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年7月28日 星期六
天气:晴天
今天读到一篇文章——《高高的麦苋积子》,我就想到了小时候二姐掐帽辫的事。
二姐从小就勤快、懂事,总想着为家里多挣钱,为父母多分担一些家里的重担。
帽辫,俗称草辫,就是利用小麦秸秆为原料,人工编织成辫子,在长安农村俗称掐帽辫子。每年小麦成熟后,要用镰刀割倒、捆好,在麦场用刀切去麦头,用双手把麦秆分成一小把,然后晾干,待农闲的时候,再将其按照粗、中、细进行分类整理。
小时候,学校放假了,也没多少作业,女孩子就泡一把麦杆,待软了之后,再用塑料布包着的湿麦秸草放入左胛肢窝里夹住,三五伙伴围坐一起,说说笑笑在一起掐帽辫。

编草帽辫是用七根麦秆来编的(起头用四根麦杆),一根到头了,又可以续上一根,就像小女孩编头发辫子一样,掐成辫子,最后可以编得很长。编好的草帽辫可以自己做草帽,也可以到别处换钱(二姐总说到樊川过河卖草帽辫,我那时太小没去过,不知在哪儿)。
小时候,我跟着二姐去村的东头大奶家(大奶家有孙女宝霞姐,所以二姐去),掐过帽辫;去过村子的南窑彩霞姐家,掐过帽辫;更多的是去村西头爱茹姐家,掐帽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