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已过,余温未了,作为一名媒体人,我们总要借此反思点什么,而这些内容的爆红对GG来说一个巨大的黑人问号脸。
一、没什么比写恶臭男孩、油腻男人文章的人更恶臭和油腻的了。
1、文章的本质是一场贴标签的网络暴力
日常生活中贴标签和网络暴力两种行为都是被大家抨击的。可是二者结合起来,给一个群体贴上标签进行讽刺,网友瞬间觉得生动形象鞭辟入里,这不就是我那个傻逼同学、同事、老板、邻居吗!于是纷纷转发,反正也没点名道姓,说的是谁,符合这些个条件的那谁心里应该有数。
网络暴力的可怕原本就在于因为身在网络,无法实名到个人而更加肆意更容易传播。而贴标签式的网络暴力隐藏的更深更无形,却更直接露骨地嘲讽一个群体。
没有点名,却人人都会想一下是不是在骂自己。
2、不合逻辑
写了“恶臭女孩”的作者第二天就收到了一篇叫“恶臭男孩“的diss。于是男孩女孩、男人女人,上升到性别斗争、群体互掐。
读者们的后遗症可能还有:
女孩们不好意思再用便宜的化妆品,中年男人们带串喝茶会被说油腻。
而恶臭女孩的重点是恶臭而不是用便宜化妆品,油腻男人的重点是油腻而不是带串喝茶。恶臭油腻不等同于几个简单的行为,这种偷换概念的错误逻辑,竟然被拿来把控社会风向?
3、不懂尊重的嘲讽是没有教养。
“若批评无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我赞同每个人批评的权利,但要建立在尊重之上。
站在上帝视角带着不知道从何而来的优越感教别人怎么生活,嘲讽的语气已经尽显作者的自恋。为了一己私欲的批评,根本算不上批评。
二、为什么这样的内容能火?
这样的内容只的是不够道德或者不够科学的内容 。
1、网民鱼龙混杂,综合素质不高。
根据二八法则,真理掌握在百分之二十的人手中,只有这群人具备较高的素质。显然这群人在众多网友中占少数。
2、一些价值观仍在大众认可范围内
换句话说就是讽刺的行为其实也是大众普遍道德所批判的。
比如恶臭女孩中讽刺要求平权的女生实则只是为自己谋求最大利益,贫穷却虚荣。油腻中年男人批判男人到了中年之后懒惰放纵、不运动。
3、特征具有普遍性,能够引起共鸣
不管什么年代,什么地域,总会有有一些没钱又虚荣的男孩女孩,有一些邋遢猥琐的男人,而这些作者总结出的一些行为特征,又是这个群体比较普遍存在的,就比较能涵盖到很广的范围内,引起共鸣。
就比如80%的大妈们都爱跳广场舞,作者就说油腻大妈都跳广场舞,这时候你讨厌一个大妈,刚好也跳广场舞,你就怒转了,说的太对了。虽然这个逻辑是我们说过的偷换概念,是错误的。
4、能够引起广泛讨论
因为热点的内容有着符合价值标准的一面, 但它的呈现方式不符合价值标准的一面,不能一言以蔽之,所以能够引起大家的热烈讨论。
10月27日冯唐公众号“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男人”广泛传播。随即评论和转发形成两股阵营,一面支持,一面开骂。冯唐本人也十分会煽风点火,分别总结了两类精选留言,连更在公众号。
10月29日“恶臭女孩实录”在微博上传开。10月30日”恶臭男孩“随即而出。
至此热点形成,之后各大公众号开始蹭热度,为了流量而diss或支持,经过大号宣传的内容,被更多人知道,又引起一波新的讨论。
其中第三点第四点结合,是很多不够科学的内容能够广泛传播的主要原因,比如星座、比如前段时间刷屏的脑图。
他们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但是利用大家对自身和对于自己有关的周围人的关注,引起读者共鸣,从而产生社交性,成为一群人在一起的时候可以用来聊一聊缓解气氛热络感情的话题,就可以形成一个现象级的热点。
三、你的文章能不能火?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你的内容火不火,传播得是否广泛,其实与你的内容科学性并没有关系。
具体和哪些方面有关,我们可以来看NewYorkTimes有一篇关于《Why do people share online 》的文章,网络社会引起人们转发的心理动机,主要是这5个方面:
1、丰富他们关心的人的生活。
2、借转发的内容定义自己。
3、维系社交关系。
4、自我实现。
5、支持自己所坚持的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