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我还在老家跟着外公外婆生活,我们住在一个偏僻的农村,平日的乐趣就是抓蛐蛐,爬树,摘果,以及玩过家家。
这个过家家可有意思了,和玩伴们在路边捡几块土砖,两片烂瓦,就搭成了一个小小的灶台,随手拿几片树叶,和小树枝,就有了“菜”和“筷子”。有时候还拿些小果子,放在烂瓦做成的“锅”里翻搅,这就是做菜了。
后面大点了,还用火柴点了干树叶,真的在“灶台”里生了火。
负责炒菜的是“妈妈”,旁边眼巴巴等吃的是“娃娃”。
“妈妈”做好了“菜”,扒拉几块,用小瓦片装着,端到“娃娃”面前,说“吃饭咯,吃饭咯。”
又一次,还在大孩子的带领下,抓了两只蚂蚱,用点火来烤。当时还真没有什么“杀生”的愧疚感,倒是蚂蚱被烤熟后那种浓郁的香味让我口水直流,后面也没敢真吃。
到了现在,我的宝宝似乎也有同样的爱好。外婆在厨房忙碌做菜的时候,小东西也拿着地上的小饭锅,非要真的放几根青菜,一把米,一小撮盐进去做饭。外婆告诉我的时候,带着又宠爱又无奈的神情。
我心里倒是毫不意外,小朋友嘛,模仿欲强,学习力高,自然做得像模像样了。
今天,我就送了一件礼物给她——一套仿真厨房玩具。
果然,当宝贝看到这套小厨房的时候,立刻丢下了手上的蛋糕叉,连喜欢的蛋糕也不要了,两眼放光,冲上来就开始摆弄。
“这鸡蛋可真像真的!”外婆也惊奇的叹道,拿起一个塑料鸡蛋,乍一看,和真的鸡蛋没区别呢。
宝宝将小厨房搬到了她的游戏区,热火朝天的开始做饭了。
切菜、放水、炒菜、装菜。一气呵成,分外熟练。
炒好后,小家伙认真的将”菜“端给我,”妈妈,吃饭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