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会有这种体验,喜欢玩游戏的人一旦坐到电脑面前,所有的注意力都会投入到游戏世界里,而周围的世界似乎不复存在,或者至少是变得朦胧且暗淡。游戏中的画面似乎要比现实中更加艳丽诱人,而游戏中的声音,也好像比窗外的汽车鸣笛声更加真实且清晰。换句话说,我们会更加专注于游戏世界,而现实环境则不断后退,直到我们点击退出的那一刻为止。
这就是所谓的专注,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经历过的感觉。游戏用即时反馈与奖惩机制来吸引你的注意力;电影用黑暗环境与满足预期的心理手段来抓住你的思绪。写作也是一样,除了一张纸与一支笔,你唯一拥有的就是你的大脑。
几乎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在神游太虚的状态下,是很难写出有意义的词句,更别说把它们组成前后贯通,受逻辑支配的段落。当你在一边听音乐一边刷美剧一边还为了晚上吃什么而发愁时,写出来的东西估计连自己都很难看懂。
为什么?因为有效的写作是一项需要思维高度集中的心智活动。把零散的思维片段用不计其数的形容词,名词,副词等工具,组织出可供理解的段落,是在抽象与具体间转换的复杂工作。我们需要调动大脑中管理心智活动的那部分,对于习惯懒惰的大脑来说,那是最难也最消耗精力的地方。
很多书都会教我们如何维持专注。像是关掉聊天软件,把手机静音,选择早上这段别人都在睡觉的时间等等。但这些方法,都是基于控制外界干扰这个出发点。但往往我们会发现,让写作最有效率和产出最多的,不是紧闭的书房大门,而是一步步逼近的最后时限。
在比尔·沃特森的小说《卡尔文与霍布斯虎》中,他曾描绘过这样一段对话。文中霍布斯问卡尔文:“你的小说构思好了没?”而卡尔文则托辞:“创作不是开水龙头,拧一下就行了。得等着情绪来。”“那么什么样的情绪才行呢?”“紧要关头的恐慌。”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作家群体是拖延症的重灾区(事实上每个人都多少有点拖延症)。而是说,时间限制会逼迫我们的大脑进入专注状态,集中全部资源来创造出需要的成果——文章。
由著名经济学家穆莱纳森与心理学家沙菲尔合著的《稀缺》一书中曾提到:“稀缺是一种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对于时间的缺失感,会迫使人做出选择,在这个时候所有抽象的事物都会具体起来。”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写作前总感觉头脑里思绪万千,有无数创意蠢蠢欲动,但不到最后关头,它们永远不会落成白纸黑字。“稀缺”这个概念足以解释时限何以控制我们的大脑,让我们把注意力都放在——尽可能有效的搞定手头的事情上。
专注自然会带来回报。事实上,如果不够专注,我们都很难完成一项具有技术性的任务。肢体动作上,我们可能会被飞来的网球砸断鼻梁。心智上就更别提了,如果你边看电视边打电话,估计对方得重复几遍才能听的明白。想象一下那种有截止日期的写作,如果你不是脆弱到会因压力直接放弃的话。那看看电脑右下角的倒计时,很容易就能让你有一份紧迫感。你不会再去考虑晚上吃些什么?今天同事对你说的那句话是否别有深意?女朋友不回信息是不是你又做错了什么?你只会全身心投入到需要完成的章节中,只要不是完全不知如何写作,那在倒计时结束前,你总归能够得出一篇文章的。
这就是所谓专注带给你的红利,它由期限压力产生,最终得出一种积极结果。所以,如果我们想要利用人们心理上的这种特质。就得想法控制“稀缺”,也就是设定时限。
这种法子听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并不容易。就像我们没法胳肢自己来发笑一样,人脑的防御机制,也会抵御那种自我欺骗行为。所以我们很难假装时间就要到了,以此产生专注。所以我们只能借助外力。在非虚构写作中,当我们基本理清了写作思路后,就可以用APP或者时钟给自己规定一个写作期限。为了增强效果,还可以加入奖励机制,按规定时间完成可以给自己一些犒劳,以此激励自己。
专注完全有益无害?这也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专注状态意味着我们会忽视其他事物,陷入充耳不闻的状态。但这也意味着,我们可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因为注意力的集中,也会相应缩小我们的视野。这里的“视野”不仅指的是视觉上的,也是指的思维上的。
特别是新手作者,常会有这种感觉:一旦进入了写作状态,之前在头脑中构思的很多内容,会变得零散而难以捕捉。最后费劲力气就只能抓住一些片段,凑出来的句子就算意思没变,但与之前的构想也有很大不同。遣词造句也是如此,原本脑中优美流畅的词句,写到纸上却干瘪失色,最后只能反复用些烂大街的修辞。设想一下你在拍一张照片,你必须把镜头对准景物,谨慎选择要把什么排除在外,要把什么放进画框。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即是“管中窥豹”。
写作也是如此,选择你要用的文字本身就是一个做减法的过程。当我们积淀不够深厚时,专注状态下的排除机制,会尽量让我们忽视那些我们理解不深的概念,没有与经验产生联系的知识,平时很少使用的修辞,乃至只剩下一些深植大脑皮层内的陈词滥调。就像我们讨厌一个人时,就会忘记他所有的优点。对一项事物的过于专注将会抑制其他想法的竞争,我们没有闲工夫去考虑用哪句合适还更好,只能选择浮出水面的那些。而如果本身就积淀很少,那选择面自然也就更窄。
那么如何避免专注带来的负面效果?除了大量阅读和思考以提高底限外,给自己的大脑放个假也许是个不错的办法。当你暂时离开专注时,原本被压制或者忽视的思绪就会重新显现,其他可能更重要的内容也会变得清晰。短暂的休整会让你以一种新的角度来审视之前的写作,甚至碰撞出更耀眼的灵感火花。
所以专注之于写作,有着正反两面的作用。我们需要专注来保证文章质量和写作效率,也需要偶尔放松来避免视野变得狭隘,丧失洞察力,主要问题在于该如何权衡两者。至少从写作角度来说,“专心致志”这个词似乎就不全是褒义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