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笔记033 语言的魔力—— 【美】塞缪尔.早川 艾

读书笔记033 语言的魔力—— 【美】塞缪尔.早川 艾

作者: 冰蓝色的太阳 | 来源:发表于2022-06-02 16:04 被阅读0次

    这是一本让我读后豁然开朗的书,也是近几年读过的最有价值的书之一。

    参加北京大学高中语文教师高级研修班最大的收获就是:听了汪锋教授的讲座 ,看了汪锋教授推荐的这本书。

    试着把书的思路梳理如下:

    文字是如何产生的?

    语言有什么功用?

    语言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的?

    如何能穿越语言和现象的迷雾森林到达心中的彼岸?

    如何让思想的地图更好地为现实的真实行为服务?

    ......

    这一切的疑问,这本书里都有准确、生动、让人信服的答案。

    文字应该是人类独有的,设想一下,如果没有文字,可以吗?如果在一个家庭范围内,似乎也是可以的,扩而大之,在一个几十人的部落中,应该也是可以的。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手势,声音的大小,表情的变化等进行交流。

    但是,如果是几百人的群体,要进行更加复杂的需要所有人参与的活动,没有语言,可以吗?似乎有点难度。

    再扩而大之,如果一个活动需要几万人,几代人共同完成,没有语言和文字,可以吗? 应该是绝无可能!

    所以,文字是人类具有的独特的伟大的工具,这个工具的特性就是:合作!

    借助文字,我们可以突破时间、地点、人数的局限性,和亲朋师友合作,和圣哲先贤合作,在他们用文字记录的经验上继续攀登,于是人类的文明越来越高。而没有文字记录的动物则只能依靠自己和自己接触过的动物的经验,故而一代结束了,另一代只能归零再出发。

    说白了,文字就是人类创造的符号的一种。现实中,我们自己不是也创造了很多符号吗?过万元的Gucci雨伞不防雨,却有很多人买。无非是“Gucci”这个符号意味着时髦、财富、地位嘛。当然,还有很多名誉头衔、奖状、证书等等,你认真想想,你身边是不是有很多的符号呢?

    在众多的符号中,语言是最发达、最精巧、最复杂的一种。一句话,一个词语,就可能让一个人或哭或笑,或惊或叹,甚至可以引起国与国之间的战争。

    于是,很多人就认为语言这个符号是有魔力,或者是神力的!

    于是,在很多宗教里,就有很多咒语;在生活中,有很多或吉利或不祥的语言。

    其实,我们应该清醒的知道,文字就是符号的一种,符号并不就是其所代表的事物。文字构建的世界,与真实的世界是两回事。文字构建的地图,与真实的地图是两回事。

    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却是未必。如很多看过言情小说的少男少女,以为现实世界就是小说里的世界,等在现实世界碰的鼻青脸肿之后,才明白,或者至死也不明白。

    所以,很多沉迷于文字的人,就被人称为“书呆子”。

    有一些圣哲或宗教也意识到了语言的局限性或遮蔽性,如老子言“道可道,非常道”,如佛教中禅宗的“不立文字”“因指见月”等等。

    语言既然是工具,那么,只要我们清楚理解了这个工具的特点、利弊、功用,不就可以更好地运用这个工具为我们服务了吗?

    【语言的特点是什么?】

    从交换知识或信息的角度来讲,语言可以把我们看到的事情报告给别人。如“四川雅安刚发生了6.1级地震”。 虽然我们没有亲身经历过,但是这句话却可以让我们的脑子里有一些画面和感受。

    报告性的语言一般会遵守下面两条规则:(1)他们是可以证实的;(2)他们尽可能地避免做出推论。

    所谓可以证实的,是指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来查验其真实性。比如我们可以实地考察,可以打电话查询等。报告语言发展到最高限度,就成了科学的语言。比如说“大熊猫”,懂中文的脑子里一定会有对应的形象。

    报告的语言中不仅有描述,还有推论和判断。

    如“四川雅安刚发生了6.1级地震”就是描述。

    “四川雅安刚发生的6.1级地震估计会死伤一些人,会损失很多财产”就是推论。

    “四川雅安刚发生的6.1级地震太恐怖了!”就是判断。

    很多人在表达时,往往倾向于判断。如称“官员”为“官僚”,称“演员”为“戏子”。

    为什么这样呢?

