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名社工的成长

一名社工的成长

作者: 暖阳雪枝丫 | 来源:发表于2018-03-29 06:23 被阅读0次

    一名社工的成长(上)

    ——谨以此文献给成长路上的社工

    自告奋勇,深入社区实地调研

    得知机构拟在社区开展帮扶困难群众的项目,我很希望能发挥一名社工的作用,于是自告奋勇和机构小伙伴组成团队到锦江区成龙路街道的一个社区实地调研。在走访社区了解了初步情况,深入院落进行实地调查后,我们立刻着手设计需求调查表,重点评估社区志愿服务资源以及困难群众的资源和需求,通过在社区发放调查表收集信息,为拟开展的项目服务做准备。

    分析资料,寻找项目潜在服务对象

    我们对收集的问卷调查表进行分析发现,该社区困难人群数量较多,经过团队讨论和与社区沟通,项目拟为部分特别困难的群众提供服务。其中有一个潜在服务对象,引起了我的注意。Q,智力残障三级,小学毕业后辍学在家,其父外出打工多年未归,与同是智力残障三级的母亲相依为命,依靠每月900元的低保金生活。社区工作人员告诉我们Q家经济困难,母亲无法正常沟通,Q的管教也成了问题。

    面谈预估,分析潜在服务对象需求

    根据现有的信息我开始准备第一次面谈内容,希望通过面谈了解更多情况,预估是否将Q发展为实际服务对象。机构通过社区工作人员联系到Q母约定入户面谈时间,随后,我和一名社区志愿者一同前往Q的家。我发觉面谈时无法无法与Q及其母亲顺利交流,只能通过反复询问了解大概情况。在社区志愿者的协助下,社工联系到Q的亲戚,在和他们交谈中了解到更多关于Q的家庭及Q成长的详细情况。面谈后,我们初步评估Q及家庭的需求方向:1、就业需求,希望改善家庭经济,2、教育需求,Q的管教问题,3、健康需求,希望保持健康避免花钱。

    评估接案,拟定计划提供个案服务

    机构拟开展的项目可以提供健康方面的服务,我和团队组员们经过讨论,确定将Q发展为个案服务对象,并着手制定服务计划。服务计划就健康、就业、教育需求,分别提出解决办法:1、为Q及其母参加健康养生讲座和爱心义诊、为Q的家庭提供医护人员定期入户健康检查服务、申请项目专属医疗补助金;2、为Q及其母提供残障人士就业服务信息,机构和社区协助他们与相关社会组织联系;3、为Q链接到另一社会组织的艺术疗育资源,每周六Q可以免费参加活动。方案初定,我们再次来到Q的家中,与Q、Q母和他们的亲戚商量是否希望机构为Q提供服务。在修改方案中部分细节并得到肯定答复后,我们最终确定服务计划方案,开始提供个案服务。

    社工介入,服务过程中发现紧急情况

    第二次入户确定服务对象的过程比较顺利,在社工介入提供个案服务,邀请Q及其母亲参加与健康相关的服务他们积极参与,为Q链接的免费艺术疗育他也能准时参加。大约在机构项目中期,在我为Q提供了数次服务后,出现了紧急情况。我们来到他家,刚一开口询问他们最近过得如何,只见Q母的眼泪就掉了下来,欲言又止。我低声跟团队组员们交流,让他们在客厅陪Q聊天,然后拉着Q母到隔壁房间谈话。在交谈和询问中,才知道前两天Q向母亲要钱打游戏,Q母没有钱给他,他把母亲的手打肿了。Q母拉起衣袖,我看到了她手腕处的淤青。我意识到之前收集到的信息可能是片面的,也许是“家丑不可外扬”,有些关键信息被刻意隐瞒。

