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池州宣传自己为“千载诗人地”,为何?配不配?有何理由?这些都是值得考虑的。
我们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何谓“千载诗人地”?
"千载诗人地"原是用来描述贵池杏花村的。清代江西诗人杨森在《杏花村》(《杏花村志·卷七》)中写道:
千载诗人地,无花亦此村。
茂林还酒店,芳草自柴门。
饮有提壶劝,耕闻布谷喧。
亭台如可复,不异牧之存。
杏花村是池州著名的一个千年古村落,至清代郎遂编《杏花村志》时,与该村有关的诗歌已达千首以上。仅据郎遂《杏花村志》已载诗歌统计,约有1200余首。
池州杏花村自晚唐杜牧作《清明》诗对它扬名以来,历代诗人慕名而来,歌咏者络绎不绝,因而赢得了"千载诗人地"的美誉。
然而将这一称谓延展到整个池州是否恰当呢?从今天我们所整理的资料来看,称整个池州为"千载诗人地",实至名归,毫无半点夸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