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相似的感觉总会触发隐藏着的记忆按钮,于是脑海里此时与彼时交互错乱,仿佛电影画面回忆交织的镜头一般将这不长不短的时光来个前后呼应,就此让人产生一种命中注定的错觉,甚至是心甘情愿的沉溺。
比如当下的我正在图书馆窗前伴着余晖写周记,脑海里自自然然地浮现出了三年前的高三,那个在楼道拐角的那间破破烂烂教室里写着周记的自己。可惜的是,虽然时空不同,但那个人好像依旧没什么长进,同样的搜肠刮肚、绞尽脑汁,想写出点什么“不错的东西”。不过那时候每周的写作有语文老师的批改,写的好的便会得到一个五角星,进而可以向全班同学展示,或是朗读或是打印出来每人发一份,那好像是我最有存在感的时候。每次写完周记上交,我总会期待着那颗红星星,这是那段有些黯淡时光里难得的慰藉。而现在,每周的写作除了自己好像再也不会有人看到,但我觉得这依旧是我最有存在感的时候。曾经看事情自我以为是非分明,除了好的、有用的,就是不好的、无用的。做什么都仿佛带着挥之不去的“功利”影子,想尽可能多地去做众人眼中所谓有用的事,对那些看似浪费时间的事避之不及。然而可怕的不是这种从小应试教育下养成的思维方式,而是我现在才慢慢感知到了这种思维的存在以及它的不可理喻和潜移默化的破坏性,并且自己好像已经被它牵着走到了一种很难凭借一己之力将其停下的程度。所以我选择了再次写周记,用这种方式静下来同另一个自己好好谈谈,看看一纸一笔是否能让我不那么快的堕入深渊。
这周看到了正午故事里的两篇文章《外婆,以及远去的世界》和《县城人生》,作者用过去和现在对比穿插的方式将“沧海桑田”“物是人非”这些成语具体化,字里行间并没有那些假大空溢满太多个人情感的词语,只是用实实在在的叙述将真实情景表现出,其他的东西全凭作者自行体会和感悟,非虚构写作的魅力一览无余。突然想到高考作文的惯例,给一段阅读材料然后文末缀上一句话“请结合生活感悟和材料内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为了得高分,大家不得不选择写保险的议论文,不得不小心翼翼地思索那个“最正确”的观点。庆幸地是,我现在终于可以根据看到的,写下我所想的,而不是别人想看到的。
日落写到日暮,随意为之,时间和回忆恰好以另一种方式呈现了出来。那些远去的,哪怕再不舍也无法再亲身经历一次,只能说万事万物哪怕只是虚无缥缈的感觉,都有自有它们的运行轨迹,不是消失,而是以某种方式继续存在这个世界上。遇到合适的时机,人们便会再次面对它、感知它。
或许这便是远去的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