    调整思路,重新评估服务对象问题和需求

    回到机构我和团队组员们进行讨论,认为之前对服务对象的评估有偏差,避免Q因要钱出现伤害他的母亲的行为才是最迫切的问题,而就业需求、教育需求和健康需求只是Q的部分需求。在衡量了机构能提供的支持后,我们发现暂不具备提供相应服务的能力。在与督导老师商讨后,我开始调整计划,一方面我们给予Q及其母在项目服务期间持续的关注和健康服务,另一方面我们尝试让Q了解自己的伤人行为对他进行教育,联系非正式网络支持中的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亲戚和邻居进行多方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同时,我们联系相关部门寻求帮助,积极为Q寻找转介服务的机构。

    结项结案,社工反思个案服务过程

      在避免Q出现伤害行为上,我们的教育尝试、多方监督对Q起到一定作用,但在我们项目即将结束时,Q再次因为要钱将母亲的脚砸伤。因为项目期满我们不得不对Q的个案服务进行结案。我们将情况向社区“两委”做了说明,希望他们能给予持续关注。我们没有找到合适的机构为Q提供转介服务。面对无法解决的问题,我深感无力,作为社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务能力技巧有待提高。回顾服务过程,社工对收集到的情况信息很快做出判断,由于经验不足,没有考虑这些信息的全面性和真实性,导致评估时出现偏差,继而影响个案计划书的拟定和介入服务的提供。虽然挫败,但我相信每一次社工服务都是一次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一名社工的成长(下)

    确定接案,再次为Q提供个案服务

    一年后,从社区志愿者那里听说Q的母亲掉了三颗门牙,是Q打掉的。我心里一惊,又开始了吗?当年没能寻到方法解决的问题,随着时间推移依旧是个问题。另一方面,社区“两委”也希望机构能想办法协助社区排查隐患建设平安社区。作为一名社工,我习惯性地思考目前是否具备接案能力,分析自己有没有办法协助解决问题。我开始收集更多的信息:联系社区工作人员了解社区所掌握的情况,与Q的母亲和亲戚会谈了解更多关于Q目前的状况和事情发生时的一些细节,与Q本人沟通,预估Q的实际情况。在得到机构和社区支持,与督导老师沟通后,我确定接案再次把Q作为服务对象。

    思考分析,从细微处着手构思介入计划

    在回顾整理信息时,我注意到几点:社区工作人员描述曾发生Q把院子里的小朋友打伤其家长找到Q母及亲戚赔偿医疗费的事情。Q母描述自己门牙被打掉当天,Q情绪非常激动,手拿菜刀冲到二楼敲打邻居家的门,她上前阻止被Q一脚踢掉三颗门牙。社工与Q对话,Q指着地上对社工说自己的朋友平时就在那里,只是这两天看不到。Q还说听到某某说话,叫他打(母亲)。我发现项目结束后,由于没有新的支持网络介入和关注,Q的打人的行为更加严重了,甚至成为社区安全隐患。我不禁思考Q打人是否负刑事法律责任,在密闭空间中Q母是否会成为施暴的受害者,Q目前的状况是不是患有精神疾病的表现?

    紧急介入,协助残障少年获取免费医疗服务

    专业的问题需要找专业人士解答。社工一方面需要收集信息分析问题,一方面也需要加强学习拓展知识面,当遇到某个领域比较专业的问题时还需要充分利用资源,向专业人士请教专业方面的问题。我从相关法律政策中寻找答案,向公安警察、医院医生和心理学教授请教,在他们的建议哈指导下确定行动的方向,明确要解决的问题,琢磨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将这方法按步骤付诸行动。在这个“立即行动”的过程中,我尝试了链接资源整整两个星期,问题绕了一圈又回到了关键点上——Q及家人经济困难。

    沮丧无助,幸得督导同仁情感支持

    我有那么一瞬间感觉无助和沮丧,心想社工能提供的协助是不是只能到此为止?“放弃”两个字似乎就要说出口了,我站在“社工的角度”同理了一下此时此刻自己的心情,然后对自己说,这个问题确实比较棘手,先放放吧。这期间,我只是偶尔电话联系社区志愿者、Q的亲戚以及社区对Q及其家人保持关注度。当无助感来袭时,我庆幸自己从督导和同事们那里得到安慰和情感支持。

