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一说,出自“大学”,而将其引为经典的当推朱熹。
王阳明为何要曲解‘格物致知’“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对于“格物致知”的解释,朱熹是这样的:“研究物的道理,以求认知世界的真理。”
王阳明为何要曲解‘格物致知’王阳明最初也是学习朱熹的学说,所以他按照朱熹的方法,以求得到真理。这才有了“亭前格竹”的故事。
但在“龙场悟道”之后,他突然发现,既然万物的理是相通的。即自身的理便同于它物的理,那又何必舍近求远去格物呢?只要好好的在家格自己的心就行了!于是他提出了“以本心之理,以正它物之理”的思想体系。
这原是“心学”的发端,几乎不见容于朱熹的理学。只是在明朝,朱熹的学说是被作为国学加以弘扬的。比如“存天理,灭人欲”便是由“至知在于格物”而引申出来的,所谓良知只存于物,而不存于人。或是不存于大多数人,那么当然要灭人欲了。只有灭人欲才能达到与物齐的境界,也就是人的本真显现。
所以“心学”虽然与朱熹理学处于根本对立的状态,但为了更好的推广“心学”,他也不得不将之最初的理论,披上一层理学的外衣。
而要想让这件外衣看起来自然些,他就必须对朱熹引用过的、儒家经典“大学”做出一番合理的解释。而“格物致知”恰是被朱熹重点阐述的,对此、早期的王阳明也深信不疑。
当“心学”在王阳明心中成形后,为了便于被世人所接纳。他必须证明“心学”也是源自于儒家思想的,甚至也是源自于朱熹理学的,而朱熹理学的核心便是“格物致知”。于是就有了对于“格物致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