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7:10分,英语早读结束。接下来是讲故事的时间。
“该哪位同学讲故事了?”我站在讲台,扫视教室。我记得已经轮到最后一排了,所以我的目光停留在了后面的男生身上。
出乎意料的是,小龙居然爽快地站了起来,甚至是面带微笑,虽然有些羞赧。你们如果知道之前的小龙是一个特别内向的男孩子,我想你们也会为今天小龙的表现而惊讶。
小龙离开座位,大方地走向讲台。看来,他是有备而来。浅黄色的上衣,灰色的裤子,此刻,这身校服是多么合身,多么得体。站在台上的他,稳重又大方。大大的眼睛,闪闪发光;圆圆的脸蛋,满是阳光。
“大家好,我是小龙,我要给大家讲的故事是《羊和驴子》。”小龙的开场语很有礼貌,给大家的印象都不错。
“以前有一个饲养山羊和驴子的人,他总是给驴子吃充足的饲料,这遭到了山羊的嫉妒……”小龙开始了他的故事。可能是因为之前的小龙不怎么回答问题,没有锻炼出胆量,他这次在台上的声音有些小,站在身边的我,也只能勉强听清楚。
“小龙,大点声。”我在旁边微笑着鼓励他。他看了看我,迅速调整声带,音量稍微高了一些。尽管班里的其他同学听起来还是有些困难,但大家没有任何怨言,都在竖起耳朵认真听。我不再打扰小龙,惊扰了他的思路反而不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小龙的故事已经接近尾声了。讲完后,他站定望向我,似乎在要掌声呢。我看向同学们:“小龙刚刚讲的故事真不错,很流畅,只是声音有些小,你们听清楚了吗?”我故意抛出这么个问题,让小龙不能急于下台。“没听懂。”果不其然,同学们都这么说。“来,孩子们,让我们把掌声送给小龙,让他再来为我们讲一遍,好不好?”“好!好!”掌声响了起来,很热烈。
小龙有些不好意思,不过,有掌声做铺垫,他又有了动力。这次,他的胸脯更挺了,头更正了。再说,已经讲过一遍了,不是更有经验了嘛!他的音量果然大了起来:“大家好,我今天要讲的故事是《羊和驴子》,以前……”这次,大家听得更认真了,一边听,一边点头,故事结束后,教室里自发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小龙满脸笑容走下台去。
为了巩固小龙的积极性,待他回到座位后,我发动大家说出小龙这次讲故事的优点。高高的小手举起,大家都有话要说。“小龙今天讲的故事很流畅,也很完整。”“小龙讲的故事蕴含的道理很深刻,告诉我们不能不怀好意,否则自食其果。”“小龙的普通话很好,而且发音清晰。”“小龙第二遍的音量掌握得挺好,希望下次的故事,他还能发挥成这样。”……
我看向小龙。听到大家对他的肯定和赞美,他开心地咧开了嘴巴,露出了白白的牙齿。
小龙,是我班的后进生之一。他的字能够写得很好,只是认识的并不多。我想这和他的基础差有着很大的关系。在以往的课堂上,他总是默默无闻,不举手,不发言,偶尔提问他,他也只是低头站着,看不到他张嘴说话,当然也听不到声音。所以,成绩并不怎么理想也在情理之中。对于如何激发小龙学习的积极性,我一直都很苦恼。这次,小龙的表现,让我豁然开朗,原来,他是多么希望得到掌声啊,多么想让老师和同学们去夸一夸他,帮他树立起自信哪。
之后的几天,每次课堂上,我都会出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只要看到他举手,我就会把机会给他,还他自信满满,还他底气十足,适时再送他一些掌声。小龙比之前开朗一些了,下课时愿意与同伴交流学习,也能够完成一些简单的作业了。
每个人的智力发展是不平衡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老师用同一把尺子去丈量学生,往往会伤害一部分孩子。作为老师,唯有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励其学习,才是让后进生健康成长的道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