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庸》全文及注释

《中庸》全文及注释

作者: 麦子时光_新浪 | 来源:发表于2019-10-21 12:47 被阅读0次

《中庸》全文及注释一

中和是天下的根本 (第一章)

【原文】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

谓教。【文章由微信号liwotian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

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

乎微(3)。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

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

道也。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 物育焉。 (第 1

章)

【注释】(1)天命:天赋。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

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

(《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

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神秘色彩。(2)率性:

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 (3)莫:在这里是“没

有什么更……”的意思。见(xian):显现,明显。乎:

于,在这里有比较的意味。(4)中(zhong):符合。

(5)节:节度法度。 (6)致,达到。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

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

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

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

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

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

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

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

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

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读解】这是《中庸》的第一章,从道不可片刻离开

引入话题,强调在《大学》里面也阐述过的“慎其独”

问题,要求人们加强自觉性,真心诚意地顺着天赋的

本性行事,按道的原则

修养自身。

解决了上述思想问题后,本章才正面提出“中和”

(即中庸)这一范畴,进入全篇的主题。

作为儒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历来对“中庸”有各

种各样的理解。本章是从情感的角度切入,对“中”、

“和”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释。按照本章的意思,在一

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淡

然的,所以叫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表现出来而符合常

理,有节度,这就叫做“和”。二者协调和谐,这便

是“中和”。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大家心平

气和,社会秩序井然,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

本章具有全篇总纲的性质,以下十章(2-11)

都围绕本章内容而展开。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

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 483-前 402)之手。据

《史记?孔于世家》记载,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字伯

鱼;伯鱼的儿子名叫孔伋,字子思。孔子去世后,儒

家分为八派,子思是其中一派。荀子把子思和孟子看

成是一派。从师承关系来看,子思学于孔子的得意弟

子之一曾子,孟子又学于子思;从《中庸》和《孟子》

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是相同的。所以有“思孟

学派”的说法。后代因此而尊称子思为“述圣”。不

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

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所以名篇方式已下同于

《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是撮取

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

早在西汉时代就有专门解释《中庸》的著作,《汉

书?艺文志》载录有《中庸说》二篇,以后各代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著作相沿不绝。但影响最大的还是朱熹的

《中庸章句》,他把《中庸》与《大学》、《论语》、

《孟子》合在一起,使它成为“四书”之一,成为后

世读书人求取功名的阶梯。【文章由微信号liwotian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朱熹认为《中庸》“忧深言切,虑远说详”,“历

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之

明且尽者也。)(《中庸章句?序》)并且在《中庸章

句》的开头引用程颐的话,强调《中庸》是“孔门传

授心法”的著作,“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

其味无穷,都是实用的学问。善于阅读的人只要仔细

玩味,便可以终身受用不尽。

程颐的说法也许有些过头,但《中庸》的确是内

容丰富,不仅提出了“中庸”作为儒家的最高道德标

难,而且还以此为基础讨论了一系列的问题,涉及到

儒家学说的各个方面。所以,《中庸》被推崇为“实

学”,被视为可供人们终身受用的经典,这也绝不是

偶然的。

下一章(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原文】 仲尼曰(1):“君于中庸(2),小人反中

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3),

小人而无忌惮(4)也。… (第 2 章) 【注释】(1)仲尼:即孔子,名丘,字仲尼。(2)

中庸:即中和。庸,“常”的意思。(3)小人之中庸

也:应为“小人之反中庸也”。(4)忌惮:顾忌和畏

惧。

【译文】仲尼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君于

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

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

端。”

【读解】孔子的学生子贡曾经问孔子:“子张和子夏

哪一个贤一些?”孔子回答说:“子张过分;子夏不

够。”子贡问:“那么是子张贤一些吗?”孔子说:

“过分与不够是一样的。”(《论语?先进》)

这一段话是对“君子而时中”的生动说明。也就

是说,过分与不够貌似不同,其实质却都是一样的,

都不符合中庸的要求。中庸的要求是恰到好处,如宋

玉笔下的大美人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

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登徒

子好色赋》)

所以,中庸就是恰到好处。

下一章(最高的道德标准) 

【原文】子日,“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1)!”

(第 3 章)

【注释】①鲜:少,不多。

【译文】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

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

【读解】正因为它是最高的德行,最高的道德标准,

所以,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实行它。这正如我们要求“大

公无私”,很少有人能做到,提出“国家、集体、个

人利益三兼顾”,就比较容易做到了。要求“跑步进

入共产主义”难以做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实现“小康”,这就比较容易做到了。

这样说来,中庸之道是不是也只能作为一种理想

的道德规范而加以提倡呢?

下一章(谁能食而知其味)

【原文】子曰:“道(1)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

(2)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

者过之,不肖者(3)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

味也。”(第 4 章)

【注释】(1)道:即中庸之道。(2)知者:即智者,

与愚者相对,指智慧超群的人。知,同“智”,(3)

不肖者:与贤者相对,指不贤的人。 【译文】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

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

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

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

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

滋味。”

【读解】还是过与不及的问题。正因为要么太过,要

么不及,所以,总是不能做得恰到好处。而无论是过

还是不及,无论是智还是愚,或者说,无论是贤还是

不肖,都是因为缺乏对“道”的自觉性,正如人们每

天都在吃吃喝喝,但却很少有人真正品味一样,人们

虽然也在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事,但由于自觉性不

高,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做得过了头就是做得不够,

难以达到“中和”的恰到好处。所以,提高自觉性是

推行中庸之道至关重要的一环。

下一章(隐恶扬善,执两用中)

【原文】子日:“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

(1),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

为舜乎(2)!”(第 6 章)

【注释】(1)迩言,浅近的话。迩,近。(2)其斯

以为舜乎,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其,语气词,表示推测。斯,这。“舜”字的本义是仁义盛明,

所以孔子有此感叹。

【译文】孔子说:“舜可真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他

喜欢向人问问题,又善于分析别人浅近话语里的含义。

隐藏人家的坏处,宣扬人家的好处。过与不及两端的

意见他都掌握,采纳适中的用于老百姓。这就是舜之

所以为舜的地方吧!”【文章由微信号liwotian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读解】隐恶扬善,执两用中。

既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之道,又是杰

出的领导艺术。

要真正做到,当然得有非同一般的大智慧。

困难之一在于,要做到执两用中,不仅要有对于

中庸之道的自觉意识,而且得有丰富的经验和过人的

识见。

困难之二在于,要做到隐恶扬善,更得有博大的

胸襟和宽容的气度。对于一般人来说,不隐你的善扬

你的恶就算是谢天谢地了,岂敢奢望他隐你的恶而扬

你的善!

如此看来,仅有大智慧都还不一定做得到隐恶扬

善,还得有大仁义才行啊。  大智大仁的舜帝毕竟只有一个,不然的话,孔圣

人又怎么会感叹又感叹呢?

下一章(聪明反被聪明误)

【原文】子日:“人皆日:‘予(1)知。’驱而纳诸

罟擭陷阶之中(2),而莫之知辟也(3)。人皆曰:

‘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4)守也。”(第

7 章)

【注释】(1)予:我。(2)罟(gu):捕兽的网。

擭(huo):装有机关的捕兽的木笼。(3)辟(bi):

同“避”。(4)期月:一整月。

【译文】孔子说:“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被驱赶

到罗网陷阶中去却不知躲避。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

是选择了中庸之道却连一个月时间也不能坚持。”

【读解】聪明反被聪明误。

自以为聪明失好走极端,走偏锋,不知适可而止,

不合中庸之道,所以往往自投罗网而自己却还不知道。

另一方面,虽然知道适可而止的好处,知道选择

中庸之道作为立身处世原则的意义。但好胜心难以满

足,欲壑难填,结果是越走越远,不知不觉间又放弃

了适可而止的初衷,背离了中庸之道。就像孔子所惋

惜的那样,连一个月都不能坚持住。  赌博也好,炒股票也好,贪污受贿也好,这类现

象不都是常见的吗?

