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那些年,我在上海蹲过的路人

那些年,我在上海蹲过的路人

作者: 崔叶原 | 来源:发表于2018-09-26 22:00 被阅读18次

    在上海,我喜欢乘地铁,喜欢逛老景点。不为打卡发朋友圈,而是为了看路人——外地游客,本土店家,新老居民,形形色色的人物比景点更加丰满立体。

    上海长宁路来福士广场



                                                                 01.田子坊人群画像

    不论新老上海人,在这生活一段时间后,就会沾上它的味道,染上它的的颜色。

    豪大大的炸鸡小哥阿明,写字楼的产品经理Tommy,不论他们来自哪,说什么语言,只要在沪式生活里蒸煮,浸泡一段时间后,没多久就能入了上海的味道,透出上海的腔调,张口也能来一句“侬脑子瓦特了”。

    田子坊/TianZiFang

    田子坊位于上海市泰康路210弄,打浦桥地铁站7号出口。它是上海的标志性景点,也是旅游攻略中的常客。它本是个老旧的上海弄堂,后被纳入政府旧城改造项目,披上SOHO的色彩,变身艺术街区,将历史风情容于现代商业,让小弄堂重获新生。

    自打追美剧来,我就爱蹲老外。在田子坊能蹲到年轻的背包客,爱喝啤酒的德国人,路边也总能遇到几个明星相,然后饶有兴致得猜测他们来自哪个国家。

    我爱探店,有趣的店里常住着趣的灵魂。塔罗牌占卜师小屋,手工陶艺馆,猫咖啡书屋...与老板聊聊生活,谈谈经历,度过一个有趣充实的周末。

    以前的脚夫挑个担子走街串巷,吆喝叫卖糖饼,捏泥人。现在的商贩支个小摊贴膜刻字,名曰“高科技私人订制”。

    以前的商人把上好的布料列成排,材质各异,任君挑选。现在的景区店家瞄准老外,专营旗袍刺绣,材质粗糙。

    不过现在外国游客也越来越精,韭菜难割了许多。

    有些大爷大妈在这住了一辈子,想不出什么花样,就卖老冰棍,饮料,煎饺蟹黄包之类,单间5元到25元不等。他们从不大声吆喝,也不费口舌介绍,爱买买,不买拉倒,佛性的很。

    但收钱还是很麻利的,微信支付宝pos机一应俱全,怕你信号不好,主动提供wifi方便扫码,直到听见“叮,支付宝到账xx元”,才用眼神示意你可以离开。

    街道边缘也能看见挂着店家扰民的抗议红色横幅,梆在阳台之间,记录着当年破旧革新的阵痛。

    田子坊的艺术家多,文创品牌多,隔三差五会举办画展,艺术展,各类主题活动。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我参加过一次海绵宝宝主题展。从楼梯到展厅,挂着海绵宝宝动画系列的人偶,气球,画作,手办。

    一开始我以为这个是面向儿童的玩具主题活动,后来才发现并非如此,挂画上的海绵宝宝和蟹老板形象经过改造,有拉长或锤扁,有的缺了眼睛,有的换了夸张的颜色,再加上作者的签名,颇具艺术意味。

    馆内不光有装置艺术,也有新型科技设备,他们运用屏幕画面与动作同步投影技术研发出一些运动游戏,引得小朋友们跃跃欲试。

    刚毕业工作的小姑娘,拉上新同事一路逛吃。都市的白领精英,拿起相机在街头搞创作。也有些节假日游客,他们背着双肩包在网红店前排队,掏出自拍杆在45度俯角连拍几张,然后低头修图。

    商铺尽头的老宅,是游客们止步掉头的地方。就像遇到游戏边界的空气墙,显示地图尚未开放。我好奇的侧身向里张望,看见老人在小水池洗菜,旧楼板被踩着发出吱吱的声音,电线杆上的晾衣绳和电线交错缠绕,不时从楼里传来小孩的打闹声——在喧闹的商区里,关上门,就是个独立的小世界。

                                                              02.地铁1号线人群画像

    我住一号线终点站,这意味着每天要起早,否则排队的人会一直堵到电梯口。

    人们都想用最快的速度抢个座,但往往会被更快的人抢去,所以我的目标从来不是座位,而是车厢之间的连接处。那里一般没人考虑,实际活动范围却很大。

    但是时间长了,有个妹子也发现了这个秘密,我们每天都能遇见彼此,然后一人一边。就像《搏击俱乐部》里玛拉发现了诺顿的秘密,这让我实为不爽。

    《搏击俱乐部》

    有时候我也会想:这个连接处脱节了怎么办?

