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53
公园里落满地的番石榴,散发着熟悉的水果味道,以及水果成熟后烂掉的味道。
前几天,看了一篇文章,讲的是一个66岁独居老太太的新家生活,题目意思这个老太太不一样,所以我点进去看看,一个66岁老太太独居生活到底有啥不一样。
其实并没有不同,不过是说这位阿姨没有拘泥自己年龄,装修自己亲自装修,家里安装了各种小家电。
她的生活没有引起我共鸣,但是她说的一句话,让我觉得心里有点怅然。
她说:这也许是我人生最后一次装修了。
看到这句话时,我本能觉得为啥要下这种结论,人生还长呢。
再一想,她66岁了,虽然不算老,但是装修这件事,可能真的是人生最后一次了。
装修不是一件小事情,要做一次,除了人工精力付出外,还是金钱成本厚厚打底才行。最重要,人到66,也许心境真的与我们很不一样想法。
即便新闻里再怎么说她是个时髦的,不一样的老人,她终究也是一个老人。
而,30多岁的我们,也总觉得人生还长。但是想了想自己,我刚装修的房子,是打着10年不做新的装修的计算的。
这样换算,我们其实也老得可能比我们想象中快,无非就是两次装修的间隔。
说到底,我是真的很怕"最后一次"这个修饰语,明明还有很多事情没做,却似乎一下子被固定好位置,让人感觉并没有太多的自主权,对时间没有,对未来没有,对自己也没有。
这么一想,生命的长度真是太短了。
即便一生八十岁,有近二十年在求学,日日打基础要紧,分不出太多时间给自己自由自在。
能自由自在爱自己的,又没有自由自在的钱包;有自由自在的钱包,又没有自由自在的目标。
往后看,人到六十,身体机能,精神状态又迅速滑落,又要开始计算着养老金账户里的钱,生怕不够自己支撑到八十。
原本是以为,出走半生归来还是少年,可以自由自在,可是又没有了自由自在的身体和精力。
我现在都常常在想,过几年我是不是就爬不了华山之类的高山了,毕竟好汉没有当年勇。到时候看一棵树也只能看看路边的行道木。
而中间的四十年,都在工作。
想想,真的挺怅然的。可能一不小心,我们也到了说也许是最后一次做某件事的年龄。
不知道到时候说来,心里是坦然,还是害怕,亦或平静。
不过,我还是觉得人还是少说一些"最后一次"。这个词虽给人应该珍惜之感,却总有种没有盼头的意味。
日子要长,还是得去经历啊。
也许少想一些怎么装修,只想如何一件一件事情把房子装饰好,日子又会长一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