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古代史上除了父死子继还有兄终弟及的方式继承王位。
兄终弟及是商代继承王位的主要制度。
商代实行王弟和王子继承并用的制度。一般按照年龄的长幼次序,依次继承,兄终弟及。传子可以传兄之子,也可传弟之子,也可传嫡子。但是到了商代的后期,传嫡子比较流行。
到了周代周武王以后,周朝吸取了商朝的教训,为了防止大权旁落,又以父死子继为主了。
因为兄终弟及在古代王族兄弟众多,子嗣复杂的情况下,往往有大侄子比小叔叔还年长的情况。往往会因为争夺王权,引起家族间的互相残杀。优点在于,能拿到王位的,一定是个有谋略的狠角色。但是周代帝王,看到了兄终弟及的缺点,又改为主要以父死子继为主要继承制度。
但是,兄终弟及在商代以后并没有完全消失。比如,春秋时期鲁考公酋传位给他弟弟鲁炀公熙;宋国微子启传位他弟弟微仲;宋代赵匡胤传位他弟弟赵匡义。
父死子继的嫡长子继承制,在古代占了比较大的比例。这个制度有个短暂的稳定性,减少了自相残杀的概率。但是从长期来看,也有局限性。没有经过战火和权谋洗礼的君王,只会一代不如一代,一个朝代经过两三百年传承,锦衣玉食下的帝王,就会变成一个废物。大家可以翻翻历史,凡末代皇帝,大部分都会闹出笑话。比如晋代的最后一任皇帝晋惠帝,百姓已经无粮可吃,饿殍遍野,他却说:“何不食肉糜?”贻笑千古。
无论是父死子继还是兄终弟及,对于我们看来都是权力继承制。这种制度不只在王权世袭,看电视连续剧的时候,大家一定经常看到皇帝封某人为什么爵位,什么一等侯,什么万户侯,良田百倾等,世袭罔替。这样的台词。在古代奴隶制度、封建制度下,统治阶级为了维护他们的统治特权的世世代代相传,永远骑在劳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设置了这些继承制度。
看破这种制度,再读“俱往矣”,“粪土当年万户侯”,等这些思想领袖写下的“激扬文字”和诗篇,从一个唯物主义的角度看待世界和史事,你会豁然开朗,学有所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