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吃东西的时候喜欢把好的留到最后吃。
老一辈人很多人有这样的习惯,也许是受限于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或者他们认为这是先苦后甜的象征。 我只是想让最后一口的美妙留在脑海里的时间更久些,一顿饭是以自己最爱的味道结束。也可能是符合大众心理学中“等待会让食物变的更加美味”,期待已久最后吃到的时候,心里的怒放更胜过味蕾的缤纷。
后来慢慢发现,把好的东西,留到最后吃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因为留到最后的食物,会失去它的最佳品尝时间。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自己喜欢的东西,好像越小心它越容易坏……
于是乎,我开始选择喜欢的东西最先吃掉。洗好的草莓,先吃最大颗。刚出炉的面包,先吃喜欢的南瓜籽口味。吃肉一定选肥瘦相间的那块。
按照这个逻辑,我觉得,喜欢的人也应该及时让对方知道自己的心意。想念时便认真的说“你在干嘛?”和“我想你了”,开心时便放声“哈哈哈哈”,生气时便“你怎么这样讨厌?”,难过时便“要一个拥抱”。
可是,这个时期的我,自我重建尚未完成。比起表达,更喜欢,也更善于沉默。纵使沉默有很多个维度,表现形式都是精确一致的静默无声。
况且,一直以来,如果我想要什么,提出后被拒绝,那我也不会再开口要了,留下的只有一片空白。
想想很多时候和很多事,的确如茶道中所说的一期一会。
对于你,我有太多的话想说,太多的问题想问,想要大大的拥抱,想要牵你小手走一走……只是把这些暂且都放进心里。若是过段时间能有幸见到,就像开百宝箱般一一拿出陈列。若不巧又是一个雨天,那就让它们继续留在心底。来日天晴时有人剖开这颗心来,看看里面都放了些什么。经过时间的沉淀,又留下些什么。
晚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