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有两个用纸细节很有意思。
第五十二回,晴雯伤风感冒,贾宝玉让她吸鼻烟通关窍——
晴雯听说,忙用指甲挑了些嗅入鼻中,不怎样。
便又多多挑了些嗅入,忽觉鼻中一股酸辣透入囟门,接连打了五六个嚏喷,眼泪鼻涕登时齐流。
晴雯忙收了盒子,笑道:“了不得,好爽快!拿纸来。”
早有小丫头子递过一搭子细纸,晴雯便一张一张的拿来醒鼻子。
看,晴雯是用纸擤鼻子,而且是细纸,不是粗糙草纸。
第四十一回,刘姥姥逛大观园,突然内急——
刘姥姥觉得腹内一阵乱响,忙的拉着一个小丫头,要了两张纸就解衣。
众人又是笑,又忙喝他“这里使不得”,忙命一个婆子带了东北上去了。
看,刘姥姥如厕是用纸张解决的。
不要小看晴雯醒鼻子的“细纸”和刘姥姥上厕所的“两张纸”,那个年代,只富贵人家才有用纸搞清洁的经济实力。
造纸术早在东汉就有了,但在中国古代,纸张长时间只是文房四宝之一,并不用于搞清洁卫生。
那问题来了,不用纸怎么拭泪、擤鼻涕、擦屁股?
擦眼泪、鼻涕可以用手绢,脏了洗,重复利用。
《红楼梦》第三十三回,贾宝玉被贾政暴打后,怕黛玉太担心,让晴雯送旧手帕给黛玉。
晴雯到了怡红院,“只见春纤正在栏杆上晾手帕子”。
春纤晾谁的手帕?
肯定是黛玉担心宝玉,哭湿一堆帕子。
那擦屁股呢?
大观园里用手纸,人人如此吗?
不是。
很长时间里,中国古人揩屁股用厕筹。
所谓厕筹,就是个周边圆润的小木片或竹片,用过之后清洗干净,下次再用。
有材料说,有关厕筹的最早记载出现在魏晋时期。
之后,相关记载不断。
《资治通鉴》唐纪四十七载——
“则资装器用已充舟中矣,下至厕筹。”
宋《五灯会元》载——
僧问云门文偃:“如何是佛?”文偃答:“干屎橛。”
干屎橛就是厕筹,是民间粗俗叫法。
以上记载说明,到唐宋时期,人们依然在用厕筹。
而用字纸擦屁股,被视为不敬,可能会受罚。
到元明,用纸擦屁股才普遍起来。
明代胡应麟《甲乙剩言》记载——
“尝客安平,其俗如厕,男女皆用瓦砾代纸,殊为呕秽。”
看,那时,用瓦砾擦屁股已被视为不净,说明用纸搞清洁普遍起来。
但在明清,受生产力所限,纸张不便宜。
《大明会典》载,宝钞司每年为皇室生产72万张草纸,要用优质稻草24万5千斤、石灰12万斤以上,还有45斤零15两的香油。
这些东西,折合白银约1500两。
百姓家能像皇室一样,专门购买草纸用于擦屁股?
难!
《红楼梦》中,贾府吃一顿螃蟹,刘姥姥算账说约20两银子,而她家这样的庄户人家一年全部花费也就这个数。
来贾府打秋风前,刘姥姥家穷得连年都难过,更不可能买纸搞清洁,上完厕所也就用个石块瓦片解决。
而贾府,不光日常上厕所用纸,而且大观园的丫头擦鼻涕用造价更高的“细纸”。
这说明,贾家不差钱,至少是曾经不差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