下一章(牢牢抓住不要放弃)

【原文】子日:“回(1)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

则拳拳服膺(2)而弗失之矣。” (第 8 章)

【注释】(1)回:指孔子的学生颜回。(2)拳拳服

膺:牢牢地放在心上。拳拳,牢握但不舍的样子,引

申为恳切。服,著,放置。膺,胸口。

【译文】孔子说:“颜回就是这样一个人,他选择了

中庸之道,得到了它的好处,就牢牢地把它放在心上,

再也不让它失去。”

【读解】这是针对前一章所说的那些不能坚持中庸之

道的人而言的。

作为孔门的高足,颜回经常被老师推荐为大家学

习的榜样,在中庸之道方面也不例外。

一旦认定,就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

这是颜回的作为,也是孔圣人“吾道一以贯之”

(《论语?里仁》)的风范。

下一章(白刃可蹈,中庸难得) 【原文】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1),爵禄可辞也

(2),白刃可蹈(3)也,中庸不可能也。”(第 9

章)

【注释】(1)均:即平,指治理。(2)爵,爵值,

禄:官吏的薪俸。辞:放弃。(3)蹈:踏。

【译文】孔子说:“天下国家可以治理,官爵傣禄可

以放弃,雪白的刀 刃可以践踏而过,中庸却不容易做

到。”

【读解】孔子对中庸之道持高扬和捍卫态度。事实上,

一般人对中庸的理解往往过于肤浅,看得比较容易。

孔子正是针对这种情况有感而发,所以把它推到了比

赴汤蹈火,治国平天下还难的境地。其目的还是在于

引起人们对中庸之道的高度重视。

下一章(什么是真正的强)

【原文】子路问强(1)。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

强与?抑而强与?(2)宽柔以教,不报无道(3),南方之

强也,君子居之(4)。衽金革(5),死而不厌(6),北方

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7),强哉矫(8)!

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9),强哉矫!

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第 10 章) 【注释】(1)子路:名仲由,孔子的学生。(2)抑:

选择性连词,意为“还是”。而:代词,你。与:疑

问语气词。(3)报:报复。(4)居:处。(5)衽:

卧席,此处用为动词。金:指铁制的兵器。革:指皮

革制成的甲盾。(6)死而不厌:死而后已的意思。(7)

和而不流:性情平和又不随波逐流。(8)矫:坚强的

样子。 (9)不变塞:不改变志向。

【译文】子路问什么是强。孔子说:“南方的强呢?

北方的强呢?还是你认为的强呢?用宽容柔和的精神

去教育人,人家对我蛮横无礼也不报复,这是南方的

强,品德高尚的人具有这种强。用兵器甲盾当枕席,

死而后已,这是北方的强,勇武好斗的人就具有这种

强。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和顺而不随波逐流,这才是

真强啊!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这才是真强啊!国家

政治清平时不改变志向,这才是真强啊!国家政治黑

暗时坚持操守,宁死不变,这才是真强啊!”

【读解】子路性情鲁莽,勇武好斗,所以孔子教导他:

有体力的强,有精神力量的强,但真正的强不是体力

的强,而是精神力量的强。精神力量的强体现为和而

不流,柔中有刚;体现为中庸之道;体现为坚持自己

的信念不动摇,宁死不改变志向和操守。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子罕》这就是孔子所推崇的强。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

后来人。”这就是孔子所推崇的强。

说起来,还是崇高的英雄主义,献身的理想主义。

不过,回到《中庸》本章来,孔子在这里所强调

的,还是“中立而不倚”的中庸之道,儒学中最为高

深的道行。

下一章(正道直行,默默无闻也不后悔)

【原文】子曰:“素隐行怪(1),后世有述焉(2),

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3)。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4),唯

圣者能之。”(第 11 章)

【注释】(1)素:据《汉书》,应为“索”。隐:隐

僻。怪:怪异。(2)述:记述。(3)已:止,停止。

(4)见知:被知。见,被。

【译文】孔子说:“寻找隐僻的歪歪道理,做些怪诞

的事情来欺世盗名,后世也许会有人来记述他,为他

立传,但我是绝不会这样做的。有些品德不错的人按

照中庸之道去做,但是半途而废,不能坚持下去,而

我是绝不会停止的。真正的君子遵循中庸之道,即使一生默默无闻不被人知道也不后悔,这只有圣人才能

做得到。”

【读解】钻牛角尖,行为怪诞,这些出风头、走极端

欺世盗名的搞法根本不合中庸之道的规范,自然是圣

人所不齿的。

找到正确的道路,走到一半又停止了下来,这也

是圣人所不欣赏的。

唯有正道直行,一条大路走到底,这才是圣人所

赞赏并身体力行的。

所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

原)这是圣人所赞赏的精神。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这也是圣人所

赞赏的精神。

以上几章从各个方面引述孔子的言论反复申说第

一章所提出的“中和”(中庸)这一概念,弘扬中庸

之道,是全篇的第一大部分。

下一章(君子之道费而隐)

【原文】君子之道费而隐(1)。夫妇(2)之愚,可

以与知焉(3),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

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

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4)。《诗》云:“鸢

飞戾天,鱼跃于渊(5)。”言其上下察也(6)。君

子之道,造端乎夫妇(7),及其至也,察乎天地。(第

12 章)

【注释】(1)费:广大。隐:精微。(2)夫妇:匹

夫匹妇,指普通男女。(3)与:动词,参与。 (4)

破:分开。 (5)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引自《诗经?

大雅?旱麓》。鸢,老鹰。戾,到达。(6)察:昭著,

明显。 (7)造端:开始。

【译文】君子的道广大而又精微。普通男女虽然愚昧,

也可以知道君子的道;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圣

人也有弄不清楚的地方,普通男女虽然不贤明,也可

以实行君子的道,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圣人也

有做不到的地方。大地如此之大,但人们仍有不满足

的地方。所以,君子说到“大”,就大得连整个天下

都载不下;君子说到“小”,就小得连一点儿也分不

开。《诗经》说:“鸢鸟飞向天空,鱼儿跳跃深水。”

这是说上下分明。君子的道,开始于普通男女,但它

的最高深境界却昭著于整个天地。 【读解】这一章另起炉灶,回到第一章“道也者,不

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进行阐发,以下八章(13

一 20)都是围绕这一中心而展开的。

正因为道不可须臾离开,所以,道就应该有普遍

的可适应性,应该“放之四海而皆准”,连匹夫匹妇,

普通男女都可以知道,可以学习,也可以实践。

不过,知道是一回事,一般性地实践是一回事,

要进入其高深境界又是另一回事了。所以,道又必须

有精微奥妙的一方面,供德行高,修养深的学者进行

深造,进行创造性的实践。

如此两方面的性质结合起来,使道既广大又精微,

既有普及性又有提高性,既下里巴人又阳春白雪,说

到底,是一个开放的、兼容的、可发展的体系。

道是如此,世界上的许多事情也都是如此。说到

唱歌,卡拉 0K 谁都可以来上几句,但要唱出歌星级水

平可就是另一回事了。

说用电脑打字,坐下来一两个小时,一个完全的

外行也可以打出一串字来,可要成为电脑专家就是另

一回事了。说到下棋,知道下棋规则,棋瘾大得不可

思议的人满街都是,

可要成为一名真正的棋手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凡事都有一知半解与精通

的区别,匹夫匹妇与“圣人”的分别也就在这里。

下一章(道不远人,远人非道)

【原文】子日:“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

以为道。”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1)’执

柯以伐柯,睨(2)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

人。改而止。”

“忠恕违道不远(3),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

人。”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

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

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4)德之行,

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

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5)?”(第 13 章)

