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本人进入大学以来思想发展自白
老师你好!
许久不见,刚刚通读了老师几篇文章,结合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愿意同老师继续交流学习下去,也许老师不会很赞同我的某些想法,或者认为幼稚可笑,但相信作为人民教师同志,是愿意坦诚指出错误并教导,而不会弃之不理甚至于恶毒的咒骂举报。
首先,我想冒昧提一个问题,请问老师研究的是目前国内主流的“实践唯物主义”为内涵的“马克思主义”吗(我注意到老师有引用‘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这句话)?还是继续秉承传统苏联哲学体系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呢?
老师在回复中让我谈谈为什么“不满足于爱国,而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我也很愿意向老师梳理自己的思想历程,首先请允许我用一句简短的话来回答:不是“不满足于”爱国,而是对爱国的“否定”(或者说扬弃)同时,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道路。
我是在15-16年(大学入学后)首先被《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动画吸引并第一次产生了明确的政治意识(在之前小县城应试教育体制下满脑子思想只有儿女情长,可怜的政治意识也因受到流行的伤痕文学影响而呈现一种朦胧的自由化倾向),并通过那年那兔那些事贴吧知道了观察者网,在贴吧和网站学习了许多新中国历史、科技成就以及国外见闻的知识,逐渐从一个朴素的爱国者成为了一个(自诩的)“理智的爱国者”,表现出来就是 1、十分厌恶自由派媒体,认为如新京报、澎湃、台媒港媒关于中国负面报道不过是谣言,典型表现在对柴静的看法(穹顶之下播出时间为2015年2月,因为受高中她的《看见》一书影响认为她是中国的良心,在之后完全逆转了这种看法);2、与上述厌恶相反,越来越依赖观察者网,对航天军工大国工程、地缘政治大国博弈等等之类强烈激发民族自豪感的话题越来越关注,对国外的民主、自由意识形态嘲笑讽刺(后来接触到英剧Yes,Minster并关注了微博上的@维稳先锋卡菊伦进一步加强了“国外烧杀抢掠,国内风景独好”的‘信仰’);3、说是“理智”,其实不如说“不坚定”,这种爱国情绪某种程度上是浮在半空的,比如对“小粉红”群体我虽然是支持的但同时也在心里鄙夷他们的幼稚无脑吹捧;比如面对自由派对新中国过往黑历史的指责,虽然明面上驳斥回去思想深处还是产生动摇,同时也对官方对诸多历史事件搁置不争议态度的不满;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身处一个国内出国率位居前位的高校,学校、老师、同学主流思想都是国外月亮更圆,不管以后学成之后是否回国报效,都要先冲出国内落后的教育体制。
综合表现出来就是像之前宁南山的“作为一个中产阶级”热文一样,以一个虚幻的精神资本家的自觉来爱国抵御外辱,既自豪于我国光荣革命史、科技创新成就、国际地位崛起与民族尊严上升,同时承认当下社会的部分黑暗面并认为或者是“初级阶段”、或者是“摸着石头”的不成熟、或者归结于贪官污吏、人性等等,而自己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努力网上爬”,远离这些底层的“loser渣滓”。
思想的转变彷佛是一瞬间的,上一个月还在乐此不疲的刷着风闻,看见“三哥”、“棒子”的新闻进评论区嘲讽一番,下一个月则已经站在了观网的对立面,曾经亲切的“席亚洲、施佬”如今已经不再关心他们的“一周军评”了……其中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对台湾(和香港)问题看法的转变,之前是铁杆的“梧桐派”,甚至一度发展到“东风洗地、留岛不留人”的极端观点(不支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原因是受观网网友影响认为不过是“撒币”,只会养出白眼狼);而现在则坚决反对梧桐,甚至“统一”也不再是必要的选项,台湾岛是台湾人民世代生活的地方,无论他们心向大陆与否,他们的前途是由台湾人民自己决定的(这个“人民”自然指广大台湾无产阶级群众,不包括那些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蓝绿两党,而且目前亦有台湾本土同志@宣鼓tv 作共产主义宣传,虽然这点声音比大陆还要微小)。
