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文续第一章,袁世凯如愿以偿返回清国的机会终于来了。读历史到底读什么呢?其中一点就是:要读那些人们的动机。此书作者就是如此。
1
在袁世凯回清的过程中,作者将他描述为一个“公私两便”的人。作者思考此人动机,有代入感地换位思考了一番,将袁世凯当作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分析出他的动机就是——返回大清。站在袁世凯的角度,他的行为也是可以理解,但却违背了我们从小接受的爱国主义教育。
后来的历史中我们知道此次平复朝鲜内乱,中日都出兵了,在朝鲜国土来了一场血战,就是历史上的大事件——甲午战争,也是第一次中日战争。
2
造成这一切都“归功”袁世凯这个三十多岁、意气风发的小子:
○ 朝鲜农民起义,朝鲜犹豫向谁请兵,袁世凯施压要求朝鲜向大清请求支援;
○ 大清朝廷因《天津条约》顾虑日本而犹豫是否出兵,袁世凯与日本公使交谈后一纸报告打消朝廷顾虑;
○ 发现日本也出兵了,大清朝廷害怕考虑撤兵,袁世凯又一纸报告坚定了朝廷出兵的信心;
○ 眼见一场交战要爆发,关键时刻袁世凯三番五次打报告称病,强烈要求回国;
○ 在下属的佐证下如愿回清后,贿赂各位王爷更改了大权臣的命令,在大清留了下来。
从这一步步一件件事情看出,袁世凯确实一门心思在为自己返回大清、留在大清忙活着。也难怪史书中对他的否定,全然不顾国家利益,只为一己私利。不过这一套行为同时满足了大清朝廷耀武扬威的心愿,也就这一点他与朝廷上下一心。他也正是恰恰摸准了朝廷这个心思,满足朝廷虚荣心的同时实现自己的愿望。
3
其实站在袁世凯角度去想,我们似乎也能理解他。面对独自驻扎朝鲜的孤独,日本人时不时的挑衅,遇事只能独自一人去调停,这样无助、危机四伏的环境,也难怪他回乡心切。
而这种“公私两便”往往是圆滑人的手段,不知现今的时代,这叫不叫双赢呢?满足朝廷的同时,满足自己。看到这段的时候,我就想到袁世凯满足了自己,也让朝廷有机会再次树立威信。当时的他还觉得这是个两全其美的事呢。
若袁世凯真的是这样,当时他下属打报告为他佐证说不定也是在袁世凯的指使之下。在请求回国的过程中,总是被朝廷拒绝的,若不是唐绍仪的报告写得那样痛彻心扉、心急如焚,朝廷也不会答应他的请求。
4
作者又提袁世凯何等聪明,局势在他眼里早已清晰,他是具备这样的洞察力的。
起初大清不敢出兵派他去探听日本心意,日本公使给了他一个大大的鼓励:重在商民,似无他意。袁何曾不知这是日本的一个大忽悠,可他照旧汇报给了大清朝廷,明知上当,便就真的去上当。
也许中日爆发战争也在他算计之内,可为何他要如此?作者描述了袁李第一次会面后袁的心理动向——取李而代之。一个带有匪气的热血青年之野心,想让自己成为最重要的人,成为朝廷最倚仗的人,甚至是统治全国的人。
5
作者将一个历史人物描写如此丰富,不单单是个历史人物,不再是以前教科书上一个冷冰冰的名字,而是个活生生的人。
一个具有野心的人。袁世凯的野心在第一章就提过,成为一个伟大的军政人物,本章中他野心扩大,又想取代当时最大权臣。
一个目的明确的人。袁世凯在朝鲜蛰伏、忍耐,就一个目的,有一天一定要回到大清。机会来的时候,精明的他一下就抓住了,虽然有点波折,但还是完成夙愿。
一个有手段的人。为了回到大清、留在大清想尽办法,抛却了国家利益一门心思操纵着。也可说是不择手段,其实对他自己来说,无非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样飞扬跋扈的袁世凯,却真的入了李鸿章法眼——才堪大用。
且看之后随着历史进程又有了怎样的故事。
原创文章,转载请先联系,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