【注释】(1)伐柯伐柯,其则不远:引自《诗经?豳

风?伐柯》。伐柯,砍削斧柄。柯,斧柄。则,法则,

这里指斧柄的式样。(2)睨:斜视。(3)违道:离

道。违,离。(4)庸:平常。(5)胡:何、怎么。

慥慥(zao),忠厚诚实的样子。 【译文】孔子说:“道并不排斥人。如果有人实行道

却排斥他人,那就不可以实行道了。”

“《诗经》说:‘砍削斧柄,砍削斧柄,斧柄的

式样就在眼前。’握着斧柄砍削斧柄,应该说不会有

什么差异,但如果你斜眼一看,还是会发现差异很大。

所以,君子总是根据不同人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治

理,只要他能改正错误实行道就行。”

“一个人做到忠恕,离道也就差不远了。什么叫

忠恕呢?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要施加给别人。”

“君子的道有四项,我孔丘连其中的一项也没有

能够做到:作为一个儿子应该对父亲做到的,我没有

能够做到;作为一个臣民应该对君王做到的,我没有

能够做到;作为一个弟弟应该对哥哥做到的,我没有

能够做到;作为一个朋友应该先做到的,我没有能够

做到。平常的德行努力实践,平常的言谈尽量谨慎。

德行的实践有不足的地方,不敢不勉励自己努力;言

谈却不敢放肆而无所顾忌。说话符合自己的行为,行

为符合自己说过的话,这样的君子怎么会不忠厚诚实

呢?…”

【读解】道不可须臾离的基本条件是道不远人。换言

之,一条大道,欢迎所有的人行走,就像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欢迎所有的人学习、实践,社会主义的金光大

道欢迎所有的人走一样。相反,如果只允许自己走,

而把别人推得离道远远的,就像鲁迅笔下的假洋鬼子

只准自己“革命”而不准别人(阿 Q)“革命”,那

自己也就不是真正的革命者了。

推行道的另一条基本原则是从实际出发,从不同

人不同的具体情况出发,使道既具有“放之四海而皆

准”的普遍性,又能够适应不同个体的特殊性。这就

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

既然如此,就不要对人求全责备,而应该设身处

地,将心比心地为他人着想,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

要施加给他人。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要说

人家,就是自己,不也还有很多应该做到的而没有能

够做到吗?所以,要开展批评,也要开展自我批评。

圣贤如孔子,不就从四大方面对自己进行了严厉的批

评吗?那就更不要说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了,哪里没有

这样或那样的毛病呢?说不定还深沉得很呢。

不过也不要紧,只要你做到忠恕,也就离道不远

了。说到底,还是要“言顾行,行顾言”,凡事不走

偏锋,不走极端,这就是“中庸”的原则,这就是中

庸之道。 下一章(素位而行,安分守己)

【原文】君子素其位(1)而行,不愿乎其外。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

(2),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3)

而不自得焉。

在上位,不陵(4)下;在下位,不援(5)上。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6)人。

故君子居易(7)以俟命(8),小人行险以侥幸。

子曰:“射(9)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10),反

求诸其身。”(第 14 章)

【注释】(1)素其位: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素,平

素。现在的意思,这里作动词用。(2)夷:指东方的

部族;狄:指西方的部族。泛指当时的少数民族。(3)

无入:无论处于什么情况下。入,处于。(4)陵:欺

侮。(5)援:攀援,本指抓着东西往上爬,引申为投

靠有势力的人往上爬。(6)尤:抱怨。(7)居易:

居于平安的地位,也就是安居现状的意思。易,平安。

(8)俟(si)命:等待天命。(9)射:指射箭。(1

0)正(zheng)鹄(gu):正、鹄:均指箭靶子;画

在布上的叫正,画在皮上的叫鹄。 【译文】君子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去做应做的事,不

生非分之想。

处于富贵的地位,就做富贵人应做的事;处于贫

贱的状况,就做贫贱人应做的事;处于边远地区,就

做在边远地区应做的事;处于患难之中,就做在患难

之中应做的事。君子无论处于什么情况下都是安然自

得的。

处于上位,不欺侮在下位的人;处于下位,不攀

援在上位的人。端正自己而不苛求别人,这样就不会

有什么抱怨了。上不抱怨天,下不抱怨人。

所以,君子安居现状来等待天命,小人却铤而走

险妄图获得非分的东西。孔子说:“君子立身处世就

像射箭一样,射不中,不怪靶子不正,只怪自己箭术

不行。”【文章由微信号liwotian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读解】素位而行近于《大学》里面所说的“知其所

止”,换句话说,叫做安守本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

——安分守己。

这种安分守己是对现状的积极适应、处置,是什

么角色,就做好什么事,如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先

生所说:“自己是什么就做什么;是西瓜就做西瓜,

是冬瓜就做冬瓜,是苹果就做苹果;冬瓜不必羡慕西瓜,西瓜也不必嫉妒苹果……”然后才能游刃有余,进

一步积累、创造自己的价值,取得水到渠成的成功。

事实上,任何成功的追求、进取都是在对现状恰

如其分的适应和处置后取得的。一个不能适应现状,

在现实面前手足无措的人是很难取得成功的。回到我

们在《大学》读解里面举过的例子,一位教授,因偶

尔发现卖大饼的人很赚钱,一个月一两千,比自己给

大学生上课还赚得多了许多,于是便放下课不上而去

卖大饼。

这样做值得吗?不值得,这就叫做不守本分,不

“知其所止”,这个例子也许举得有点极端,但它却

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在面对是否“下海”问题时的一

个真实报道。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诸如此类的例子

其实还可以举出许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这山望到

那山高”,实质上是没有认识清楚自己,迷失了方向。

与“这山望到那山高”密切相关的另一种迷失是

不满足自己的职位,总是奢望向上爬,奢望高升,总

是怨天尤人,而不像圣人所说的那样“反求诸其身”。

用耕云先生在其禅学讲话中的说法:这种人没有认识

到“一部机器,大的轮轴固然重要,但如果少了一个

小螺丝钉,就会出故障,就会由松散而解体。所以每个部门,每个环节,每个人的工作都很重要,也唯有

人人都能构成需要,才能形成整体的健全。”其实,

耕云先生在这里所说的道理,也正是毛泽东号召我们

“向雷锋同志学习”,“做一颗革命的螺丝钉”的情

神。只可惜很多人没有真正认识到这种精神的深刻内

涵,不能“素其位而行”,安分守己,提高自己的修

养,“居易以俟命”,而是心存妄想,只知道羡慕,

甚至嫉妒别人,不惜采取一切手段向上爬,“行险以

侥幸”,结果是深深地陷入无休无止的勾心斗角和无

尽的烦恼之中,迷失了本性。

凡有奢望,必生烦恼。

所以,不要去妄想什么,只问自己该做什么吧—

—这就是素位而行,安分守己。

《中庸》全文及注释二

下一章(行远自迩,登高自卑)

【原文】君子之道,辟(1)如行远,必自迩(2);

辟如登高,必自卑(3)。《诗》曰:“妻子好合,如

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4)。”子曰:“父母其顺矣乎!”(第 15 章)

【注释】(1)辟:同“譬”。(2)迩:近。(3)

卑:低处。 (4)“妻子好合……”:引自《诗经?小雅?常棣》。妻子,妻与子。好合,和睦。鼓,弹奏。

翕(xi),和顺,融洽。耽,《诗经》原作“湛”,

安乐。帑(nu),通“孥”,子孙。

【译文】君子实行中庸之道,就像走远路一样,必定

要从近处开始;就像登高山一样,必定要从低处起步。

《诗经》说:“妻子儿女感情和睦,就像弹琴鼓瑟一

样。兄弟关系融洽,和顺又快乐。使你的家庭美满,

使你的妻儿幸福。”孔子赞叹说:“这样,父母也就

称心如意了啊!”

