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23天,将学员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经验

第23天,将学员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经验

作者: 每月读本书 | 来源:发表于2021-01-23 22:55 被阅读0次

第23天  图书原文:P230  以教代学,互利共赢!

原文约450字左右,阅读需1.5分钟

认真分析与整理过信息的人一定会发现,界定适用边界的4类题最难回答一一很多时候自己不能马上想到反例或相关信息。但通过教别人,可以在现场获得反馈、提问、质疑和挑战,这些都有助于你进一步想清楚适用边界。

如果你把自己看作学习促进者,在思考适用边界时,一定会多问自己几个问题:

适(适得其反):有没有反面的例子?如果我要教会学习者,他们可能提出的质疑或挑战是什么?

用(使用条件):考虑成本收益,考虑态度能力…要这样做,具体需要哪些条件?在什么情况下这些条件是不管用的?学习者在加工A2时会遇到什么困难?

边(旁敲边鼓):有没有接近的或看起来差不多的信息?其他人/书/领域如何看待类似问题?学习者可能会将之附会为旧知吗?

界(楚界汉河):无论是相反的还是类似的信息,和这个信息的真正区别是什么?交界在哪里?我怎样跟学习者清晰地说明其区别?

划线部分为多出来的4个问题,是学习促进者自然会有的思维方式。每一位拆书家都可以做证:养成读书时就想着如何教会别人的习惯,会大大提升对适用边界4类间题的思考质量。就算自己想不到,学习者也会帮你想到。

老王解读:

what:这段文字讲解的是如何在教学员的过程中,成就自己。

why:每个人的时间、精力和社会经验都是有限的,那如何才能快读的提升呢?这里可以考虑经验学习,学员提问,我们去解答,这样可以帮助学员解决问题,可以丰富我们的经验,可谓是一举两得。

how:如何能够既帮助学习者深入思考解决问题,又能够提升自己的认知宽度与深度呢?这里,拆书帮的创始人赵周老师,给出了四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前面关于适用边界的用法我已经讲过一次了,这里不再赘述,我会从讲课的角度如何去使用适用边界。

当然,我们也可以做自己的老师,给自己提问,扩宽自己的视野。

1、适用边界。就是我们平时讲的特殊情况,例如,我们平时会说德国车比日本车质量好!有没有相反的例子呢?我在上课的时候提出了这个问题,就有学员表示,肯定有啊!更厉害的是在收藏夹来找出了一个新闻,我们全班去看这个新闻,一个日本车和一个德国车相撞,结果德国车的司机死亡,日本车的司机安全。日本车说,我们不是质量不好,而是我们的车吸收了大多的压力,而为了保护驾驶员不收到更大的力量的冲击,听起来是不是很有道理呢?其实不是,因为那个日本车价格30万,德国车价格8万。

所以,在这里,我们要把大家知道的特殊情况讲出来,然后大家一起讨论,这样不仅仅学员会收获新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前讲出来,避免现场受到学员的挑战。

2、使用条件。这里的使用条件,可以理解为使用的机会多不多,好不好用。举个例子,我们车坏了,最好的办法是送到4S店,这个方法如果讲给学员,学员就会感觉没什么价值,因为大家都知道,其实更重要的是没有改变自己的成本,使用条件,没啥优势;那如果改成,私下找维修工去修理呢?那又违反道德。还有一个如果你有会修车的朋友,可以直接找他。这个使用的条件就很苛刻,大多数人是没有会修车的好朋友的。

所以,在这里,方法越简单,受外界限制的条件越好,收益越高,大家是越喜欢的。使用条件也决定了我们的方法的价值。

3、旁敲边鼓。这个就厉害了,结合适用边界去讲,就能够把一个知识讲的很清楚。例如,前几天,我讲了一本关于脑科学的书籍,大家都说,这个脑科学的方法和番茄工作法很像啊!我们就可以使用这个方法了,是啊,脑科学和番茄工作法是很像啊,但如果只知道番茄工作法,而不知道脑科学原理,能用好吗?不能。原因是……

4、楚河汉界。是否还有相反的做法呢?例如,我们说孩子如果淘气了,一定不能体罚孩子。是不是孩子不管做什么错误都不能体罚呢?肯定不是,否则过分骄纵孩子,就会走上犯罪的道路或者过分脆弱的道路。这里,我们就可以做个边界的说明,到底什么情况下是可以体罚孩子的,使用什么体罚,注意什么?什么情况下,不能体罚孩子,又有什么注意事项。

总之,我们的这次再讲适用边界,讲的就是如何去找到方法论。既可以帮助学员去解决问题,还可以掌握方法的关键就是楚河汉界,建立自己的个人体系。

实践应用:

找到一个我们拿手的知识点,需要我们自己能够总结出1、2、3步骤的方法。试着使用适用边界的方法,让自己的方法更上一层楼;也可以试着给对这个方法感兴趣的伙伴讲解这个方法,然后拿一个问题去讲解,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要做到既帮助学员解决问题,又能够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23天,将学员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经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sjh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