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彷徨状态。尤其是到了武汉学习以后,更是发现了世界上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真的很大。我费尽心思也学不好的科目,对于我的同学来说或许只是小菜一碟。我觉得难以理解的词句,他们在高中时早已接触过。
我好像从人群中的佼佼者一下子落后于整个队伍。
这种落差,不能说令人不痛。
于是我放弃了我的学业。所有学业。
唯一爱做的事就是接收时尚资讯,写些无伤大雅的东西。凭着自己过往的经历支撑自己的自尊心。
我没有很差。我总是这么告诉自己。
我只是没有开始发力。我想。
可是在我觉得自己没有发力的这段时间里,我的朋友们都做了些什么呢。
今晚和几个朋友出去喝了个夜茶,聊了一会儿自己最近的生活状态。其中有两个朋友还在读大专,曾经他们很羡慕我比她们多了一个本科学历。
可是她们明年就可以出来工作。其中一个朋友这个暑假就已经在教育局实习。
而我。在家里打着游戏,过着自己理想的无忧无虑的夏天,奶茶西瓜空调。夜以继日,重复着。
我不得不说,我开始忧虑了。

在今天以前,我觉得我对自己未来的目标很明确。我想进时尚纸媒,做一名普通的时尚编辑。为此我不断汲取时尚营养,我甚至能张口说出今年夏季哪几个牌子出了哪系列的新品,用了什么元素,设计师是否更换,发布会进行得如何。我甚至认识了几个时尚博主,粉丝几百万,我跟她们互相交换了微信,时常评价今天的时尚流。
但是有那么一瞬间,我觉得这些东西很无用。
我在20岁以前,很讨厌做一个安稳的人。我觉得人生这样短,我要轰轰烈烈的过,我要让世人记住我,我至少要为自己而活。
转眼我20岁了。
我至今明白一个道理,为自己而活,是一件多奢侈的事情。能为自己而活的人,一定很幸福吧。
我在初中的时候,跟同学打架,上课逃课,跟老师顶撞,穿着成熟的衣服,和成帮的狐朋狗友出入娱乐场所。
那时候我觉得那很酷。我觉得那才叫青春。我甚至嘲笑过班上的学霸,我说,你们天天学习,过的日子还有什么活头呢。
但现在的我,开始忧虑未来,替家人的健康操心,学会心平气和笑面迎人,不再迷恋震耳欲聋的纸醉金迷。
我可能成长得太慢了。

一年前,家人劝我学师范,甚至给我找好了学校。可我很叛逆的非要按着自己的路走,填报了现在的学校。
你说,人,一生中到底要走多少弯路呢。
我忽然想起读小学的时候,外公还在世时,总是背我上下楼,那时候靠着他的背,就好像再不会摔倒。
成长便是,逐渐逐渐,失去一个个臂膀。
谁说过,读书的日子最是好。
因为除了学习,什么都不用烦恼。
我直到现在才领悟到这句话的真谛。
我记得,高三的时候,我在走廊背书。
黄昏把整个走廊都照亮。我站在夕照后,望着光亮的走廊,仿佛望着我将要光亮的一生。
我忽然想起苏轼在《定风波》中说过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我很喜欢在深夜思考人生。深夜是我的贤者时间。
对过去一天所犯的错误进行忏悔,虽然新的一天还是会犯。我也会祈祷明天的太阳照常升起,并且对这平安给予感恩之情。
虽然我的朋友都说我这是杞人忧天。
对近在眼前的燃眉之急不及时思考,却对长远未来还没发生的事进行担忧。这是许多人的状态。
这许多人里包括我。
我发现,人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想要改变当下生活的决心和动力会越来越小。
7岁时我们会想要为了中华崛起而读书,想要成为科学家宇航员,改变世界拯救地球。
17岁时,我们会想要再加把劲也许就能冲上清华北大,改变自己未来的人生,去见更广阔的世界。
27岁,我们开始犹豫如果这一次我跳槽了,会不会对我未来的仕途造成影响。
37岁我们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他们可以完成我们未实现的愿景。
47岁我们祈求身体健康。
57岁我们只想安稳过好余生。
我们只是可以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小。
退路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消逝。
每一个大人身后都是没有退路的。
我打完这些字,天色开始微微暗下来,路灯一盏盏亮起,天空中稀稀落落挂着几颗星。
我推开窗,晚风很凉。
我想我已做好准备,迎接我,
很长,很长的一生。
我今年20岁。
我是一个勇敢的,没有退路的大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