【读解】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

都是“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的意思。

万事总宜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否则,“欲

速则不达”,效果适得其反。

一切从自己做起,从自己身边切近的地方做起。

要在天下实行中庸之道,首先得和顺自己的家庭。说

到底,还是《大学》修、齐、治、平循序渐进的道理。

下一章(无所不在的道)

【原文】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

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1),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

右。《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

(2)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3)如此夫!”(第 1

6 章)

【注释】

(1)齐(zhai):通“斋”,斋戒。明,洁净。

盛服:即盛装。(2)“神之格思……”:引自《诗经;

大雅。抑》。格,来临。思,语气词。度,揣度。矧

(Shen),况且。射(yi),厌,指厌怠不敬。(3)

掩:掩盖。【文章由微信号liwotian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译文】孔子说:“鬼神的德行可真是大得很啊!看

它也看不见,听它也听不到,但它却体现在万物之中

使人无法离开它。天下的人都斋戒净心,穿着庄重整

齐的服装去祭祀它,无所不在啊!好像就在你的头上,

好像就在你左右。《诗经》说:‘神的降临,不可揣

测,怎么能够怠慢不敬呢?’从隐微到显著,真实的

东西就是这样不可掩盖!”

【读解】这一章借孔子对鬼神的论述说明道无所不在,

道“不可须臾离。”

另一方面,也是照应第 12 章说明“君子之道费而

隐”,广大而又精微。看它也看不见,听它也听不到是“隐”,是精微;但它却体现在万物之中使人无法

离开它,是“费”,

是广大。

作一个形象的比喻,道也好,鬼神也好,就像空

气一样,看不见,听不到,但却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任何人也离不开它。

既然如此,当然应该是人人皈依,就像对鬼神一

样的虔诚礼拜了。

下一章(天生我材必有用)

【原文】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

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1),子孙保之。故大

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

之生物,必因其材(2)而笃(3)焉。故栽者培之(4),

倾者覆之(5)。《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

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6)

故大德者必受命。”(第 17 章)

【注释】(1)宗庙:古代天子、诸侯祭祀先王的地方。

飨(xiang):一种祭祀形式,祭先王。之,代词,指

舜。(2)材,资质,本性。(3)笃:厚,这里指厚

待。 (4)培:培育。 (5)覆:倾覆,摧败。(6)

“嘉乐君子……”:引自《诗经?大雅?假乐》。嘉乐,即《诗经》之“假乐”,“假”通”嘉”,意为美善。

宪宪,《诗经》作“显显”,显明兴盛的样子。令,

美好。申,重申。

【译文】孔子说:“舜该是个最孝顺的人了吧?德行

方面是圣人,地位上是尊贵的天子,财富拥有整个天

下,宗庙里祭祀他,子子孙孙都保持他的功业。所以,

有大德的人必定得到他应得的地位,必定得到他应得

的财富,必定得到他应得的名声,必定得到他应得的

长寿。所以,上天生养万物,必定根据它们的资质而

厚待它们。能成材的得到培育,不能成材的就遭到淘

汰。《诗经》说:‘高尚优雅的君子,有光明美好的

德行,让人民安居乐业,享受上天赐予的福禄。上天

保佑他,任用他,给他以重大的使命。’所以,有大

德的人必定会承受天命。”

【读解】天生我材必有用。

只要你修身而提高德行,“居易以俟命”,总有

一天会受命于天,担当起治国平天下的重任。到那时,

名誉、地位、财富都已不在话下,应有的都会有。就

像前苏联故事片《列宁在十月》里的主人公瓦西里说

的:“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由此看来,儒学并不是绝对排斥功利,而只是反

对那种急功近利,不安分守己的做法。换言之,儒学

所强调的,是从内功练起,修养自身,提高自身的德

行和才能,然后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地获得自己应该

获得的一切。

这其实也正是中庸之道的精神——凡事不走偏锋,

不走极端,而是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

《四书五经》之《中庸》全文、注释(2)2007-11-16

23:23 下一章(治国平天下的法?

【原文】哀公(1)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

策(2)。其人存(3),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

息(4)。人道敏(5)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

卢也(6)。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

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

大。亲亲之杀(7),尊贤之等, 礼所生也。故君子

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

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

子也,夫妇也,昆弟也(8),朋友之交也;五者,天

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

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

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

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

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

下国家矣。”【文章由微信号liwotian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9)。曰:修身也,尊贤也,

亲亲也,敬大臣也,体(10)群臣也,子庶民也(11),

来百工也(12),柔远人也(13),怀诸侯也(14)。

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

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

(15);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

侯则天下畏之。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

去谗(16)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

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

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18),

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19),既禀称事(20),

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21)不能,所

以柔远人也;继绝世(22),举废国(23),治乱持

(24)危,朝聘(25)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

侯也。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  凡事豫(26)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

(27);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

则不穷。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

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

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

矣;诚身有道:

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28)。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

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

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29);有弗问,

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

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

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

必明,虽柔必强。(第 20 章)

【注释】(1)哀公:春秋时鲁国国君。姓姬,名蒋,

“哀”是谥号(2)布:陈列。方:书写用的木板。策,

书写用的竹简。(3)其人:指文王、武王。(4)息:

灭,消失。(5)敏:勉力,用力,致力。(6)蒲卢:

即芦苇。芦苇性柔而具有可塑性。(7)杀(shai):减少,降等。(8)昆弟:兄和弟,也包括堂兄堂弟。

(9)九经:九条准则。经,准则。(10)体:体察,

体恤。(11)子庶民:以庶民为子。子,动词。庶民,

平民。(12)来:招来。百工:各种工匠。(13)柔

远人:安抚边远地方来的人。(14)怀,安抚。(15)

劝:勉力,努力。(16)谗:说别人的坏话,这里指

说坏话的人。(17)盛,多。任使:足够使用。(18)

时使:指使用百姓劳役有一定时间,不误农时。薄敛:

赋税轻。(19)省:视票。试,考核。(20)既(xi):

即“饩”,指赠送别人粮食或饲料。禀:给予粮食。

称:符合。(21)矜:怜悯,同情。(22)继绝世:

延续已经中断的家庭世系。(23)举废国:复兴已经

没落的邦国。(24)持:扶持。 (25)朝聘:诸侯

定期朝见天子。每年一见叫小聘,三年一见叫大聘,

五年一见叫朝聘。(26)豫:同“预”。(27)跲(j

ia):说话不通畅。(28)这一段与《孟子?离娄上》

中一段基本相同。到底是《中庸》引《孟子》还是《孟

子》引《中庸》,不好断定。张岱年先生《中国哲学

史料学》认为是《孟子》引《中庸》。(29)弗措:

不罢休。弗,不。措,停止,罢休。 【译文】鲁哀公询问政事。孔子说:“周文王、周武

王的政事都记载在典籍上。他们在世,这些政事就实

施;他们去世,这些政事也就废弛了。治理人的途径

是勤于政事;治理地的途径是多种树木。说起来,政

事就像芦苇一样,完全取决于用什么人。要得到适用

的人在于修养自己,修养自己在于遵循大道,遵循大

道要从仁义做起。仁就是爱人,亲爱亲族是最大的仁。

义就是事事做得适宜,尊重贤人是最大的义。至于说

亲爱亲族要分亲疏,尊重贤人要有等级,这都是礼的

要求。所以,君子不能不修养自己。要修养自己,不

能不侍奉亲

族;要侍奉亲族,不能不了解他人;要了解他人,不

能不知道天理。”

天下人共有的伦常关系有五项,用来处理这五项

伦常关系的德行有三种。君臣、父子、夫妇、兄弟、

朋友之间的交往,这五项是天下人共有的伦常关系;

