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的家乡》——童年

《我的家乡》——童年

作者: 以梦为马_5aa1 | 来源:发表于2017-10-21 07:09 被阅读0次

    我的家长在四川一个偏远的农村,对家乡的印象,差不多就是对农村生活的体悟。

    我们那里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带,有山,矮矮的,一个接着一个。我家就坐落在一座小山的半山腰,下了山,就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鱼塘。我在家门口种满了凤仙花,紫的、粉的、白的,到了花季,竞相开放,俨然一座秘密花园。

      在厨房的旁边,有一棵很大很茂盛的芭蕉树。最开始,本来以为种的是香蕉树,满心欢喜,期待它快点长大结果。长大了以后才发现它其实是一棵芭蕉,对它的喜爱骤减。但它却越长越高,越长越大,甚至盖过了房顶。慢慢地,树底下成了我们一家人夏天纳凉聊天的场所。尤其是收玉米的季节,我们总是一人一筐玉米,比谁抹得快。我很喜欢抹玉米,虽然手会很疼,但是一家人坐在一起一边谈笑一边干活确实是少有的幸福时光。

    小时候家里穷,条件有限,没有零食也没有玩具。但是小伙伴们总是能从山上、地里找到些吃的玩的。

    1. 野地瓜。

    野地瓜是一种藤本植物,矮矮的趴在地上生长,叶子很茂密,必须得用手扒开绿色的叶子才能看到红色的果实,这是我见过的最具幸福感的红配绿,所以寻找地瓜的过程,我们形象地称为“扒地瓜儿”。

    “六月六,地瓜熟。”地瓜成熟的季节,恰逢暑假。我曾一度怀疑,老师也想上山扒地瓜儿,所以才给我们放的假。我们总是约上周围的几个小伙伴,不顾酷暑,趁大人们中午休息的时间,偷偷溜出去漫山遍野地寻找地瓜儿藤藤。我们每个人都非常努力地扒,因为时间紧迫,必须在父母醒来以前,若无其事地回到家做“乖乖女”。我们各自分散在山坡上的各个角落,很快就满载而归。最后,我们把怀里的地瓜全部倒在地上,开始轮流着挑选。一般大的红的都会被先挑走,剩下的,再在歪瓜裂枣里物色相对好的。分到地瓜,都等不及洗,剥开它那层薄薄的皮,放进嘴里,甜味四溢,再加上它独有的微小的颗粒感,又有咀嚼的乐趣,味蕾瞬间被满足。差不多把大的红的都吃完,再各自跑回家,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现在想来,小孩子的世界真是天真又单纯。满头大汗,浑身是泥,怎么可能瞒得住?只不过是父母看到孩子安全回家,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2.笋子虫。

    老家有很多的竹子,我家屋前屋后全是。小时候听父母说竹子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可以做成很多的东西。但我们那里的竹子主要是被收去造纸。      每年的除夕,父母在厨房准备年饭的时候,父母就会吩咐孩子去门前的竹林里挑选一根最直最高的竹子,然后抱着它一边摇一边念:“竹母娘,竹母娘,我要长得跟你一样长。”然后把一条红布系在它的腰上,以此寄托健康成长的美好愿望。不过这只能哄哄小孩子,稍微年长的孩子根本不吃这一套。

    差不多每家每户都有好多的竹林,竹笋长出来的时候,笋子虫就非常地可恶。把竹笋钻烂,影响竹子的生长。每年这个时候,父母就会让我们去捉笋子虫,几个小伙伴常常约在一起,比谁捉得最多。因为它会飞,所以小伙伴们就想了一个办法,把它最大的爪子折断,用棕树叶子的叶梗穿进笋子虫的大爪子里。它的爪子里是空心的,好像是为棕树叶梗量身定做。笋子虫有两种,一种偏黑色,个头大。一种偏黄色,体型相对较小。笋子虫有六个爪子,每个爪子上都有锋利的倒钩,不小心被它挖到会很疼,所以“捉拿”的时候,最好从它的背部下手。因为竹林多,所以笋子虫并不难捉。一天下来,轻松捉到几百只。带回来,把翅膀揪掉,炸香,晚上又给父亲添了一道下酒菜。

3.牛肋巴。

    牛肋巴是山上野生的一种植物,它是我们假想的一种食物。

    应该小朋友小时候都有过过家家的经历,经常跟我搭档的是我的表姐。因为小时候我们经常一起玩儿,所以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现在长大了,像亲姐妹一样。

