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春节:一场社会财富和思想认知的比拼

春节:一场社会财富和思想认知的比拼

作者: 四语新说 | 来源:发表于2019-02-05 11:34 被阅读0次

除夕夜,各种头部公司开启了撒钱模式,百度的9亿红包,头条的10亿红包,支付宝的5亿红包,除了BAT的营销之外,更多的普通人也在除夕夜借助微信开启了拜年模式,从语音拜年、到群发拜年信息,从拜年小红包到别具一格的创意红包……一串串羊毛般的数字背后,是一场社会财富和思想认知的比拼。

春节,一年当中最忙碌的一场迁徙

2019年元旦一过,人们的内心已经陷入了对旧历新年的期盼当中,当春节法定节假日终于来临的时候,不同的回归模式,代表了社会不同阶层,之前看过云南偏远地区每年春节归途的摩托大军,很多人连续骑行几天,大包小包拎着回家,这些人代表了社会里一半以上的农村普通人,辛苦一年奔波回家,享受短暂的团聚;还有一些人选择做大巴车回家,这些人更多属于收入一般,生活奋斗在城市中的普通人,以时间换金钱,长着1、2天的车程,短则3、5个小时的车程,在拥挤的候车厅,急迫的等待着回家团圆;第三类人是那些在城市立足,扎根的社会中下层,有房贷、有车贷,看似开车回家风光的背后,是生活的忍辱与坚持;第四类人,是那些用昂贵机票,以金钱换时间的商务人士,如果能够金钱解决距离,缩短时间,提高效率,那一定是会用金钱去解决,这些人属于高净值人群;看似简单的春节迁徙,更多的是生活阶层,生活品质的比拼,虽无人格贵贱的差别,但有生活质量的差距。

春节红包,原生家庭背景的直接体现

偶然翻开朋友圈,你会发现有些人喜欢以各种奇怪的名义索要红包,诸如:好朋友,就请12点发红包给我、喜欢我,就请转我520……看似趣味的背后,更多是思想潜意思的展现,简短的文字里,透出来的就是不劳而获的感觉,贫穷的内核,促成贫穷的行为,贫穷的行为,促成贫穷的生活,看过《寒门再难出贵子》的帖子,非常认同帖子里的观点,一个人的性格形成,跟学习、跟工作经历没有多大关系,更多的是来自原生家庭的影响,贫穷的家庭背景,很大程度上促成贫穷的性格,形成寄托、依赖、宿命论的悲观,即使到现在,笔者自己再遇到很多无能为力的问题的时候,有时候,也会陷入到宿命论的自我叹息之中;而良好的原生家庭,则更容易造就良好的思想认知,有的人家,过节回家,会让自己孩子,给其它小朋友发红包,给家里的亲戚朋友主动拜年,很早就养成储蓄的好习惯,懂得投资方法……,在这样的思想认知下,未来的路何尝不会是越走越宽。

春节,每年一次的总结和反思春节,应该成为每个人一年一度的复盘日,只有这一天几乎所有的家庭成员可以聚在一起,在团圆的时候,共同回顾自己这一年的工作,这一年的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完成了那些目标,未完成那些目标,那些事情做的欠妥,那些事情值得吸取教训,懂得总结和反思的家庭,无论现在如何,将来一定不会差。比如对于教育的反思——

尽管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下一辈,像传说中大部分出身家境一般甚至家境贫寒的人一样,能够通过自身努力,成为当今首屈一指的成功人物。告诉下一辈,不管现在家庭多不好,或者现在处境多难,都可以通过自身奋斗,实现梦想,然而很多时候,我们作为普通人,在当今社会,很难通过一辈人的努力,实现跨越式、突破式的阶层升级,从众多传奇故事里,唯一能学到就是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除了这些之外,只能通过这些成功人士的故事自我慰藉,或者模仿他们。用这个当做心理安慰,甚至狡辩自己现实不如意的态度,只会让你过的更失败。因为每个成功人士,每个成功机会都是有着当初的时代背景,社会发展机遇,和个人机遇作为强力辅助形成了这是优秀人物的人生辉煌。