智、仁、勇,这三种是用来处理这五项伦常关系的德

行。至于这三种德行的实施,道理都是一样的。比如

说,有的人生来就知道它们,有的人通过学习才知道

它们,有的人要遇到困难后才知道它们,但只要他们

最终都知道了,也就是一样的了。又比如说,有的人自觉自愿地去实行它们,有的人为了某种好处才去实

行它们,有的人勉勉强强地去实行,但只要他们最终

都实行起

来了,也就是一样的了。孔子说:“喜欢学习就 接近

了智,努力实行就接近了仁,知道羞耻就接近了勇。

知道这三点,就知道怎样修养自己,知道怎样修养自

己,就知道怎样管理他人,知道怎样管理他人,就知

道怎样治理天下和国家了。”

治理天下和国家有九条原则。那就是:修养自身,

尊崇贤人,亲爱亲族,敬重大臣,体恤群臣,爱民如

子,招纳工匠,优待远客,安抚诸侯。修养自身就能

确立正道;尊崇贤人就不会思想困惑;亲爱亲族就不

会惹得叔伯兄弟怨恨;敬重大臣就不会遇事无措;体

恤群臣,士人们就会竭力报效;爱民如子,老百姓就

会忠心耿耿;招纳工匠,财物就会充足;优待远客,

四方百姓就会归顺;安抚诸侯,天下的人都会敬畏了。

像斋戒那样净心虔诚,穿着庄重整齐的服装,不符合

礼仪的事坚决不做,这是为了修养自身;驱除小人,

疏远

女色,看轻财物而重视德行,这是为了尊崇贤人;提

高亲族的地位,给他们以丰厚的俸禄,与他们爱憎相一致,这是为了亲爱亲族;让众多的官员供他们使用,

这是为了敬重大臣;真心诚意地任用他们,并给他们

以较多的俸禄,这是为了体恤群臣;使用民役不误农

时,少收赋税,这是为了爱民如子;经常视察考核,

按劳付酬,这是为了招纳工匠;来时欢迎,去时欢送,

嘉奖有才能的人,救济有困难的人,这是为了优待远

客;延续绝后的家族,复兴灭亡的国家,治理祸乱,

扶持危难,按时接受朝见,赠送丰厚,纳贡菲薄,这

是为

了安抚诸侯。总而言之,治理天下和国家有九条原则,

但实行这些原则的道理都是一样的。

任何事情,事先有预备就会成功,没有预备就会

失败。说话先有预备,就不会中断;做事先有预备,

就不会受挫;行为先有预备,就不会后悔;道路预先

选定,就不会走投无路。

在下位的人,如果得不到在上位的人信任,就不

可能治理好平民百姓。得到在上位的人信任有办法:

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就得不到在上位的人信任;得到朋

友的信任有办法:不孝顺父母就得不到朋友的信任;

孝顺父母有办法:自己不真诚就不能孝顺父母;使自

己真诚有办法:不明白什么是善就不能够使自己真诚。 真诚是上天的原则,追求真诚是做人的原则。天

生真诚的人,不用勉强就能做到,不用思考就能拥有,

自然而然地符合上天的原则,这样的人是圣人。努力

做到真诚,就要选择美好的目标执著追求:广泛学习,

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切实实行。要么不

学,学了没有学会绝不罢休;要么不问,问了没有懂

得绝不罢休;要么不想,想了没有想通绝不罢休;要

么不分辨,分辨了没有明确绝不罢休;要么不实行,

实行了没有成效绝不罢休。别人用一分努力就能做到

的,我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

的,我用一千分的努力去做。如果真能够做到这样,

虽然愚笨也一定可以聪明起来,虽然柔弱也一定可以

刚强起来。

【读解】这一章是《中庸》全篇的枢纽。此前各章主

要是从方方面面论述中庸之道的普遍性和重要性,这

一章则从鲁哀公询问政事引入,借孔子的回答提出了

政事与人的修养的密切关系,从而推导出天下人共有

的五项伦常关系、三种德行、治理天下国家的九条原

则,最后落脚到“真诚”的问题上来,并提出了做到

真诚的五个具体方面。本章以后各章,就是围绕“真

诚”的问题而展开的了。  回到本章的内容来看,首先谈的是政治问题。直

到 20 世纪 80 年代明确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中国社会一直是一个政治型的社会,政治在社会生活

中具有头等重要的地位,也是儒学具有头等重要的话

题。孔子把政治比作芦苇,取的是它的可塑性。意思

是说:什么样的人执政,就会有什么样的政治。尧舜

禹汤文武执政,于是有仁政;纣王执政,于是有酒池

肉林;始皇执政,于是有焚书坑懦;太宗执政,于是

有贞观之治;希特勒执政,于是有法西斯主义。如此

等等,不一而足。所以,孔子提出“为政在人”的问

题,强调执政者的修养。这与毛泽东时代提出培养“无

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我们今天要求选拔“跨世

纪的领导干部”,虽然在人的素质内涵上已有根本的

不同,但在对执政者修养的要求问题上却是有相通之

处的。

关于天下人共有的五项伦常关系,除了因进入民

主时代而再无君臣关系外,其它几项关系都依然是与

我们血肉相连而不可分割的,也都是需要我们正确处

理而不可忽视的。至于处理这几项关系的三种德行,

智、仁当然是不言而喻的,倒是“知耻近乎勇”一点,

值得我们补上两句。俗话说:“羞耻之心,人皆有之。”孟子说:“羞耻之心对于人至关重要!搞阴谋诡计的

人是不知道羞耻的。不以自己不如别人为羞耻,怎么

能够赶得上别人呢?”(《孟子?尽心上》)也就是说,

知道羞耻是赶上别人的重要条件之一。个人是这样,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这样,所以,我们以“毋忘

国耻”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究其实质,

正是因为“知耻近乎勇”。一个人只有知道羞耻,才

能够勇于改正错误,勇于弥补自己的不足,迎头赶上

别人,从而免于羞耻。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知

道羞耻,才能够发愤图强,富国强兵,富民兴邦,自

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就是“知耻近乎勇”的道理所

在。

关于治理天下国家的九条原则,方方面面,实际

上是《大学》里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几

个阶段的具体展开。是实用的统治学理论。值得我们

特别注意的是“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的思想。这

与孔子所说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

公》)相近,都是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或者说是

“不打无准备之仗”的思想,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

值得我们贯彻到实际生活中去,而不仅仅适用于政治

范畴。  最后说到如何做到真诚的问题。“择善固执”是

纲,选定美好的目标而执著追求。“博学、审问、慎

思、明辨、笃行”是目,是追求的手段。立于“弗措”

的精神,“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的态度,则都是执著的体现。“弗措”的精神,也就

是《荀子?劝学》里的名言“锲而舍之,朽木不折;楔

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人一能之,己百之;

人十能之,己千之”的态度,也就是俗语所说的“笨

鸟先飞”的态度,龟兔赛跑的寓言里那获胜的乌龟的

态度。其实,无论是纲还是目,也无论是精神还是态

度,都绝不仅仅适用于对真诚的追求,举凡学习、工

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抓住这样的纲,张开这样的目,

坚持这样的精神与态度,有什么样的困难不能克服,

有什么样的成功不能取得呢?

