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2020年中国高净值人士财富报告显示,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很多人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富不过三代像一句魔咒让很多高净值人士耿耿于怀。现在中国的高净值人士已经越来越注重财富保全,财富传承,资产长期增值,子女教育和培养,高品质生活。
如果说财富传承,资产长期增值,子女教育和培养,高品质生活是0的话,那么财富保全就是前面那个1。创富要追逐高收益率,而守富首先要锁定财富的所有权,也就是今天是我的,明天还是我的,明天是我的,后天是我家人及子女的。

独生子女小丽继承的案里,当独生子女遇到反向继承就会造成财产旁落。

子女婚姻风险也会造成父母财产被分割。陵水女子离婚半年后告前夫要求分割公公的遗产,原来在公公在她和前夫的婚姻存续期内去世,公公生前没有写遗嘱指定继承,按照婚姻法第17条规定:夫妻婚内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最后在法院达成了调解协议,前夫一次性补偿她4.5万元。这个故事发生在2011年,那时的房价低,当时婆婆和小姑一起继承,如果放到现在分割则金额远不止4.5万。相信前夫的父母一定不希望自己儿子在离婚后要把他们辛苦积累财富分割出去。所以如果不提早做财富保全的安排,会发生很多类似合法不合理的事情。
这个案例如何可以做到前夫的婚内个人财产呢?答案就在《婚姻法》的第18条第三项里,这条规定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是夫妻婚内个人财产。除了遗嘱外,保险的指定受益功能也符合这条。

国际上通行的守富工具只有遗嘱,信托,保险。非现金资产用遗嘱做,信托适合复杂的传承安排且有一定的金额要求,保险门槛低而且是现金资产传承之王。这3种工具里遗嘱只具有法律属性且需要人来配合执行,如果人不配合还是要诉讼(所以一份有效的遗嘱就相当重要),做商业遗嘱和信托都有成本,你会发现保险是一个具有法律属性的金融工具,并且也只有保险不仅不花钱还能给到保障和长期稳定的收益。而且保险还可以搭配信托,通过这个最简便的构架可以完成自己复杂的意愿。

守富其次要重视本金的安全,避免投资失误造成财富缩水这张图可以看到,定投10年中只有3次亏损,结果比10年3%复利存款的收益还要低。因为复利的关键是永远的正报酬,只要有一次负报酬,整个复利就要花时间重来。投资大师巴菲特两个基本原则:1、 永远不要亏钱,2、永远记住第一条原则。

人生各个阶段对投资风险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年轻时风险偏好高,因为即使本金损失也有时间再赚回来,而年龄越大越保守因为积累的财富万一本金受损,没有时间重来,年纪越大精力、体力、判断力都不如年轻时。

可以看到3.5%复利到第40年时相当于单利7.4%,这时还会被有风险的投资吸引吗?

最后财富传承还有税收的风险。中国在2004年就提出了遗赠税草案,2010年修订。虽然到现在还没有开征,几时开征目前没有明确,但是这个风险也是要防范的,万一开征再做安排根本来不及。但如果为了规避遗产税提前把财产给到子女失去控制权,只是把一种风险转化为另一种风险,得不偿失。遗产税是在继承前必须现金交税,遗赠税的税源也是要配置的。遗赠税草案条例里可以看到保险赔款不交遗产税,用保险把现金资产变成保险赔款既可以规避现金资产的遗赠税又可以作为继承非现金资产遗赠税的税源。
要做好财富保全和传承有多么不容易!钱放哪里是否很重要?放哪里可以锁定财富的所有权,顺利的免税传承?放哪里可以变成隐形的财产?放哪里可以得到长期稳定的收益,锁定利率抗通涨?放哪里可以作为自己被动的收入,当自己退休不工作时,可以为自己和家人提供优渥的生活质量,慢慢积累一个本,花了一个本,你的本金都还在?
你有没有一个兼备以上功能的资金池?足够大可以让你把现在赚到和未来赚到的部分现金资产放进来呢?


我用这个计划书验证下,我说的能否做到?
47岁女性,每年准备30万,分10年,累计300万。
第10年交满时现金价值变成359万。
到60岁时300万变成412万,增加了112万。
到70岁时412万变成581万,10年增加了169万,是不是平均每年增加16.9万?不工作还能每年有16.9万好不好?
到80岁581万变成820万,10年增加了239万,平均每年增加23.9万?七八十岁还能每年赚23.9万好不好?
到90岁820万变成1156万,10年增加了336万,平均每年增加33.6万。八九十岁还能每年轻轻松松,不用冒风险就能赚到33.6万好不好?
当然这是不用的情况下,也可以从60岁开始每年拿12万出来用,补贴自己的退休金,如果觉得12万一年太多用不完,可以作为家庭旅游基金,给到第三代补贴教育费,压岁大红包都可以。
从60岁起到90岁每年花12万,花了372万还有503万?
是不是花了1.2个本,还有1.6个本在?
有没有越花越多?越花越开心呢?
而且花不完的钱传承时是自己子女的婚内个人财产,无继承等待期、免税、隐形的财产。


所以与其说买保险不如说用保险。用保险法律属性和金融属性来完成心愿拿走担忧。
透过这样的一个规划,可以让自己辛苦积累的财富自己用得好,家人用得好,给到想给的人。让我们早做规划,让财富守得住现在,看得到未来!
我是财富传承管理师,中华遗嘱库义工,保险经纪人,希望能用专业知识协助朋友们拿走担忧,实现愿望。欢迎加我微信:1391619153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