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几天,每天都要听上两到三节课,虽然说只是磨磨耳朵,但是收获总归是有的。
今天听的是七、八、九节,尤其在听第七节《孩子都想要的幸福家庭,你符合吗》的时候,院长讲了一个让人印象非常深刻的案例∶一个初中二年级的女孩,网瘾特别严重,有一次单亲妈妈在网吧找到她时,竟然拿妈妈的头往墙上撞,后来经过朋友介绍(朋友是院长的学生)找到院长,院长了解情况之后给妈妈出了一个主意∶每天早上做好饭放到餐桌上,然后找个卡片,写上“亲爱的女儿,妈妈上班去了,饭做好了放在餐桌上,你起来热热就可以吃了。然后落款写上永远爱你的妈妈。”签上名字放在那就行,不要打扰女儿睡觉。就是做好妈妈的角色,做好这个角色内该做的事。期间妈妈也来找过院长,说这个方法不管用,女儿把卡片都撕了扔在纸篓里,把饭倒在马桶里。院长却笑着跟妈妈说这是好事,证明咱这样做是有用的,你只需要坚持下去。
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一个乖巧的女儿终于回来了。这个过程就跟糖豆那个视频是一模一样,其实就是个心理博弈的过程。
听到这里,不仅反观自己,我在自己的家庭里又是否很好的回归了自己的角色了呢?或者说在某个程度上是否做好了自己角色内应该做的事情呢?
虽然经过学习,一改过往的教育模式,语言也优化了很多,但在角色归位上确实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虽然比之前有了些进步,还远远不够),这算是今天学习的一点收获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