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统治阶层不去推崇或者设定一些东西,民众就不会盲从追求,心绪躁动 ,静本躁君,则不能为民众所守。根据第二章,事物都在永恒变化,设定这些贤与不贤,贵与不贵等等标杆标准都是片面的,不恒的。一些事物此时有价值,彼时却没有什么用,不对的事情朝令夕改,六十三章云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段出现了第二个圣人,圣人的治理方法为12个字,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即内柔外刚,保持心志谦虚柔韧,同时腹骨充实。圣人这样治理目的是使民众不去钻研伎巧之事,欲望横流。最终老子得出结论是:为无为,则无不治。顺应自然形式,不过于干涉,不横加各种标准,则民众自然会自我发展、生活。
当然,老子把民众的心原始状态定性为是能守中,不妄为,所以不外加干涉心也不会浮动,这就有点理想主义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