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山有时候会喜欢哼哼唧唧,倒不是哭,就是有点烦躁又有点伤心地撒娇,先生碰到这种情况总是不耐烦,觉得南山是用这种方式在控制他人。
先生不耐烦的原因我猜来有二:
第一,南山在用这种方式来控制他人。觉得哭闹能引起关注,更快得到满足。比如,想要冰激淋,哭闹几次爷爷奶奶就会说:“不要哭了,爷爷带你去买冰激淋。”
先生认为,应该教会孩子正确表达诉求,而不是用情绪来威胁和控制。
第二 ,因为先生小时候一哭,他的父亲就会一巴掌打过来,越哭越打,所以他总是忍着不哭,咬紧牙关。可能他认为,哭是一种不好的情绪,并不应该表达出来。
我经常因为这类事情和先生发生分歧。
我的观点不同,既然笑可以让人开心,哭可以让人心疼,笑与哭本质上又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人们反复去鼓励孩子微笑、大笑,却不太能接受孩子哭闹?
小南山在我面前的确更容易哭闹,但哭闹也不一定有用,我大多时候会和她说:“你是不是伤心啊?”这时,她可能会哭得更大声些,想要我安慰,我觉得应该安慰,便抱抱她 ,和她聊一聊;觉得也不需要理她,便和她说:“你哭吧,哭完了和妈妈说。”
当然了,大多数情况下,她的确是想要用哭来寻求关注,不过在我看来,为什么不可以呢?
所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哭也是一种需求的表达,和语言是一样的。我们应该教会她多种表达诉求的合理方式,引导她不同情况下哪一种更好,而不是直接扼杀。
成年人是不擅长情绪表达的,不仅不会表达伤心,甚至连开心也不会表达。
在25-28岁的日子里,我觉得自己长大了,有力量了,一度不懂得示弱,像一只长满刺的刺猬。刺到别人了,自己就远远多开,不哭不闹,心痛了就远离。
我应该感谢孩子,他们教会我去用“自然”的方式沟通。很多时候,大人的一个撒娇,一次哭闹,其实比理性地沟通来得有效。
当我和先生开始模仿小南山,“不要嘛~”“抱抱~”“就要,就要~”的时候,把自己放低,对方突然也就变得柔软。
此时,还要去呵斥哭闹的小南山吗?如果不会呵斥放肆大笑的孩子,为什么要拒绝孩子的哭闹?
为了探究这个问题,我又去百度了下笑的好处 和哭的坏处,出乎意料的是,从生理方面来看,哭对于身体并没有明显的坏处,反而是有诸多益处。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搜了一些资料之后,更坚定哭也是一种情绪,有它的作用,合理宣泄和利用都会产生益处。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的情绪是大人造成的,比如从出生起,孩子就知道通过哭来表达“我饿了”,“我不舒服”的诉求,只要他哭,父母就会马上去满足。
我们应该教会孩子更多表达诉求和情感的方式,但是不可否认“哭”也是一种方式,它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受力方”。
作为一个妈妈而言,我其实很希望孩子能一种保有表达情感的能力,和情绪共处的能力,特别是和自己相处,及在亲密关系中,知道情绪无好坏,都是内心的投射,懂得去利用和调控就好。
我们家小南山时常会变成一个“哄不好”的女孩子,只有她懂得自己的情绪,才能自我和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