总而言之,本章内容丰富而涵盖面广,几乎涉及

到《大学》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各个

环节,特别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

下一章(诚则明,明则诚)

【原文】自诚明(1),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

则(2)明矣,明则诚矣。 【注释】(1)自:从,由。明:明白。(2)则:即,

就。

【译文】由真诚而自然明白道理,这叫做天性;由明

白道理后做到真诚,这叫做人为的教育。真诚也就会

自然明白道理,明白道理后 也就会做到真诚。

【读解】无论是天性还是后天人为的教育,只要做到

了真诚,二者也 就合一了。

革命不分先后,明道向善不问先天后天。从另一

个角度看,这 里也表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下一章(至诚可参天地)

【原文】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1);能尽其性,

则能尽人之性;能尽 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

之性,则可以赞大地之化育(2);可 以赞天地之化

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3)。

【注释】(1)尽其性:充分发挥本性。 (2)赞:赞

助。化育:化生和养育。 (3)参天地:与天地并列

力三。参,并列。

【译文】只有天下极端真诚的人能充分发挥他的本性;

能充分发挥他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众人的本性;能

充分发挥众人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就可以帮助天地培育生命;能

帮助大地培育生命,就可以与天地并列为三了。

【读解】真诚者只有首先对自己真诚,然后才能对全

人类真诚。真诚可使自己立于与天地并列为三的不朽

地位。它的功用居然有如此之大,那我们又何乐而不

为呢。

下一章(从一个方面下功夫)

【原文】其次致曲(1),曲能有诚。诚则形(2),

形则著(3),著则明(4),明则动,动则变,变则

化(5)。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注释】(1)其次:次一等的人,即次于”自诚明”

的圣人的人,也就是贤人。致曲:致力于某一方面。

曲,偏。(2)形:显露,表现。(3)著:显著。(4)

明:光明。(5)化:即化育。

【译文】比圣人次一等的贤人致力于某一方面,致力

于某一方面也能做到真诚。做到了真诚就会表现出来,

表现出来就会逐渐显著,显著了就会发扬光大,发扬

光大就会感动他人,感动他人就会引起转变,引起转

变就能化育万物。只有天下最真诚的人能化育万物。

【读解】这一章相对于上一章而言。上一章说的是天

生至诚的圣人,这一章说的是比圣人次一等的贤人。换句话说,圣人是“自诚明”,天生就真诚的人,贤

人则是“自明诚”,通过后天教育明白道理后才真诚

的人。贤人虽然致力于某一方面,但通过教育和修养,

通过:“形、著、明、动、变、化”的阶段,同样可

以一步一步地达到圣人的境界:化育万物,与天地并

列为三。

说到底,只要你努力奋斗,曲径通幽,条条道路

通罗马,最终都可以大功告成,修成正果。

在劝人真诚的问题上,《中庸》真可以说是苦口

婆心,不遗余力的了。

下一章(国家兴亡,必有征兆)

【原文】至诚之道,可以前知(1)。国家将兴,必有

帧祥(2);国家将亡,必有妖孽(3)。见乎起蓍龟

(4),动乎四体(5)。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

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6)。

【注释】(1)前知:预知未来。 (2)祯祥:吉祥的

预兆。③妖孽:物类反常的现象。草木之类称妖,虫

豸之类称孽。(4)见(xian):呈现。蓍(shi)龟:

蓍草和龟甲,用来占卜。(5)四体,手足,指动作仪

态。(6)如神:如神一样微妙,不可言说。 【译文】极端真诚可以预知未来的事。国家将要兴旺,

必然有吉祥的征兆;国家将要衰亡,必然有不祥的反

常现象。呈现在著草龟甲上,表现在手脚动作上。祸

福将要来临时,是福可以预先知道,是祸也可以预先

知道。所以极端真诚就像神灵一样微妙。

【读解】心诚则灵。

灵到能预知未来吉凶祸福的程度,可就不是一般

人能达到的境界了。

至于“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

孽”的现象,历代的正史野史记载可以说是比比皆是,

不胜枚举。你说它是迷信也罢,说它是无稽之谈也罢,

反正不仅一般人津津乐道,就是正统儒学的经典,不

也同样认为这种现象“几乎蓍龟,动乎四体”吗?

其实,撩开神秘的迷雾,这里的意思不外乎是说,

由于心灵达到了至诚的境界,不被私心杂念所述惑,

就能洞悉世间万物的根本规律,因此而能够预知未来

的吉凶祸福、兴亡盛衰。

一言归总,还是说到真诚的出神入化功用。

下一章(不能只做到自我完善)

【原文】诚者,自成也(1);而道,自道也(2)。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于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3),所以成物也。 成己,仁

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

(4)之宜也。

【注释】(1)自成:自我成全,也就是自我完善的意

思。(2)自道(dao):自我。

【译文】真诚是自我的完善,道是自我的引导。真诚

是事物的发端和归宿,没有真诚就没有了事物。因此

君子以真诚为贵。不过,真诚并不是自我完善就够了,

而是还要完善事物。自我完善是仁,完善事物是智。

仁和智是出于本性的德行,是融合自身与外物的准则,

所以任何时候施行都是适宜的。

【读解】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

这里把智、仁与真诚的修养结合起来了。因为,

真诚从大的方面来说,是事物的根本规律,是事物的

发端和归宿;真诚从细的方面来说,是自我的内心完

善。所以,要修养真诚就必须做到物我同一,天人合

一。而要做到这一点既要靠学习来理解,又要靠实践

来实现。

这里最值得注意的是真诚的外化问题,也就是说,

真诚不仅仅像我们一般所理解的是一种主观内在的品

质,自我的道德完善,而是还要外化到他人和一切事物当中去。作一个形象的比喻,倒正好用得上我们以

前常爱引用的那句话:“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

彻底解放无产阶级自己。”

自己解放了,全人类都解放了,世界也就大同了。

自己真诚了,他人真诚了,真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世界也就美好无欺了。

说到底,还是真诚的奇妙神功。

下一章(真诚是没有止息的)

【原文】故至诚无息(1),不息则久,久则征(2),

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

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

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3)。如此者,不见而章

(4) 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5):其为物不贰(6),

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

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7),及其无穷也,

日月星辰

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

载华岳(8)而不重,振(9)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

今夫山,一卷石(10)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

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11),货财殖

焉。

《诗》云:“维天之命,於穆不已(12)!”盖

曰天之所以为天也。“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

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

【注释】(1)息:止息,休止。(2)征:征验,显

露于外。(3)无疆:无穷无尽。(4)见(xian):

显现。章:即彰,彰明。(5)一言:即一字,指“诚”

字。(6)不贰:诚是忠诚如一,所以不贰。(7)斯:

此。昭昭:光明。 (8)华岳:即华山。(9)振:通

“整”,整治,引申为约束。(10)一卷(quan)石:

一拳头大的石头。卷:通“拳”。(11)不测:不可

测度,指浩瀚无涯。 (12)《诗》云:以下两句诗均

引自《诗经?周颂?维天之命》。维,语气词。放(wu)

语气词。穆,深远。不已,无穷。不显,”不”通“丕”,

即大;显,即明显。

【译文】所以,极端真诚是没有止息的。没有止息就

会保持长久,保持长久就会显露出来,显露出来就会

悠远,悠远就会广博深厚,广博深厚就会高大光明。

广博深厚的作用是承载万物;高大光明的作用是覆盖

万物;悠远长久的作用是生成万物。广博深厚可以与地相比,高大光明可以与天相比,悠远长久则是永无

止境。达到 这样的境界,不显示也会明显,不活动也

会改变,无所作为也会有所成就。

天地的法则,简直可以用一个“诚”字来囊括:

诚本身专一不二,所以生育万物多得不可估量。大地

的法则,就是广博、深厚、高大、光明、悠远、长久。

今天我们所说的大,原本不过是由一点一点的光明聚

积起来的,可等到它无边无际时,日月星辰都靠它维

系,世界万物都靠它覆盖。今天我们所说的地,原本

不过是由一撮土一撮上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广博深

厚时,承载像华山那样的崇山峻岭也不觉得重,容纳

那众多的江河湖海也不会泄漏,世问万物都由它承载

了。今大我们所说的山,原本不过是由拳头大的石块

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高大无比时,草木在上面生长,

禽兽在上面居住,宝藏在上面储藏。今天我们所说的

水,原本不过是一勺一勺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浩瀚

无涯时,蛟龙鱼鳖等都在里面生长,珍珠珊瑚等值价

的东西都在里面繁殖。

《诗经》说,“天命多么深远啊,永远无穷无尽!”

