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以前,“茶”字还没有出现。《诗经》中,称茶为“荼”,《尔雅》中称茶为“槚”,《晏子春秋》中称茶为“茗”,《凡将篇》中称茶为“荈”。
唐代陆羽《茶经》问世之后,茶字得以统一和流传。
《茶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茶叶著作,迄今,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
在《茶经》中陆羽详细收集历代茶叶史料、记述亲身调查和实践的经验,对唐代及唐代以前的茶叶历史、产地、茶的功效、栽培、采制、煎煮、饮用的知识技术都作了阐述,是中国古代最完备的一部茶书,茶叶生产从此有了比较完整的科学依据,对后世茶叶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陆羽也被后人誉为“茶仙”,奉为“茶圣”,祀为“茶神”。
如此不凡的人会有一个怎样的人生呢?陆羽曾应好朋友诗僧皎然约请,为浙西诗会作了一份自传,在自传中说明了自己的身世经历,陆羽的一生,就像那起浮回旋的茶叶,虽然一路冲荡,却终得芳香。
一、不知何许人的孤苦
陆羽在三岁时,被遗弃。在自传中,他用一句“不知何许人”交代了自己的身世。他自嘲自己貌丑如王粲、张载,口吃如司马相如和扬雄。但缺憾之下,又庆幸自己多才机智。
二、两僧两吏的知遇
1、智积禅师
陆羽是被龙盖寺的智积师父捡回养大,在二人的师徒情分之外似乎还有一份父子情谊。唐朝寺院里的高僧修行,常常有饮茶的习惯,智积师父也不例外,陆羽从小就学习为师父煎茶。
智积师父希望自己的徒弟能够继承自己的衣钵,然而陆羽却不爱研究佛理,反而很喜欢儒家孔子的学问。师父为了矫正徒弟,伤透脑筋,不惜重罚陆羽。
十三岁那年,或许是对不理解的愤懑和对挣脱束缚的执着,陆羽“离家出走”了。
2、竟陵太守李齐物
李齐物原为河南府尹,那时被贬官至此做竟陵的太守。在一次活动中,陆羽与李齐物结识,李太守非常欣赏陆羽的才学和抱负。赠书于他,并修书推荐他到隐居于火门山的邹夫子那里学习。陆羽在那里学习了五年,19岁学成下山。
3、竟陵司马崔国辅
崔国辅原为礼部郎中,因受株连被贬此地。他爱好诗文,而陆羽当时已是少有诗名,崔国辅与陆羽结为好友。崔老喜爱这个青年,将自己珍爱的白驴、乌犎牛、文槐书套送给他。相交三年,直至安史之乱爆发。
在陆羽生活的年代是一个儒释道交融的时代,或许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陆羽也曾想在年轻时博取功名。但处于动荡的年代,自己凄苦的身世及无法一展抱负的郁闷,让他常常在山林间做出发狂的举动,有时也会嚎啕大哭。他的这种充满着孤独、凄苦、彷徨的复杂情绪,常人很难理解。
或许看淡了功名利禄,陆羽选择了另一种人生,他决定为一生嗜爱的茶做出些成就。那时很多人南渡长江避难,此时陆羽也随之渡江,开始跋山涉水、亲身考察茶事。常常粗麻草履,独行于山野或农家,品茶鉴水。5年的考察,陆羽走遍了32州,收集了很多资料,后辗转到浙江湖州定居。
4、诗僧皎然
皎然,俗姓谢,是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的诗人。他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皎然比陆羽大29岁,二人志趣相投,结为忘年之交。他是陆羽的长辈、老师,也是陆羽后半生40年多年的生死之交。他们的交情一直笃深、情谊始终不渝。
三、著写《茶经》
公元760年,陆羽结庐于苕溪之滨。开始了他“闭门著书”,以及“细写《茶经》煮香雪,为留清香驻人间”的隐居生活。
在他隐居期间,一方面继续游历名山大川、访泉问茶、广泛搜集资料;一方面同名僧高士保持交往,寻求知音,共研茶道,其中颜真卿和皎然也为其提供了大量的文献参考。
