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特别是那些好习惯。好习惯一般比较费脑筋,费力气,费时间,说白了就是挺麻烦的。但是,往往越麻烦的事越有价值。日记、运动、读书这三个习惯最能代表费脑筋、费力气、费时间了,可是,每一样都对我们的成长和生活具有很好意义。
我们该如何帮助孩子们养成这些好习惯呢?
第一,最好是赢得孩子态度的认同合作。
态度是否认同对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是习惯养成快慢的关键,是习惯是否稳固的关键。建立习惯之前,先和孩子对要做的事进行探讨,看看他原本是什么态度,知己知彼才能有的放矢。如果他的态度与预期相符,最好不过。如果不符,谈谈自己的看法,引用知名人物,特别是孩子比较崇拜的人物的看法。孩子即使对我们家长的话不认可,但是对自己所崇拜的人的话还是在乎的。这也是自媒体人疯狂吸粉的动力所在。
第二,如果不能赢得态度的认同,那么赢得合作也不错。
如果取得态度认同失败(往往都会失败),那就请他予以配合。可以说:“爸爸、妈妈知道你不情愿做这件事,但是,这件事真的很重要,我们不妨先尝试一段时间,如果你真的坚持不下去,我们再想别的办法好吗?我们知道你不会连尝试都不尝试就放弃的,对吗?”
第三,赢得合作也做不到,那就要求吧。
好话说尽,还是不听(可能性很大),那就把认同不认同,合作不合作放一边,撸起袖子先“干”起来再说。当然了,不能强干,最好的方式是以身作责,当好表率。每天下午五点,你把孩子叫过来:“走,儿子,和爸爸一起下楼跳绳去,绳都给你准备好了,水杯也装满水了,你看,天气多好,不做点户外运动太可惜了。”提这个要求一定要瞅准时机,不要在他做手工正起劲,读书正投入,看电视正入迷的时候提。最好在他无所事事的时候提。心流学说表明,一个人无所事事的时候,是精神熵的顶点,这种无序的混乱状态会让人感到不舒适,这个时候最需要找件事情平衡一下状态,是提出的最佳时机。
万事开头难,事情一旦有了开头,就己经成功了一半,持续地说服,偶尔地鼓励会后续的坚持提供精神支撑。
第四,要求也不听的话,试试奖励吧。
以上三种方法都无效的话,只能试试奖励了。奖励是一种简单粗暴的行为诱因,肯定管用,立竿见影。我一般不提倡奖励,我倾向于鼓励、激励。立竿见影的东西就像药物,往往副作用也很大。奖励往往会引发后续的麻烦:孩子会在奖励中迷失了自我,依赖奖励的刺激,如何发展出独立的自我?所以,奖励的方法要慎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如果你觉得要做的事真的很重要,那就奖励吧。
第五,奖励也不行的话,先去矫正坏习惯吧。
如果孩子在奖励的刺激下仍提不起兴趣,要不就是要做的事太“变态”了,要不就是这个孩子“病”了。具体是什么“病”,家长要先弄清楚,我觉得大多是他的生活被太多的不良习惯填满了,已经丧失了容纳好习惯的余地。这是最令人担忧的,即使好习惯能够赢得一块立足之地,在坏习惯的重重包围下又如何持续下去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