    忽逢转机,案主成功入院免费治疗

    有时候不得不相信这世间会有奇迹发生。大约两周后,我接到医疗机构医生打来的电话,告诉我在经过仔细研究相关政策后发现Q符合免费治疗的资格,可以社区的名义为Q办理免费入院治疗手续。我紧皱的眉头一下子舒展开了,两周前还一筹莫展的我,顿时来了精神。Q可以到医疗机构接受50余天的免费治疗,同时享受免费餐食。在Q入院一周后,我陪同Q母去看望他并与他的主治医师进行沟通。医生告诉我们Q经过近两个月的治疗精神情况会有所好转,但并不能保证痊愈,如果要维持Q稳定状况,出院后需要长期服药。

    初见成效,案主精神渐渐恢复主动关心母亲

    两个月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到医院看望Q两次,一次和Q母一起,一次独自去给Q送美术作品参展证书;还去了Q家看望Q母两次。这近两个月的时间对Q和Q母来说,也许是他们第一次这么久的分离,刚开始Q在医院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不停地问自己什么时候能回家,在得到安慰和积极治疗,知道确切的治疗时间后,Q的情绪逐渐稳定;Q母告诉我Q不在家感觉不习惯,以前Q在家Q母会为他做饭,买肉做菜吃,他不在家Q母舍不得买肉吃甚至有时候忘记按时吃饭。Q母每周都会去看望Q,有一次Q问了一句“妈妈,你在家里过得好不好?”我看到Q母说这话时眼睛红红的,也许这是这么长时间以来Q第一次主动关心他的妈妈。事情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由于Q的入院我做了特别情况结案,然后计划了几次跟进服务,希望能为他链接到后期服务资源。

    助人自助,跟进服务激活案主优势资源

    申请到短期免费入院治疗只是一个开始,Q及Q母经济困难,如果要长期服药他们负担不起,他们需要申请免费用药资格。目前Q不符合条件,等他出院后再试试。在跟进服务中,我发现经过治疗Q有了明显变化,他的脸上有了笑容,Q母说他出院后一直在吃医生开的药。他需要服药才能稳定病情,我找到Q母的亲戚告知他们可以尝试为Q申请免费用药资格,希望他们帮助Q母一同办理。2017年底,我得到消息Q的亲戚协助Q母为Q成功申请到免费用药资格。我欣慰地笑了。

    感慨良多,社工回顾成长历程

    2015年至2017年两年间,我为同一服务对象提供了两次个案服务,一次是因为项目结束而结案,一次是因为案主入院治疗出现特殊情况而结案。在这两次个案服务结案的背后,是一名社工的成长之路。第一次服务,我仅能通过收集信息分析案主需求,却不能找出实际能解决问题的路径,仅能提供“那时的社工”和机构能提供的项目服务。第二次服务,我通过社工继续教育与实务学习,吸收了更多理论知识,掌握了更多实务技能,拓宽了知识面,认知更加全面,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从遇到棘手问题感觉无助,到懂得接纳自己的情感,管理好情绪整装待发;从害怕分析出问题自己无法解决,到从容面对困难,巧借资源积极想办法;在学习、演练和实践中不断前行,一名社工慢慢成长。一路走来,我得到许多帮助和支持,有我所在机构的支持,有其他社会组织协力对案主的帮助,也有督导老师和各领域的专家们的支持与指点,还有实务学习培训班的同仁们的经验分享。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请相信整合资源、助人自助,“1+1大于2”,大家的力量总能促进变化的发生。

    社工也因这变化的发生而不断成长。我也曾焦虑,也曾沮丧,也曾迷茫,深感无力,但心底始终不曾放弃,在成长路上让自己学会同理,学会接纳,学会坚持,心中常怀希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名社工的成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uvp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