陆羽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煮茶技艺在湖州仕宦僧俗各界赢得了声望,他用毕生精力,撰写完成的世界第一部茶叶研究专著《茶经》,前后经历了近三十年时间。
陆羽在茶学上的功绩,名扬全球。被后人称为“茶圣”。
四、茶圣亦工于诗
陆羽之于后世,更多的是以茶闻名,人们说起陆羽,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茶经、茶圣,但陆羽亦工于诗,可惜流传下来的作品很少。
在陆羽的一生当中,有两个人的离世给了他沉重的打击。一位是他的生死之交,皎然上人;另一位是赋予了他生命特殊意义的智积禅师。
一生的漂泊,一生的情结,在听到养育自己的师父离逝的消息,陆羽写了一首《六羡歌》表明了自己的心迹:
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人省,不羡暮人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茶圣一生,命运给了他一个最不明亮的开始,而他创造出了留香千古的传说。生活中苦涩甘甜,沉静、清苦,正如这茶的原味,亦是生命的滋味。
附:
《陆羽自传》
陆子,名羽,字鸿渐,不知何许人。有仲宣、孟阳之貌陋,相如、子云之口吃,而为人才辩,为性褊噪,多自用意,朋友规谏,豁然不惑。凡与人燕处,意有所适,不言而去。人或疑之,谓生多嗔。及与人为信,虽冰雪千里,虎狼当道,不愆也。
上元初,结庐于苕溪之湄,闭关对书,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谈宴永日。常扁舟往山寺,随身惟纱巾、藤鞋、短褐、犊鼻。往往独行野中,诵佛经,吟古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夷犹徘徊,自曙达暮,至日黑兴尽,号泣而归。故楚人相谓,陆羽盖今之接舆也。
始三岁,惸露,育于大师积公之禅院。九岁学属文,积公示以佛书出世之业。予答曰:“终鲜兄弟,无复后嗣,染衣削发,号为释氏,使儒者闻之,得称为孝乎?羽将校孔氏之文可乎?”公曰:“善哉!子为孝,殊不知西方之道,其名大矣。”公执释典不屈,予执儒典不屈。公因矫怜抚爱,历试贱务,扫寺地,洁僧厕,践泥圬墙,负瓦施屋,牧牛一百二十蹄。竟陵西湖,无纸学书,以竹画牛背为字。他日,问字于学者,得张衡《南都赋》,不识其字,但于牧所仿青衿小儿,危坐展卷,口动而已。公知之,恐渐渍外典,去道日旷,又束于寺中,令芟翦榛莽,以门人之伯主焉。或时心记文字,懵焉若有所遗,灰心木立,过日不作,主者以为慵惰,鞭之。因叹云:“岁月往矣,恐不知其书”,呜咽不自胜。主者以为蓄怒,又鞭其背,折其楚,乃释。因倦所役,舍主者而去。卷衣诣伶党,著《谑谈》三篇,以身为伶正,弄木人、假吏、藏珠之戏。公追之曰:“念尔道丧,惜哉!吾本师有言:‘我弟子十二时中,许一时外学,令降伏外道也。’以我门人众多,今从尔所欲,可捐乐工书。”
天宝中,郢人酺于沧浪,邑吏召予为伶正之师。时河南尹李公齐物出守,见异,捉手拊背,亲授诗集,于是汉沔之俗亦异焉。后负书于火门山邹夫子墅。属礼部郎中崔公国辅出守竟陵,因与之游处,凡三年。赠白驴、乌犎牛一头,文槐书函一枚。云:“白驴、乌犎,襄阳太守李憕见遗;文槐书函故卢黄门侍郎所与。此物皆己之所惜也。宜野人乘蓄,故特以相赠。”
洎至德初,秦人过江,予亦过江,与吴兴释皎然为缁素忘年之交。少好属文,多所讽谕。见人为善,若己有之;见人不善,若己羞之。苦言逆耳,无所回避,由是俗人多忌之。
自禄山乱中原,为《四悲诗》,刘展窥江淮,作《天之未明赋》,皆见感激当时,行哭涕泗。著《君臣契》三卷,《源解》三十卷,《江表四姓谱》八卷,《南北人物志》十卷,《吴兴历官记》三卷,《湖州刺史记》一卷,《茶经》三卷,《占梦》上、中、下三卷,并贮于褐布囊。
上元辛丑岁子阳秋二十有九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