    因为人类用语言不仅要传达事实,还可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比如这个人很胖,如果我们不喜欢他,就叫他“猪”,如果我们喜欢他,就会叫他“大熊猫”。而这些喜欢的词,我们可称之为“喜词”,不喜欢的称之为“怒词”。

    这些“喜词”“怒词”都是判断词,一方面这确实可以表达我们的喜怒哀乐,但另一方面却阻碍了我们的思想。判断下的早,下的夸张,确实可以发泄我们的情绪,如我们可以用非常肮脏污秽的词语骂我们不喜欢的人,骂完后,心情确实可以轻松。如同一只猴子被其他猴子欺负了嗷嗷大叫,叫什么其实无所谓,主要是为了表达情感。

    我们可以观察有些人的语言表达,不善于说话或文化水平低一些的人,往往喜欢说一些夸张的判断词。就像小孩子看电影电视,往往会说这是好人那是坏人一样。

    当我们明白了语言的这个特点后,再去审视别人和自己的表达时,就会知道哪些是描述,哪些是推论,哪些是判断,从而知道了哪些是客观,哪些是含有情感偏见的主观。这样,在和别人合作时,就能更好地理解别人的意思。

    另外,语言表达的字词不是单独存在的,是在语境之中,有前后文的。

    字义的本来意思可称为“外向意义”,就是指它在外界所指代或表示的东西。也就是说,外向意义是不能用言辞表达出来的,因为它就是那个字所代表的东西。如“桌子”就可以在外界指到桌子。

    所谓内向意义,就是这个词在我们脑海中所引起的一切。如“猪”,除了外向意义的“猪”,还会想到“肮脏,懒,胖”等各种意义。

    在我们争论时,如果我们讨论的是“外向意义”,双方一定可以达成一致看法;倘若一句话只有内向意义而没有外向意义,我们可能而且常常会争论不休。

    如“那人死去了”,这是外向意义。    “那人牺牲了”这是内向意义。 因为“牺牲是为了正义的目的失去生命”,而“正义”是一个见仁见智的判断。

    我们在交往时,一定不能仅仅关注于字词的“外向意义”,还要关注于“内向意义”,而“内向意义”一定要关注到字词的“前后文”和“环境”。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有一小部分可以说是纯粹说明事理的。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人类将语言用作纯粹成熟事理的工具,在语言发展史上是比较新近的事情。在之前,人们用语言,或者说各种不同的呼喊来表示饥饿。惧怕、寂寞、胜利和性欲等内心的欲望,这方面的作用可以叫做前象征。

    事实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语言都是具有前象征意义的。如成人在澡堂里唱歌,各种仪式上的话语,陌生人见面时的寒暄,这种前象征的“为说话而说话”,主要是为了建立交情、维持交往、增进团结。正是靠着大家对一套固定的言辞刺激有共同反应,人类社会才得以维持完整,不致崩溃。

    在人生和文学里,很多情况需要我们不要拘泥字句,因为这些字句真正的意义常常会比他们表面的意义更好懂。恋人之间山盟海誓时,谁管这些词句的真正含义呢,主要是为了表达情感而已。

    但有些学者专家却倾向于把前象征的言辞当成了象征性言辞而孜孜不倦地指指点点,有时讨人厌,自己却自鸣得意自命不凡。

    【语言的任务是什么?】

    语言不仅具有说明性含义,还具有情感性含义。当我们了解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用语言主动积极的做各种事情。

    控制社会:如各种法律条理,各种威胁等语言,就是控制社会的指示性语言。动物只会凭借自己或同伙的经验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但人类则可以凭借语言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如“不做核酸者,绿码会变黄”,这个提示就会让很多认识不认识的人乖乖地做核酸。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指示性语言都是禁止人们的,还可以用语言描绘一个场景,如“大家只要好好学习,将来一定都能考上理想的大学”,“只要你嫁给我,我一定让你更加幸福”等,这种语言就会让人主动规范调整自己的行为。很多政客、商家都会有效地运用这种语言来诱导人们。

    文学作品中,作家用高明的语言就可以构筑一个虚拟的世界,人们可以在此得到真实的象征性体验。阅读不同的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体验到不同的人生,从而对现实生活中也能理解不同的人,更能增进人和人之间的合作。

    好的语言可以描绘出一个和现实差别不大的,可以积极影响现在的思想和行为的地图,我们按照这个地图可以更好地为现实行动导航,可以更好地安抚我们自身,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让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合作得更加亲密无间。

    (时间有限,就写到这里吧,其实还有很多想写的内容。这本书确实给我打开了一扇通向文字、文学、文化的大门,看到了语言和现象背后隐藏的规律,强烈推荐给各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033 语言的魔力—— 【美】塞缪尔.早川 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ucq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