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北京时间22:45:10,如果按照之前的模式,那么我就该洗漱完毕,上床睡觉,做个好梦,明天早上起来开始新一周的工作了。
那我的公众号的文章呢?目前来看思路还需要再整理,素材还需要再搜集,结构还需要再调整,用词还需要再斟酌。至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工作,嗯,我想想,可能是下班后,可能是周末休息的时候,也可能是灵感迸发的时候,反正不是现在,现在是要休息的时间耶,再说有没有人逼着我写,早一天晚一天又有什么区别。
可是事实是,剧情没有像之前那样发展,我从被窝里钻了出来,打开电脑,不管三七二十一还是二十二,二十三,whatever,写起来再说!
这峰回路转是怎么来的呢?就在我的脑袋和枕头要有亲密接触的刹那,我意识到,如果我就这么做了,那么就是走在旧的思维模式的老路上,用相同的思路做着和之前的自己一样的事,那么得到的只能是一个相同的自己,想要有所突破,想有所改变?一直种下相同的种子,却希望能够得到不同的果实,岂不是很可笑?
自从我开始自己大森林的种树之旅后,我的计划是每周可以种一棵属于自己的树,开始做起来的时候是信心满满,感觉很快就能从大沙漠变成拥有一片大森林,可是三棵树种下去之后,这第四棵就开始了漫长且没有截止点的构思,考虑,想法很多,但是都是停留在脑袋里,看看电脑里的word只有一个孤零零的题目,里面都是白茫茫一片,一个字都没有。
有的人把它叫做拖延症,有的人不屑的叫它懒惰,有的人说这是完美主义情节作祟,我不在意它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我只是看到了过去的自己。没有deadline,也不会有什么确定的损失,想做也可以,不做也行。这就是过去的我,也是很多的人。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虽然是网络流行语,却一针见血。
我渴望改变,我渴望收获一个不同的自己,一个更好的自己。
怎么办?想要收获不同的果实,就要播种不同的种子。想要收获新的自己,就要从过去的老路上跳出来!旁边这个新路没准更好走。
废话不多说,就是一个字,干!
word打开,先把脑袋里的想法白纸黑字的显现出来,甭管什么用词结构,就是写!每天500字也好,1000字也罢,可能你写出来的东西只能丢到回收站去,那也比天天在脑袋里去构思旷世好文,却永远只是一个想法强得多。
练习写作是这样,学习工作生活方方面面都是这样,想好了要去做什么,就不要考虑太多,想的越多,你行动的概率就越低,想来想去就啥都没有了。像我这样,把自己从被窝里拽出来,不管好坏先写起来,不写完这篇就不睡觉,你看,不知不觉这第四棵树就差不多写完了。
记住题目这句话,与君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