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了,先去洗洗手。”“手洗过了吧?”小时候放学一回到家,迎接我的基本都是这类话语,而且总是出自一身军装、理应粗线条的爸爸之口。那时候有些皱眉嫌烦,现在回想却温暖异常。时光是暖风机吧?所有的稀松平常经过岁它的吹拂,全部仿若冬日炉火,一个“洗手”中包含了几多爱意?
细想想,洗手虽然是一件很简单的小事,可从健康角度考虑,它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
滚滚红尘之中,除了人来人往,更有病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熙熙攘攘,只不过我们的眼睛看不到而已。可我们的手是一位勤勤恳恳的劳动者,它会接触各种物体的表面,那上面千千万万的病原体便趁机在我们的手上安营扎寨了。
试想,如果我们不洗手,那这些病原体一定会肆无忌惮地进入我们的身体,导致我们经常生病,而且病原体还会传播给别人,造成大面积的交叉感染,导致各种流行病猖狂肆虐。真是细思极恐啊!洗手,其实是为我们的身体健康筑起了一道钢铁长城。
勤洗手当然是好的,但我们也不能啥都不干,整天忙着洗手呀。那么,什么时候必须要洗手呢?
一、饭前便后
我们在拿取餐具,准备用餐之前一定要洗手,这样可以防止病原体通过食物进入人体,防止病从口入。
便后也必须洗手。粪便中含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大量的病原体,很容易沾染到手上。如果不洗手,这些病原体会趁机通过触摸口鼻、眼睛等部位进入人体,引发疾病。
二、从公共场所回来之后
餐厅、剧院、公交车、地铁、火车等等公共场所人员密集,病原体也密集,尤其是扶手、座椅、公共厕所的门把手、ATM 机等更是病原体的快乐大本营,接触后一定要洗手,以防止病原体传播,降低感染风险。
三、加工处理食材前后
加工前洗手可以避免将手上的细菌带入食物中,保证食品卫生安全。处理生肉、海鲜、蔬菜等食材后洗手,可防止交叉污染。
四、照顾病人前后
病人身体虚弱,容易受到感染,同时也可能携带病原体。所以,照顾病人前后都应该洗手,这样一方面可以保护病人免受额外的感染,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自身被病人携带的病原体感染。
五、触摸身体特定部位前后
眼睛、口鼻很容易感染病原体,接触这些部位之前,必须洗手,防止病原体进入体内,引发疾病。
2. 擤鼻涕、咳嗽或打喷嚏后
这些行为可能会让呼吸道分泌物中的细菌和病毒等病原体粘到手上,事后应立即洗手,防止病原体传播。
那如何洗手才能有效去除手上的病原体呢?千万别以为用水简单冲洗一下就可以了,病原体可没那么好对付。
1.用流水洗手,水温以接近体温为宜。
2.将双手充分湿透,取一元硬币大小的洗手液涂抹于掌心。
3.双手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4. 一只手的掌心对着另一只手的手背,手指交叉着沿指缝揉搓。然后双手交换位置,重复这个动作。
5.手指弯曲,将指缝充分暴露出来,然后两手手指交叉,相互揉搓,清洗指隙。
6. 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仔细揉搓,清洗拇指的各个侧面。然后以同样的动作清洗另一只手的拇指。
7. 将手指并拢,放在另一只手的掌心,揉搓清洗指尖。15秒钟之后,换另一只手继续清洗。
8. 用流动的清水从手腕向指尖将双手冲洗干净,一定要将洗手液完全冲洗掉。冲洗
9. 用干净的毛巾、纸巾或烘干机将双手擦干。擦手的毛巾务必定期清洗消毒,保持干净,以免污染双手。
必须注意的是,每个揉搓清洗双手的动作,必须保持15秒钟以上,不可马虎偷懒。
正确的洗手可以有效去除手上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维护自身的身体健康,还可以避免因为接触将病原体传染给别人,伤害别人。一个小小的洗手,爱己又护人,真是温暖呀~
2024年10月18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