这大概就是说的天之所以为天的原因吧。“多么显赫

光明啊,文王的品德纯真无二!”这大概就是说的文王之所以被称为“文”王的原因吧。纯真也是没有止

息的。

【读解】“生命不息,冲锋不止。”这是军人的风范。

生命不息,真诚不已。这是懦学修身的要求。不

仅不已,而且还要显露发扬出来,达到悠远长久、广

博深厚、高大光明,从而承载万物,覆盖万物,生成

万物。而这正是天地的法则,说穿了,还是由真诚的

追求而达到与天地并列为三的终极目的。这使人想到

诗人屈原在《桔颂》里的咏叹:“秉德无私,参天地

兮!”实质上足一种巨人哲学,一种英雄主义追求。

这种哲学,这种追求在过去的时代里一直是天经

地义,不容置疑的止统。直到现代主义兴起,市场经

济发达,一种”非英雄化”、“非英雄主义”的思潮

出现,这种哲学,这种追求才受到挑战。

“参天地”的巨人是做不了了,不朽的英雄也难

当了,但是否真诚的追求也不要了呢? 这倒是摆在我

们这个过渡的时代的一个严峻问题了。

有人说:“无奸不商。”这当然是与“诚”相悖

逆的选择。

而你又作何回答,作何选择呢? 《中庸》全文及注释三

下一章(明哲保身,进退自如)

【原文】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1)!发育万物,峻

极于天。优优(2)大哉!礼仪(3)三百,威仪(4)

三千。待其人(5)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6),至

道不凝焉(7)。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8),致广

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

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9)。国有道其言足

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10)。《诗》曰:“既明

且哲,以保其身。”(11)其此之谓与?

【注释】(1)洋洋:盛大,浩翰无边。(2)优忧:

充足有余,(3)礼仪:古代礼节的主要规则,又称经

礼。(4)威仪:古代典礼中的动作规范及待人接物的

礼节,又称曲礼。(5)其人:指圣人。(6)苟不至

德:如果没有极高的德行。苟,如果。(7)凝聚,引

申为成功。(8)问学:询问,学习。(9)倍:通”

背”,背弃,背叛。(10)容:容身,指保全自己。

(11)“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引自《诗经?人雅.

烝民》,哲,智慧,指通达事理。

【译文】伟大啊,圣人的道!浩瀚无边,生养万物,

与天一样崇高;充足有余,礼仪三百条,威仪三千条。这些都有侍于圣人来实行。所以说,如果没有极高的

德行,就不能成功极高的道。因此,君子尊崇道德修

养而追求知识学问;达到广博境界而又钻研精微之处;

洞察一切而又奉行中庸之道;温习已有的知识从而获

得新知识;诚心诚意地崇奉礼节。所以身居高位不骄

傲,身居低位不自弃,国家政治清明时,他的言论足

以振兴国家;国家政治黑暗时,他的沉默足以保全自

己。《诗经》说:“既明智又通达事理,可以保全自

身。”大

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读解】这一章在继续盛赞圣人之道的基础上,提出

了两个层次的重要问题。

首先是修养德行以适应圣人之道的问题。因为没

有极高的德行,就不能成功极高的道,所以君于应该

“尊崇道德修养而追求知识学问;达到广博境界而又

钻研精微之处;洞察一切而又奉行中庸之道;温习已

有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知识;诚心诚意地崇奉礼节。”

朱熹认为,这五句“大小相资,首尾相应”,最得圣

贤精神,要求学者尽心尽意研习。其实,五句所论不

外乎尊崇道德修养和追求知识学问这两个方面,用我

们今天的话来说,也就是“德育”和“智育”的问题,“又红又专”的问题。我们今天实施的教育方针,也

不外乎是在这两方面之外加上“体育”一项。其性质

内涵自然有本质的不同,但其入手的途径却是相通的。

有了德、智两方面的修养,是不是就可以通行无

阻地实现圣人之道了呢?问题当然不是如此简单。修

养是主观方面的准备,而实现圣人之道还有赖于客观

现实方面的条件。客观现实条件具备当然就可以大行

其道,客观现实条件不具备又应该怎样做呢?这就需

要“居上下骄,为下不倍”,身居高位不骄做,“富

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

公下》的大丈夫气概。至于“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

无道其默足以容”的态度,则是与孟子所说的“穷则

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一脉

相承的,都是对于现实政治的一种处置,一种适应。

反过来说,也就是一种安身立命,进退仕途的艺术,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当然,说者容易做者难,看似平淡却艰辛,要做到明

哲保身,的确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唐代大诗人白居

易要协“明哲保身,进退始终,不失其道,自非贤达,

孰能兼之?”(《杜佑致仕制》)宋代陆游更是直截了当地感叹道:“信乎明哲保身之难也!”(《跋范

文正公书》)

明哲保身,方能进退自如,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这当然与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桂起”的“自由

主义表现”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我们切莫把它混为一

谈。

下一章(不要自以为是,独断专行)

【原文】子曰:“愚而好自用(1),贱而好自专(2),

生乎今之世反(3)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4),不考文(5)。

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6)。虽有其位,苟

无其德,不敢做礼乐焉,虽有其德, 苟无其位,亦不

敢作礼乐焉。

子日:“吾说夏礼(7),杞不足征也(8)吾学

殷吸礼(9),有宋存焉(10);吾学周礼(11),

今用之,吾从周(12)。”

【注释】(1)自用:凭自己主观意图行事,自以为是,

不听别人意见,即刚愎自用的意思。(2)自专:独断

专行。(3)反:通”返”,回复的意思。(4)制度:

在这里作动词用,指制订法度。(5)考文,考汀文字

规范。(6)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车同轨指车子的轮距一致;书同文指字体统一;行同指伦理道德相

同。这种情况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才出现的,据此知

道《中庸》有些章节的确是秦代儒者所增加的。(7)

夏礼,夏朝的礼制。夏朝,约公元前 2205 年——前

1776 年,传说是禹建立的,(8)杞:国名,传说是

周武王封夏禹的后代于此,故城在个河南杞县。征,

验证, (9)殷礼:殷朝的礼制。商朝从盘庚迁都至

殷(今河南安阳)到纣亡国,一般称为殷代,整个商

朝也称商殷或殷商。(10)宋:国名,商汤的后代居

此,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县南。(11)周礼:周朝的礼

制。(12)以上这段孔子的话也散见于《论语?八佾恰》、

《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愚昧却喜欢自以为是,卑贱却喜

欢独断专行。生于现在的时代却一心想回复到古时去。

这样做,灾祸一定会降临到自己的身上。”

不是天子就不要议订礼仪,不要制订法度,不要

考订文字规范。现在天下车子的轮距一致,文字的字

体统一,伦理道德相同。虽有相应的地位,如果没有

相应的德行,是不敢制作礼乐制度的;虽然有相应的

德行,如果没有相应的地位,也是不敢制作礼乐制度

的。  孔子说:“我谈论夏朝的礼制,夏的后裔杞国已

不足以验证它;我学习殷朝的礼制,殷的后裔宋国还

残存着它;我学习周朝的礼制,现在还实行着它,所

以我遵从周礼。”

【读解】本章承接上一章发挥“为下不倍(背)”的

意思。反对自以为是,独断专行,也有“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论语?泰伯》)的意思。归根结底,其

实还是素位而行,安分守己的问题。

此外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引孔子的话否

定了那种“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的人,这与一般认

为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具有复古主义倾向的看法

似乎有些冲突。其实,孔子所要复的礼,恰好是那种

“今用之”的“周礼”,而不是“古之道”的“夏礼”

和“殷札”。因为夏礼已不可考,而殷礼虽然还在它

的后裔宋国那里残存着,但毕竟也已是过去的了。所

以,从本章所引孔子的两段话来看,的确不能随随便

便地给他扣上”拉历史倒车”的复古主义者帽子。

下一章(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

【原文】天下有三重蔫(1)其寡过矣乎!上焉者(2),

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蔫者(3),虽

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  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

缪(4),建诸天地而不悖(5),质诸鬼神而无疑(6),

百世以俟圣人而不丁惑(7)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

百世以俟圣人而下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

下道(8),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

则有望(9),近之则不厌。

《诗》日:“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庶几夙夜,

以永终誉(10)。”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11)有誉

于天下者也。

【注释】(1)王天下有三重蔫:王(Wang),作动

词用,王天下即在天下做王的意思,也就是统治天下。

三重,指上一章所说的三件重要的事:仪礼、制度、

考文。(2)上焉者:指在上位的人,即君王。(3)

下焉者:指在下位的人,即臣下。(4)三王:指夏、

商、周三代君王。(5)建,立。(6)质:质询,询

问,(7)俟:待。(8)道:通“导”,先导。(9)

望:威望。(10)”《诗》曰”句:引自《诗经?周颂?

