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第一课《古诗三首》第一首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我按照解诗题——识作者——读诗歌——学生字——看注释——观插图——谈理解——悟诗情的思路展开教学,在介绍组诗《四时田园杂兴》及作者范成大时,顺带讲解了一些文化常识,如中兴四大家或南宋四大家——范成大,尤袤,陆游,杨万里。
虽然讲解细致,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本堂课还是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就是课堂上缺少了朗读。诗歌教学一定是要靠多朗读的。尽管昨天孩子们已经将第一课读了好几遍,今天晨读课也进行了反复朗读,但课堂上的朗读还是不够。下次要注意,不管这首诗孩子们读了几遍,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得想办法引导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上引导理解与感悟。
其次是语言表达不够流畅规范。一方面是有一个多月没有上讲台的缘故,另一方面也是我自己本身存在的表达缺陷。能够准确而恰当地表达自己内心所想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然而,我的这项能力不太强。以后在每一次站上讲台时,都要做更充分的准备,边教边思考,如何更清楚恰当地表达。同时也要尽量减少一些语气词的使用。
再次是对学生的评价语言不够丰富深刻。在“谈理解”环节,有几个孩子用自己的话说出了对诗句的理解。我虽然及时回复了孩子们的回答,但点评太过简单,流于表面,不够深刻。因而没有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既没有很好地鼓舞回答问题的孩子,也没有刺激到其他听讲的孩子。我认为有意义的点评语应该兼有以上两者之意义——让回答问题的孩子感到心满意足心服口服,也能刺激诱导其他孩子思考并有想要回答问题的欲望。
其他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肯定是还有的,但相比之前,今天的进步还在于板书。板书比以前规范工整了很多,同时又是边讲解边板书,也突出了重点。
总之,有进步也有不足。望自己能够在每日的反思中逐步改进,不断提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