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好多书籍都在谈如何快速阅读,但是一本好书,往往需要精读,才能读出书中的精髓。
那么,什么是精读呢?
精读,不但是细致、从容地阅读(“读得慢”),更是边读边主动思考、不断反刍。精读效果不佳,多半因为读书时没有真正用脑,没有花够心思、花对心思。
通过精读,我们能读出蕴含在书中的各种滋味,读出作者的所思所议,全面深刻地掌握书中的重点事件、关键论点。这和成甲在《好好学习》这本书中的观点不谋而合,我们在学习一样新知识的时候,不要求快,要慢下来,把知识的各个通道打通,后面学习才能够快起来。
那么,具体如何精读呢?李柘远在《学习高手》这本书中给我们展示了他的精读方法,总结为“三个一”:一本书、一个本、一支笔。
一、精读前的预热准备
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多问自己几个问题:作者的写作角度是什么?文章的论据都是那几个?哪些观点与自己的认知一致、或冲突?只有细读多思、反复琢磨,才能领会书中精髓,把书读透。
具体做法:
用3-5分钟时间,在读书笔记本或电脑上快速列好预热问题表,一份列表对应一次精读任务,一般包括5-10个问题,既可以是宽泛的大问题,也可以是和待精读内容直接相关的微观问题。
宽泛问题可总结为“5W2H”:Who,What,Why,When,where,How。
二、精读时的随读批注与笔记
1、“二不做二做”
不要整段、整段地用记号笔画重点。不要重复“抄写”书中的事实性陈述。
做笔记时,尽量只记录自己的思考、随想。具体记笔记的方法可以使用“多色批注法”。
比如当你精读到某个段落时,可能会出现三种主观立场——赞同作者在此处的论点、反对作者的论点以及中立态度(对这个观点没有明显站队)。
在精读的时候,一定不要轻易被作者说服,尤其不能有“作者是权威,他说的都对”这种心态。要多提问、多质疑,尝试一些批评性思考,甚至假设作者的论点是有漏洞的、值得商榷的,然后即时记下自己的异同。
【多色批注法】
黑色笔写下同意作者观点的批注
红色笔写下反对作者观点的批注
蓝色笔记下中立的思考
三、精读后的好句段摘抄
等精读任务完成后,再用整块时间统一誊抄整理。
摘抄时,“动作描述(动词)”第一,形容词次之、名词最后。之后我们可以抽出一些时间仔细在读一遍这些摘抄内容,可以的话做一些仿写,练习自己的文笔。
摘抄时一定要分主题、分书目。
四、写读后感/书评
精读完一本书之后,我们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或者是书评,用输出来检验自己是否读懂了一本书。同时,在输出的过程中,可以促进自己的思考,还能练习自己的写作能力。
具体的写作内容我们可以参考下面这些内容:
这本书/这个章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都有哪些关键角色和事件?
这本书/这个章节最重要的亮点是什么?
最打动我的部分是什么?为什么?
我对这本书/这个章节的论点持什么意见?
这本书/这个章节对我而言有什么价值?有什么启示?
在写读后感或者书评的时候,关键是把个人感受和主要收获写下来,比如:令你茅塞顿开的论点,让你热泪盈眶的情景。只有让你感受最深的点你才会有东西可写,也可能写得最深刻。而如果写的是你没感觉的点的话,就容易变成流水账,或者说言之无物。
希望通过以上方法,大家更能享受阅读的乐趣,让我们读过的每一本书的时间都没有白费,让书中的知识为我们所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