  牛肋巴就是我们“餐桌”上的主菜。仔细观察它的形状,很像鱼骨头。于是我们把它当成鱼摆摆,并且把它当成一道大菜,要用最大的树叶盛上“桌”,周围还得用其他好看的树叶来摆盘。等到长大了一些以后,我们开始反问自己,为什么我们的鱼只有骨头没有肉?突然意识到这些年我们一直把“鱼骨头”当“鱼”吃,两姐妹笑得前仰后合。

4.牛角叉/火辣子。

    它的身上分布着一根根细细的小刺,只要人的皮肤一碰到,瞬间疼得不得了,并且马上起包。跟小伙伴上山扒地瓜儿的时候,可没少挨它的蛰。

      小时候,因为营养跟不上,一直体弱多病,经常感冒。每次去打完针,我都会哭着闹着让医生把用完的一次性针筒给我。医生每次都很和蔼地告诉我:玩儿可以,不过不可以扎人,无论是别人还是自己,否则以后我拿最粗的针扎你屁股。吓得我赶紧小心地收起来。得到医生的允许,我如获至宝。回家可以“治疗”我的“病人”——牛角叉了。

    每次我出门,只要叮过我的牛角叉都会成为我的治疗对象。那时想的是:去除它的毒性,再把它放回大自然,让它从此做一条好虫,不再蛰人。

    我一直以为自己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善事,直到长大点以后,因为肺炎住过一次院,才恍然大悟:我不是一个合格的医生!我没有及时跟进我“病人”的情况。出院以后,我开始去看那些牛角叉,这才知道被我“治疗”过虫子都只剩下尸体。意识到自己好像干了坏事,吓得立马把针筒丢掉。直到现在,去医院打针,都还会想到那些曾经被我残害致死的“病人”,内疚万分。

    还有很多很多,比如摘刺泡满身是刺,捅蜂窝被蛰得够呛,雨季田埂上捡鱼,挖泥鳅黄鳝时挖出一窝蛇,抓猪儿虫被吓哭,爬树比赛,误食马桑差点中毒,河沟里搬来石头找小螃蟹……趣事乐事举不胜举。

      在这一件件的趣事糗事中,不知不觉间就长大了。现在对于家乡的记忆,它更像是藏在心底最深处最珍视的宝贝,不轻易想起,一旦想起,仿佛又回到当时当景,看到几个孩子在田野里快乐地笑着跳着。

    现在,农村的生活越来越好,曾经的泥泞小路,铺成了柏油路,家家户户单栋小别墅。公路铺到家门口,雨天出门脚不沾泥。曾经最辛苦的农活被机械化所替代,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不知道现在老家的小朋友们玩的是否跟我们那时候一样?

      小时候,渴望长大;长大了,又渴望回到小时候。你是否也和我一样?

   

     

相关文章

  • 《我的家乡》——童年

    我的家长在四川一个偏远的农村,对家乡的印象,差不多就是对农村生活的体悟。 我们那里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带,...

  • 我的童年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很美,它坐落在一个偏僻的黄土高原上。那里有一座座大大小小起伏的山脉,有郁郁葱葱的树林,有条条形状不...

  • 我的家乡,我的童年

    午后阳光正好,收拾屋子里的旧物,时隔多年,又不是生霉现象。在爷爷的提醒下,便兴起晒书。 门前空地铺满书,孩童时期的...

  • 记忆

    对于家乡,印象最深的便是童年的经历,因为整个童年,都在家乡度过。

  • 童年的家乡

    我出生在胡同里,但又并非是北京的那种胡同,家乡的胡同,其实应该称不得上是胡同,但街道的名字就叫马胡同,真是奇怪...

  • 童年的家乡

    文/木琼 记忆里,童年的家乡很偏远,无论从哪个角度遥望,也看不到县城的大街小巷。家乡也算是僻壤,...

  • 童年的家乡

    雨后的第二天中午,阳光不烈不柔,正是乡村的特色小时候虽然不是常住在乡下的,但阳光那喷香的气息促使我每次被清风领我到...

  • 童年的家乡

    文/木琼 记忆里,童年的家乡很偏远,无论从哪个角度遥望,也看不到县城的大街小巷。家乡也算是僻壤,只有几十户人家,...

  • 童年的家乡

    我的家乡位于陈忠实《白鹿塬》中白鹿塬的西边,中间隔着一条浐河,与白鹿塬一样的塬,一样的层层梯田,厚重坚实的...

  • 姥姥的家乡,我的童年

    电摩托载着我行驶在这条熟悉的路上,新姥爷开的很慢,包的严严实实的姥姥安静的坐在我旁边,我已经好久没有坐摩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家乡》——童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ugb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