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曾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我们的很多快乐和忧愁都不是因为世界本身,而是因为我们加诸世界的观念。 一段出自读书反驳读书无用论的作文:“很多人惯于用功利的眼光来衡量事物是否有用,而忽略了那些在功力之下无形的收获与馈赠。从这个角度来看,“竹篮打水一场空”或许并不意味着一无所获,至少当我们一次次把竹篮浸到水里后,竹篮一次比一次干净了。你能说,竹篮就没有任何收获吗?”最近常听身边的朋友说:“读那么书,有什么用,读的越多,烦恼也就越多。”仔细想想也并不是没有道理。最近朋友圈被一篇“那个决定不考大学的女孩,最后怎么样了?”结尾作者给出了答复:“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受教育不是为了站上顶峰,而是为了不跌入谷底。而是我太清楚,一个连学习都嫌累的人,是很难咽下生活的苦的。”
最近在weibo上一位清华学姐,接到了许多在学习年龄阶段辍学的私信。她说到:“不许再跟我说什么不想念大学了,文凭这张纸是之后的人生中真正属于自己没有人能拿得走的。不管以后想做什么,这纸文凭给你的底气没有其他的可以比。如果真的觉得念书太痛苦了,不如好好感受一下现在的痛苦,以此为动力从而用最短的时间最高效的好好念完书。 ”而那张文凭,那个机会,虽然许不了你飞黄腾达,却也至少在你想要摆脱某种苦难的时候,能赋予你一点点的能力和资格,帮你推开一扇新的门,给你更多的机会去选择,见识更大的世界。
我也常常在思考一个问题:“读的越多 懂的人越少.”黄景仁的《杂感》中说到“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苏轼也说“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但我直到后来读到法国诗人勒内·夏尔一席话方才释然,他说:“理解得越多就越痛苦。知道得越多就越撕裂。但他有着同痛苦相对称的清澈,与绝望相均衡的坚韧。”洞觉自己的平庸,洞觉劣根而痛恨。发现世界本质是孤独的纯粹化孤独。我知道月升月落的时刻,知道尘埃之轨迹,知道碑谷的余光万丈,知道何处合宜掩埋诗人的遗体。我爱世间一切, 唯独不爱自身。
但是我仍然深知思想和词语是鲜血和死亡到来之前的最后希望。
关于人为什么要读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