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前,你打电话给我。
生气、郁闷、近乎于歇斯底里的埋怨 ,持续了半个多小时。
30多分钟的时间里,我就这样听你的诉说和抱怨,没有说一句话
你说你的机构快关门了,我表示同情。
你说你校区开始选址到现在,一年的时间,基本没有好好休息过。对此,我除了表示同情,也表达了关心。
你说你想尽一切办法,但总是留不住老师,留不住学生。对此,我除了同情之外,无话可说
你说了很多,我却只想到一个问题:
为什么你会败的如此惨烈?
朋友小A年初成为了一家教育公司的区域代理。最近正在为缴纳第二年的代理费而头疼。
小A代理的是一家定位中高端的儿童托管中心。开业1年了,现在不到100学员。
拜访了小A的机构,和小A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谈话,我才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小A说,觉得既然做了代理,那么无论是教学、市场拓展、运营管理,都有现成的可以使用,自己不用花太多的精力就可以轻松的把这个托管中心做好。
听到小A这样说,我当时就明白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了。
其实有类似小A这样想法的教育行业投资人并不在少数。我们都习惯了“拿来”的生活。既然有现成的,那何必自己再花精力去创新呢? 所以既然我是你的代理商,你就应该来帮我开拓市场、帮我上课;就有责任帮我搞定一切;
凭什么? 就因为你交了代理费?
代理,不是代你做事、替你管理。
你虽然是代理,但是这是你的机构,所有的都帮你做了,那还需要你这个代理做什么?直接在这个区域开直营岂不是更直接!
做代理,不是做甩手掌柜。总部可以给你成熟的课程体系、可以给你成熟的团队管理模式、可以告诉你市场开拓的方式,可以手把手的教你,但是一切的一切最终都需要你去落地,去执行!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变通!
和小A聊了差不多4个小时。最后我问他:你一个下午都在抱怨这个公司总部的各种问题,我想知道,既然有这么多问题,那么当初你为什么会决定做代理?
“当初我怎么会知道会是现在这样!”小A对我的问题明显有不满。
“当初我怎么会知道!” 这是很多有着小A类似经历的人都会说的一句话。不过在我看来,这只是失败后的责任推卸而已。失败了,总是需要给自己一个冠冕的藉口来安慰一下自己受伤的心灵吧!
我们都善于通过寻找别人的错误来给自己的失败找藉口,却不愿意面对自己的失误或者过错。教育培训行业看似门槛很低,只要还有一定的资金,任何人都可以涉足。但是不客气的说,多数人只愿意体会机构运作成功后的喜悦,却对途中的困难并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做教育,需要情怀,更需要耐性。我们都知道很多名人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教育机构的运营也是同样的道理。无论你是自创品牌还是教育代理,我们需要的是你持之以恒的坚持精神和不轻易放弃的勇气。
“我是一个有很深教育情怀的人,所以我会来选择教育培训行业!”这是很多教育培训行业的投资者被问及投资原因时,绝大部分人都会说的一句话。在当下,”情怀“已经成为标榜自己的一种标签。任何事情,只要和情怀沾上边,似乎立刻变得高尚起来。
别再扯什么情怀了,这只是很多人打出的一块动人的招牌而已,我们需要来点实际的!
你为什么要投资教育培训行业?
你打算怎样来开拓当地的市场?
如果你招不到学生怎么办?(当然一个机构不可能招不到学生)
如果学校遇到资金周转困难或者员工离职等问题,你会怎么办?
问问自己,有没有认真思考过上面这几个问题?
这是一个浮躁的社会。缺乏耐心,是当下社会的最真实写照。教育培训行业同样如此。无论是招生还是对客服务,都希望能够立刻见到效果。很多人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来做事情,觉得那是非常不划算的。以这样的心态来做教育,能做好,那就真的奇了怪了!
曾经有人说我不是教育工作者,我是商人,教育培训机构只是我的一个商业项目。对于这种想法,我表示理解,毕竟这是个商业社会,我们不能要求所有教育行业的从业者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圣人 。
但就算你是一个纯粹的商人,就算你只是把教育机构当作一个商业项目来运作,那同样需要时间,同样需要耐心,这是一种专业精神,也是一种商业态度。
和小A的交谈中,我一直都有一个疑惑,如果他没有做代理,如果他运作的是自己的自创品牌,他会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经营?
或许无论是代理人还是教育公司,我们都需要认真想一想,到底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运作这一份源自自己情怀的事业?! 缺少专业精神,没有执行力,那趁早别进来了,因为你是做不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