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公司就接到了三台切纸机的订单。刘总外包了两台设备的电气,留了一台给他们电气组配置电气。
设备机械主体三台都是一样的。刘总将其中两台放在车间里,让外包厂家设置组装电气控制部分。另外一台,专门隔离在另一间空仓库里。
白天外包厂家过来调试时,钱虎和李工轮流陪同,记录下关键点和步骤。常规的设置基本一致,也都知道怎么弄,最关键的就是PLC 编程这一块,设备能不能按照设计的动作动起来,就看这个程序的编制顺不顺畅,逻辑,安全是否全部到位。一旦逻辑冲突,设备动作就会卡住,不能完成相应的动作。安全就更重要了,比如检测到进入光感的不明物体时,设备要立刻全部停止。编程时,方方面面的全部要考虑细致,不能疏忽。
当然一开始就是个动作程序,然后调试的过程中不断地修改优化,才能形成完成程序地编写。如果厂家也这么做,那么对钱虎来说就是天大的好学习机会。
只可惜,厂家早有准备,程序早就写好了,现在只需导入进PLC控制器中就可以直接运行调试了,测试各种动作是否符合要求。在这个基础上修修改改,很快就完成了。
钱虎最想做的事就是把厂家的程序考过来自己好好研究研究。不过这事李工早就想到前面去了,厂家在调试时,李工就打下手,套近乎。尽然把程序给拷过来了。这真是太好了。
虽然钱虎觉得这样是不是盗取了别人的劳动成果,但好像厂家来的两个技术员,也没太把程序当回事,要不然怎么能轻易让李工得到。
有了程序那就好办了。钱虎他们已经把仓库里设备的电气部分硬件全部安装到位了,就差程序了。下午两人就将程序导入PLC中。
钱虎如获至宝,一得空就钻进仓库,一步一步的死磕PLC程序。钱虎试图将每一步都看懂,一有不懂的两人就在一起讨论厂家为什么这么编写程序,根据是什么。
钱虎发现很多东西自己都不懂什么意思,但很多东西,两人讨论讨论,就越来越明白。就好像一个难题,本来都不会做,但是拿出来大家开动脑经,讨论讨论很容易就产生了新 的灵感。
就这样两人一边讨论,一边尝试,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疑点。很快两人就把这两千多条的程序从前到后熟悉了一遍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