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小宝的家校沟通群内,老师发了两张照片,一张是三个水果,一张是一段感谢的话。
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这些是出自班里一个爱笑的小男生的手里。
老师说,非常感谢,孩子这小小的举动让她们感到新的一天元气满满。
可以感受到,老师的这句话不是客气,而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做为老师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辛苦的付出,不是得到家长客气的赞美与认可,而是孩子温情的反馈。
宝妈回应早上不是她送的,她都不知情。
在为孩子这个暖暖的行为感慨之余,在那一刻有一种感觉,似乎某些遗失的东西终于找回了。
成年后,总觉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体面,要有价值,常常忽视了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流动。
记得刚开学时,娃也有几次要带东西和老师们分享。第一次我委婉地说:“你们学校不准许带吃的,再说你给老师分享这个,老师不一定需要啊!而且又不是节日,怪不好意思的,你觉得呢?
虽然我没直说,但心里是觉得太寒酸了。所以就找个借口给孩子岔开了。
还有一次朋友从美国带回来一盒巧克力,两个娃争的吃,小宝偷偷藏了三块带学校去了,我以为他要和小朋友分享,就假装不知道。
可放学后,他进家门就问我:“妈,巧克力还有吗?”我佯装生气的责备他:“好东西要和姐姐平均分的,你已经比姐姐多拿三颗了,你不觉得这样做不好吗?”
他很不好意思的看着我说,他觉得这巧克力很好吃,本打算带三颗给老师吃的,三个老师每人一块。可是他没忍住偷吃了两块,剩下一块就给语文老师了。所以还想再拿两块去。我说,可是只有纯黑巧克力了,他说那就不带了,那个太苦了,老师肯定不喜欢。
我听了真是又欣慰又好笑。
孩子比我们大人单纯多了,喜欢就表达,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他的本心无杂念,就不会觉得尴尬,这又有什么不好呢?
可是现实中,我们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顾及。扼杀了孩子表达友善和爱的方式。
总会或多或少的用功利之心去度量,觉得孩子带这些东西给老师会不会太丢脸。这些事太小了,小到觉得那是幼儿园才教的道理,是不是不值得一做。总教育孩子要有高尚的品德、远大的志向,总想着孩子有特别重大的表现,学习好才是一切。却忽视了越是平常的小事,越是能滋养孩子的心灵。
因此生活中才会常常不自主的就执行着双重标准。
就像平日里经常对孩子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实际上也没有完全放心上。
有一次,过马路直行红灯,左转无车,我目测安全带着他就准备过马路。
孩子指责:“妈妈,你不能闯红灯。”
我自圆其说:“这是小区街道,不是主道,我目测没车才走的,在欧洲有些地方是智能红绿灯,没车时,行人可以通过。说完又觉得不该这样对孩子说,毕竟安全第一。于是又马上改口:“不过你是小孩,目测不准,千万不可闯红灯。”
孩子却理智气壮的说:“欧洲是欧洲,我们在中国,你是不可以闯红灯的。闯红灯就是不对的!”
好吧!我错了!意识到自己的双重标准,连忙给娃道歉。
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这么质朴的道理却时常忘记。
真是知易行难啊
我时常对教育感到困惑,我们到底能教给孩子什么呢?教他仁、善,担心他被欺负、利用。教他因地制宜,担心他事故圆滑,没有纯真的心。教他看清本质,感觉会活得太现实寡味。
所以经常遭遇两种对立的观点,同时都是正确的尴尬处境。因为“度”的把握很难用言语传递。
可是细想下来,我们能教多少呢?他们又吸收了多少呢?
人是有感知力的,他感受到善、他就会善,他感受到爱,他就会爱。我们何必给他一本正经的说教。
心存真善,会心生喜悦,何以忧教育。
像孩子一样从小事做起,鼓励孩子从小事做起,理应不是一句空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