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略算算,在一共十七年的求学时间里,一共有中学五年,大学一年级,硕士一年级开设了英语课,正经地跟着老师学英语。而后,再迫于各种必须要参加的考试,比如四六级之类的,零零碎碎的自学过一些。刚开始念硕士的时候,争取到一个出国交流的机会,为了拿到签证,憋着劲儿自学了一个月,雅思考了七分,勉强蒙混过关。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英语这道槛终究还是没有迈过去。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
我还记得,刚到墨尔本的时候,在路上想跟行人借电话用一下,张了半天嘴愣是一个词儿都没吐出来。参加组会,永远都靠边坐,最怕教授问,亲,你怎么想的。现在想想,那些年,学英语的时间,都是打水漂了么?只见时间投入,没见语言能力提升。
讲到这里,我真的是难以自抑的不得不控诉我国的教育体系。就单说学英语这一件事。语言这个东西,本质上就是拿来用的。而我们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了听和读上,而真正体现语言能力的说和写,几乎就没有培训和锻炼过。张不开嘴,写不出东西。学的那就叫是哑巴英语。怎么可能提的起学生的兴趣呢?就跟许多大学里开设的计算机专业一样,大学毕业生连一个C程序都不知道该怎么写,好好的四年就那么荒废了。后来再想,可能老师当年也是这样被教育的。
那会在墨尔本,实验室里基本上没有中国人。开始三个月差点抑郁。为了能开口说话,我强迫自己每个周末参加旅行社的一日游,这样就可以有机会认识更多的人,有更多的机会开口讲。嘴巴说不清楚,就用手比划,再不行翻出词典来交流。现在想起来虽然好笑,但好歹英语口语关慢慢就过了。
但是,用英语进行复杂度高一些的思考,阅读英语写作的非专业类文章,比如政治,历史,商业,还是有困难的。去年考了一次GMAT,分数让我不忍直视。所以,这个老大难的问题,又重新摆到了我的面前。
工作多年之后,再翻回来为一个短期目标进行高强度的训练,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你能管理好时间,管理好思绪,安顿好心神,重新回到非常纯粹的状态,去学习。这种事情,不能讨巧,没有捷径。好在多年与英语斗争的经验,已经让自己总结出来一套学习办法,剩下的就是照章执行的事情了。
我认为,学习一门语言,分为这么几个步骤。首先要熟悉其最基本的构成单元也就是单词。其次,了解这门语言的基本语法。最后,也就是最重要的,培养语言的感觉。听起来就像是用冰箱装大象一样简单。不过所有的事儿都是看起来容易。
首先,词汇量是非常重要的,以前只能抱着各种红颜色的单词书看来看去,翻到第二页忘了第一页。感谢乔教主,感谢APP store,给了所有有创意的人们一个平台开发各种便捷生活的软件,其中就包括单词记忆的软件。这一类的软件会将人的记忆曲线考虑到算法中去,在你将要遗忘的时候重新出现在单词栏中加强记忆。过去的两个月,我成功地突破了八千个。希望看到某个单词时,它认识我,我不认识它的情况不要再出现了。
其次,语法。这个要感谢我国的英语教育。在长达七年的英语教育中,语法这一项教的最最清楚,学的也是最最扎实的。
最后,说说语感。语感这件事。除了精读这一项,没有其他办法。最好的精读,就是背书。给新概念英语打打广告。把里面的文章一篇篇背下来,默下来。基本上常用的句式就一定已经烂熟于心了。
书山有径勤为路,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一把一定要把英语这个槛迈过去,别再退回来了。
学英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