    要是从中间断开,那我可能会用手和脚勾着两节车厢,像橡皮人一样被拉得很长——每当思考这些我就忍不住发笑,引来路人侧目。

    “怎么还没到家啊”

    Tina今天睡过头,匆匆撸个妆就出了门,然后提着豆浆油条被人群夹着往前走。

    Rebbeca饿得不行,可土家酱香饼还没送到嘴边,一个急停被甩飞到旁边IT男的格子衬衫上。

    Jassica的艺术细胞与领导不合,总是饱受冷脸,终于在大妈第三次踩着她新买的Jimmy Choo高跟鞋后爆发,用上海普通话骂到出站。

    周一的地铁明明塞满了人,车厢内空气却仿佛凝固了一般。人们纷纷带着耳机,表情沉重,偶有电话打来也是皱着眉头小声接听,然后匆匆挂断。若遇上阴雨天,的确像大型鬼片现场。

    周五的地铁里处处是躁动。8小时的苟且终于结束,年轻人摩拳擦掌准备各种局。他们紧盯屏幕,打字飞快,心想今晚自己一定是全上海最靓的仔。

    8号线中华艺术宫站,参加 ChinaJoy在地铁换装的人们

    晚归的地铁里有些冷清,刚加完班的人只想闭上眼静静,刚嗨完的人瘫坐一起累到不行。

    我曾见一位喝多的日本大叔,对着墙不停的鞠躬道歉,嘴里念叨着什么,最后靠着墙蹲下来哭了,这大概就是身不由己吧。

    有时也看见穿着脏衣服相依在一起睡着的民工夫妇,看见穿着工装本该是初中年纪的小情侣,女孩靠在男孩稚嫩的肩膀上,眼神迷茫得望着玻璃中的倒影。

     “有云的地方就有天下,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03.图书馆人群画像


    浦东图书馆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前程路88号,由株式会社日本公司设计,线条简约,开阔大气。在7号线锦绣路站下,从2号口出站步行500米左右即可到达。

    浦东图书馆/前程路88号

    每到一个城市,我都要拜访当地图书馆。挑选两三本书,寻个合适之所,接一杯温水,呆上数个小时。——除了获取知识,更是清理思绪,舒缓精神,仿佛泡了个热水药澡,浑身暖洋洋。

    周末的时候,我从浦西出发,坐一个多小时地铁,横跨半个上海来到这里。图书馆有地上六层,地下两层,每层书籍涵盖的领域不同。我最喜欢第五层的建筑区,除了有明清家具图集,更有够大够宽敞的沙发,午后躺着休息会,精力就恢复了大半。

    六层悬吊的室内绿植

    周末家长带着孩子们来读书,馆里也会不定期举办活动。一楼有食堂和甜点吧台,菜式简单清淡。也有初中生在这复习功课,桌上堆着试卷资料,戴上耳机刷题写字,一学就是一天。

    也曾约过姑娘一起来图书馆,在食堂品尝她精心准备的便当,讨论有趣的文章,下午找个安静的台阶小声聊天,被人瞪白眼,于是低头憋笑,把话写在纸条上递过去。

                                                                    04.外滩人群画像

    外滩位于黄浦江边,与陆家嘴隔江相望。道光年间这里被划为租界区,被开辟为商埠以后,成为全国乃至整个远东的金融中心,它也标志上海近代史的起点。乘2号/10号线在南京东路出站,后朝黄浦江步行1公里左右即可到达。

    黄浦江畔外滩

    每个周末的白天和晚上,我会光顾两次外滩,并非脑子瓦特了,只是舍不得两个时间两种景色。

    白天我喜欢找块干净的木台阶坐着,望向对面的陆家嘴放空自己。偶有外国小哥加入,也坐在不远处,同样望着远方出神——于是两人就这么呆坐到黄昏。

    沿着外滩一直走,就到了外白渡桥。它本叫“外摆渡桥”,只因民间口误,代代相传,便成了“外白渡桥”。桥长137米,连接着黄埔与虹口,是上海现代化与工业化的标志之一。

    Garden Bridge of Shanghai

    下午四点十分,江面泛起粼粼波光,落日带着余温的光线包裹着桥身,时间在这一刻定格,摄影师立刻抓住机会,帮这对新人留下最美的光影。

    下了桥便是浦江饭店与上海大厦,成块的石材外立面散发出厚重的历史感,仍保持着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风貌和建筑痕迹。

    浦江饭店/Astor House Hotel

    有天傍晚在江滩散步,遇见一个彝族老奶奶旅行团,她们穿着民族服饰,在导游带领下好奇又腼腆得观察着这一切——民族与现代的冲击,挺好的题材,这引来许多野生摄影师争相拍照,吓得她们不知所措,导游只好带去别的地方。

    九点五十分左右,我随着人流走向地铁站,赶最后一趟地铁回家。

    我一直有种满足心理,一遍遍得满足对上海的全部印象。从人民广场开始,随着人流一直往前走,南京东路,万国建筑群,外滩,外白渡桥,打开每个毛孔,感受声音,味道,光影,感受人的热量,那么真切,那么自然。

    万国建筑群是上海历史的缩影,也是旧上海资本主义的写照。不同风格的建筑竟能自然得融合在一起,令人赞叹不已。

    爱奥尼克立柱沉稳庄总,古希腊穹顶曲线分明,它们在璀璨灯火的勾勒下,诉说着百年沧桑。

    周末哔哩哔哩在梅赛德斯奔驰文化广场开展线下活动,我竟偶遇到多年不见的大学同学。我们买好啤酒,趁着江边的晚风回忆起大学点滴。心中除了惊喜,更感叹于这座城市的神奇:


    它把曾经出发的人们又系在了一起,它让原本四散的人们重新产生交集。


    Mercedes-Benz Arena

    这些年,我总喜欢独自出门,看风景,品美食,听故事,到头来发现:

    人,才是最美的风景,最杂的味道,最好的故事。

     


    THE END

    关注公众号:老崔临走前,一起温柔成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些年,我在上海蹲过的路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uzj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