这个思想转变的原因分为“内在”与“外在”两个:1、内在 | 脱离校园走入社会,一个个利己主义者之间勾心斗角的人际关系压力、以及可预见的“三座大山”物质压力,引起了之前本来就不甚坚固的爱国情绪动摇,却又不甘于向自由派投降,这种矛盾纠结促进了之前潜移默化中埋下的红色种子萌发,“萌发”的第一步是对前三十年历史的重新正确认识,在这一点是姜文的电影给予我启蒙;2、外在 | 2018年夏,吸引了国内所有左派的目光的南方某沿海省的劳资冲突,与之后持续至今的对各大高校马克思协会的取缔/阉割共同上演了一出“社会主义”中国的讽刺剧(其中尤为精彩的情节是胡(锡进)编的微博和微信公众号@pku马会 推送的四出闹剧),这几件事情观察者网——这个几乎我曾经信以为国内“左派”的领军者——也选择视而不见,转身对法国黄背心极尽嘲笑的报道(而每年国内数千起群众运动这个事实我是离开了观网才知道的),相信老师也不会简单认为他们就是新华社钦定的“境外势力”。
如果说之前我是怀揣着共产主义的朴素信仰,相信在特色社会主义带领下,克服千难万险不忘初心为了实现富强美好的民族复兴努力奋斗,那么这一系列的事件便完全打碎了这种天真的幻想,我第一次认识到原来有这么一批常人眼中的“上位者”居然甘愿舍弃无数人求之不得的机会俯下身来到工厂中去,到广大无产阶级群众中去,去斗争,去坐牢,去承受家人的不理解和世人的冷眼旁观。他们的光辉事迹也激起了我学习革命的理论,努力肃清自己身上小布尔乔亚思想,在或远或近的未来投身于革命的事业的激情。
也许老师读到这里会震惊我思想的激进盲动,我承认目前还带有一些小资的狂热性,但我相信我已经选择了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在不断学习过程中最终会实现对自己的“否定之否定”,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不为私利的人。
最后,我想冒昧“评论”一下老师在风闻的文章,首先老师以马克思主义者的视角来解读历史真相、评析社会现实,在当下是难能可贵的,许多文章令我受益匪浅,其中《重读两封信》一文我边吃着饭边看突然眼泪就滚下来了,事实上不怕老师笑话,现在我一听到“大海航行靠舵手”“东方红”“十送红军”等红歌眼睛就不自觉湿润起来,让我感动,促我奋进;老师关于马克思主义体系下对女权运动的认识也补充了我的认识。
然而另一方面,在我看来,老师是“矛盾”的,这种矛盾不是辨证统一的,而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矛盾,是同时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信仰中特社的矛盾,老师一边追寻着“马克思主义在今天被边缘化”的原因,一边却执着相信指导思想仍然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在《同学们教给我的东西》一文提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离不开它的阶级性和革命性”,而在《纪念卡尔同志》一篇中“在信息化时代的新生产力基础上,国家驾驭资本和市场的合力来逐步消灭资本主义”既没有无产阶级也没有无产阶级革命,这和资产阶级自由派一贯而来的“阶级斗争是虚假的、只要生产力不断发展就会世界和平全人类幸福友爱”等等虚妄的宣传有什么区别呢? 而文末那一句“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汲取,现在看来主要是集中在个人修养和社会共同体意识方面”更是直接让我想起来了那一篇著名的《论共产党人的修养》。
而在《天奎搬新家——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平民生活》一文中,我倒感觉和《人民的名义》很相似,老师在其余几篇文章中提到这部剧,不过只关注于官场斗争,而没有着墨许多于“大风厂”这一整部剧的核心;“赵伯伯”好似郑西坡,在真实的世界里,没有陈岩石,也没有王文革,最后自然只能妥协于臣服的“嗟来之食”;在改制大潮里中饱私囊的人呢,自然成为了先富的那一群,今天在东南沿海继续带领着“后富”。选择主动站出来维护权益的王文革落得个妻离子散、全身烧伤、十年有期徒刑、以及播出时弹幕的一片骂声;“相信党”“我不下岗谁下岗”的赵伯伯在十余年后进入了二十一世纪才后知后觉称赞一句“改革开放好”。事实上即便是“老左派”,依然有深厚的“保皇党”思想;而青年左派中突出问题则是小资思想的盲目冒进性。
我相信老师作为人民教师,作为信仰共产主义的同志,会真诚的看待我这篇虽幼稚粗俗但一片赤诚的文章,不会因为某些观点的分歧就认为学生愚顽不堪或反动至极,也期待老师的回信!我看过老师谈台湾小E那篇文章,恕我直言,小E作为一个斗争在一线的觉醒无产者,从朴素到自觉的“否定之否定”的认识,虽然还欠缺许多基本哲学素养,是应该得到重视的。我虽然不完全认同老师的所有观点,但是真心敬仰老师深厚的学识和属于共产党人的高尚无私品格,如果老师愿意不“遗憾”放弃学生,学生在以后还有许多哲学方面问题向老师请教!
最后的最后,附一段重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感触最深的一句话:
你们可以为了这个绞死我,但是我从来没有背叛自己的祖国,而且永远都不会背叛。只是我的祖国跟你们的不同。你们的祖国是地主贵族的,我的祖国是工人农民的!我深信,我的祖国一定会成为一个工农大众的国家,而在我的这个祖国里,决不会有人说我是叛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