,他们适时地给我们提供需要的关怀和帮助,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学习的机会,差不多大的年轻人在一起,都是惺惺相惜的一代人。

     

        三个月的时光如流水,转眼就“毕业”了。我们八个一起跟岗的小伙伴去撸了一次串,深夜在长安街上散步,在西单的广场上聊大天,交流三个月的感悟。

        “报社的老师们真的很儒雅,好有耐心。”大连的小月说。

        “是啊,我刚来的时候找错别字都找不到,老师也不生气,慢慢地和我说。”广州的小宋不好意思地说。

        “来的时候看你最不顺眼!”

        “当时我还以为你没结婚呢,谁知道你孩子都有了!”

        大家嘻嘻哈哈地开着玩笑,像是回到了大学时代的毕业季,这几个月我们更像是在校园里的同学同窗,完全没有同事之间的那份老沉和拘谨。

        我打心眼里不喜欢北方,在我心中,唯有江南水乡那份朦胧和诗意才适合居住和养心,北方干燥的天气和粗糙的饮食,以及那陌生的卷舌音,让我实在是亲切不起来。而北京不一样,这次的旅程也不一样。走的时候回想着脚步丈量过的长安街、天安门、故宫,单车轮碾过的人大、清华等高校校园,品尝过的烤鸭、羊蝎子、炒肝、稻香村糕点……学到的不仅是报社老师教会我们的知识,还有做人做事,以及情感,它像是我职业生涯里的一颗水晶,剔透无邪,映着初夏明媚的骄阳,一路如明灯激励着我向前,努力,不停息。

        疫情还未完全散,愿首都一切安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京城琐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rvc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