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日,我在读一本书,阿弗雷德·阿德勒写的《自卑与超越》,未读之前听说是心理学方面的著作,颇为期待。先谈谈作者的经历:阿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出生于维也纳郊区一个中产阶级犹太人家庭,从小生活在富裕的家庭里,由于他在幼年时期便患上了佝偻病,看上去又矮又丑,生理上的缺陷,致使他在童年和兄弟们之间倍感自卑。命运之神并没有因此,对他伸出援手,在5岁那年,他又患上了几乎致命的肺炎。这都让阿德勒的生活笼罩着恐惧和悲伤。也许正因如此,阿德勒在很小的时候就下定决心做一名医生,以便“与死亡作斗争”。这本书就是作者在当医生的时候所见所闻,写下的。
我对作者的生平并没有过多了解,凭借翻译作家的序言里,知道了,正因为亲生经历的事情,才能够有亲身体会到一个人生活在现实里各种不容易。这本书我只读了前面一点,感受做多的词语就是“合作”。从他对于人生必须面临的三大问题中提出,第一,我们的星球上的自然资源有限,那么我们到底怎样做才能让人类获得永存;第二,在茫茫人海中,我们应该怎样给自己定位,才能达到与人合作、共同发展的目的;第三,如何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应“人类两种性别”和“人类的延续依赖于两性关系”生存要求。他把问题抛出来,认为不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一个人必须依赖与环境、人文、和自我合作。如果一个人独自生活,无病无灾,平安渡过,他的人生不是有意义的。人类生活在世界里,一定会遇到困境,也有饱受生理和心理苦难煎熬。等等。
我也是初步判断,作者的意图是,合作是人类生活在世的最好方式。那么我就想,和谁合作, 怎么合作,怎样的合作才能保证一个人独立性成长,合作的益处是不是抵抗内心的自卑感和缺陷的?这个时候,我会放下书,仔细回忆,我自己的经历。我大学毕业到现工作,近八年里,前五年我就是一个人单打独斗,后三年是和爱人一起相知相爱相守的时光。一个人的世界里,我本身就是很自卑,很压抑,盲目乐观,遇到困难都是选择逃避,结果就是碌碌无为。和伴侣的日子里,我的内心世界,不再是孤独,更多的是跟现实生活的矛盾。我姑且认为恋爱到结婚的这个时间段就是合作。我切身感受到,两个人在一起比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更好一些,得到更多是内心世界的强大。当然不去吹嘘,作者的见解正确,更多的是作者提出的观点,很适用于夫妻关系,或许这就是合作关系。
就像我们日常工作中,合作也跟重要,共赢发展会有利于一个人职业生涯。不知道有没有跑题,只是觉得作者的合作,可以应用到一个人的方方面面。
这是我的浅见,以后会详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