举例来说:讲李嘉诚故事的人,只知道李嘉诚幼年如何贫困,然后就是成功后的业绩。然而很少人会说李嘉诚的岳父,也就是李嘉诚的舅舅,在李嘉诚少年时代已经是很成功的商人了,李嘉诚的妻子也就是李嘉诚的表妹家族,对李嘉诚后来的创业提供很大的助力,这种助力可以参照宝宝的故事扩大1万倍。但是绝大多数父母家长,甚至成功培训是不会告诉你李嘉诚从岳父那里得到了多少资助,起了多大作用,只是告诉你李嘉诚少年很穷,然后就学徒,学徒,然后就发财了,然后就成了塑胶厂的老板,然后就成了地产大亨。

这种掐头去尾的描述最害人了,忽略了里面的重点,只是告诉你那些他们想说的,甚至有些家长拿着这种掐头去尾的故事,自己根本不了解的成功故事,去教育孩子,一方面掩盖自己没有给孩子创造好的基础的现实,一方面在那里给孩子灌输一些忽略了成功必要因素的掐头去尾的成功故事来励志孩子,掩盖自己的不足。

至于李彦宏,马云,张朝阳,马化腾,丁磊的故事也是同样,听着很励志,财富很炫目,但是根本无法复制。每个人的成功轨迹包含了时代发展机遇,社会发展状况,个人机遇,个人能力,等等诸多状况。如果只是一味的强调个人的努力,不服输的努力,就想强调一个数学模型中的一个字母或者一个公式,只是在那里以偏概全。让听到这些故事的孩子,或者成年人,在那里沿着一个掐头去尾的概念模仿成功,从而大错特错……诸如种种的反思,如果每年春节都能进行一次反思和复盘,这样的家庭虽然不能说过的有多好,但至少不会很差!

相关文章

  • 春节:一场社会财富和思想认知的比拼

    除夕夜,各种头部公司开启了撒钱模式,百度的9亿红包,头条的10亿红包,支付宝的5亿红包,除了BAT的营销之外,更多...

  • 社会财富分配?

    讨论墨学中有没有社会财富分配的思想,就要先厘清几个概念:什么是社会财富?谁创造了社会财富?谁有权分配社会财富 一,...

  • 思想和认知

    今早被学习群里的问答给逗笑了。 一位学员想把自己的发音私发给老师,让其纠正。 老师回复:......你不是发音被纠...

  • 【企业家认知】

    企业和企业之间比拼的是对同一竞争业务的理解和行业整体发展的洞察,简单说是在比拼企业家之间的认知深度和广度。执行确实...

  • 2022-11-23

    思想和认知的关系是什么? 思想是认知的具体表现。认知是不断学习积累的结果,思想是认知碰撞的产物。 情绪和思想的关系...

  • 阳明心学相遇中国式众筹

    一个成功的天使投资者说:创业最终比拼的是创始人的认知力和心力。 认知力就是认识自己、认知世界的能力。99.9%的人...

  • 团建的重要性

    昨天我们公司举行了一场团建活动:厨艺比拼。 厨艺比拼就需要团队分工合作,用现有的材料和工具做出自己吃的菜式。然后剩...

  • 打造个人品牌,你忽略的人生必修课

    上周六,我有幸和10个伙伴一起,参加了一场长达8小时的思想盛宴,进行了一次认知升级。 这次思想盛宴,就是覃杰和军师...

  • 【0119读书清单】跃迁 认知效率

    01 认知效率 在终身学习,人与人之间比拼的不是学与不学,而是认知效率。升级认知,改变思维模式。弄清楚为什么学习、...

  • 12.6博弈游戏

    博弈游戏是一场智力,和忍耐力的比拼,要么一局定输赢,要么不要沉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春节:一场社会财富和思想认知的比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ufv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