振鹭》。。射(yi),《诗经》本作“斁”,厌弃的

意思。庶几(ji),几乎。夙(sU)夜:早晚,夙,

早。(11)蚤:即“早”。 【译文】 治理天下能够做好议订礼仪,制订法度,

考订文字规范这三件重要的事,也就没有什么大的过

失了吧!在上位的人,虽然行为很好,但如果没有验

证的活,就不能使人信服,不能使人信服,老百姓就

不会听从。在下位的人,虽然行为很好,但由于没有

尊贵的地位,也不能使人信服,不能使人信服,老百

姓就不会听从。

所以君子治理天下应该以自身的德行为根本,并

从老百姓那里得到验证。考查夏、商、周三代先王的

做法而没有背谬,立于天地之间而没有悖乱,质询于

鬼神而没有疑问,百世以后侍到圣人出现也没有什么

不理解的地方。质询于鬼神而没有疑问,这是知道天

理;百世以后侍到圣人出现也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这是知道人意。所以君于的举止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

的先导,行为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法度,语言能世

世代代成为天下准则。在远处有威望,在近处也不使

人厌恶。

《诗经》说,“在那里没有人憎恶,在这里没有

人厌烦,日日夜夜操劳啊,为了保持美好的名望。”

君于没有不这样做而能够早早在天下获得名望的。 【读解】这一章承接“居上下骄”的意思而发挥。要

求当政者身体力行,不仅要有好的德行修养,而且要

有行为实践的验证,才能取信于民,使人听从,这就

好比我们今天要求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一样。不管你

把自己的德行吹上天,也不管你的规划有多宏伟,做

一两件实事,拿一点政绩出来给我们看看:你修的路

在哪里?你建的房在哪里?你办的学校在哪里?市场

是否繁荣?物价是否上涨?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只

有这样,才能做到“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成

为老百姓的公仆。

提高到理论上来说,这一章所强调的,依然是重

实践的观点。“本诸身,征诸庶民”,以自身的德行

为根本,并从老百姓那里得到验证。这是主客观的结

合,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用客观实践来检验自己的主

观意图、见解、理论是否符合老百姓的利益与愿望。

从而使自己的举止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先导,行为

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法度,语言能世世代代成为天

下的准则。

这里当然还是蕴含着儒者对伟大与崇高的向往

和对不朽的渴望,也就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崇奉的立

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追求。 下一章(圣人的伟大之处)

【原文】仲尼祖述(1)尧舜,宪章(2)文武,上律

天时,下袭(3)水土。辟如大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

帱(4),辟如四时之错行(5),如日月之代明(6)”。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

德敦化(7)。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注释】(1)祖述:效法、遵循前人的行为或学说。

(2)宪章:遵从,效法。(3)袭:与上文的“律”

近义,都是符合的意思。(4)覆帱(dao):覆盖。

(5)错行:交错运行,流动不息。(6)代明:交替

光明,循环变化。(7)敦化:使万物敦厚纯朴。

【译文】孔子继承尧舜,以文王、武王为典范,上遵

循天时,下符合地理。就像天地那样没有什么不承载,

没有什么不覆盖。又好像四季的交错运行,日用的交

替光明。刀物一起生长而互不妨害,道路同时并行而

互不冲突。小的德行如河水一样长流不息,大的德行

使万物敦厚纯朴。这就是天地的伟大之处啊!

【读解】天地的伟大之处,就是孔子的伟大之处。因

为孔于与天地比肩,与日月同辉。  这一章以孔子为典范,盛赞他的德行,为学者塑

造了一个伟大、崇高而不朽的形象,使他流芳百世而

成为后代人永远学习与敬仰的楷摸。

这就是大成至圣先师的孔圣人。

从《中庸》本身的结构来看,这也是从理论到实

际了,从中庸之道方方面面的阐述落实到一个具体的

榜样上来。

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下一章(弘扬德行的最高境界)

【原文】《诗》曰,“衣锦尚絅(1)。”恶其文之著

也。故君子之道,暗然(2)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

(3)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

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人德矣。

《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4)!”故君

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于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

之所不见乎?

《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5)。”

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6)。”是

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鈇钺(7)。  《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8)。”

是故君于笃恭而天下

《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9)”子

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

《诗》曰:“德輶如毛(10)。”毛犹有(11),

“上天之载,无声无臭(12)。”至矣!

【注释】(1)衣锦尚絅:引自《诗经?卫风,硕人》。

衣(yi),此处作动词用,指穿衣。锦,指色彩鲜艳

的衣服。尚,加。絅(jiong),同“裟”,用麻布制

的罩衣。(2)暗然:隐藏不露。(3)的(di)然,

鲜明,显著。(4)潜虽伏矣,亦孔之昭:引自《诗经?

小雅?正月》。孔,很。昭,《诗经》原作“沼”?昭、

搁同,意为明显。(5)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引

自《诗经?大雅?抑》。相,注视。屋漏,指古代室内

西北角设小帐的地方。相传是神明所在,所以这里是

以屋漏代指神明。不愧屋漏喻指心地光明,不在暗中

做坏事,起坏念头。(6)奏假无言,时靡有争:引自。

诗经?商颂?烈祖》。奏,进奉,假(ge),通“格”,

即感通,指诚心能与鬼神或外物互相感应。靡(mi),

没有,(7)鈇(fu)钺(yue):古代执行军法时用

的斧子。(8)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引自《诗经?周颂,烈文》。不显,“不”通”丕”,不显即大显。

辟(bi),诸侯。刑,通“型”,示范,效法。(9)

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引自《诗经?大雅?皇矣》。

声,号令。色,容貌。以,与。(10)德輶如毛:引

自《诗经?大雅?杰民)。輶(you),古代一种轻便

车,引申为轻,(11)伦:比。(12)上天之载,无

声无臭:引自《诗经.大雅?文王》。臭(Xiou),气

味。

【译文】《诗经》说:“身穿锦绣衣服,外面罩件套

衫。”这是为了避免锦衣花纹大显露,所以,君子的

道深藏不露而日益彰明;个人的道显露无遗而日益消

亡。君子的道,平淡而有意味,简略而有文采,温和

而有条理,由近知远,由风知源,由微知显,这样,

就可以进入道德的境界了。

《诗经》说:“潜藏虽然很深,但也会很明显的。”

所以君子自我反省没有愧疚,没有恶念头存于心志之

中。君于的德行之所以高于一般人,大概就是在这些

不被人看见的地

方吧?

《诗经》说:“看你独自在室内的时候,是不是

能无愧于神明。”所以,君子就是在没做什么事的时候也是恭敬的,就是在没有对人说什么的时候也是信

实的。

《诗经》说:“进奉诚心,感通神灵。肃穆无言,

没有争执。”所以,君子不用赏赐,老百姓也会互相

对勉;不用发怒,老百姓也会很畏惧。

《诗经》说,“弘扬那德行啊,诸侯们都来效法。”

所以,君子笃实恭敬就能使天下太平。

《诗经》说:“我怀有光明的品德,不用厉声厉

色。”孔子说:“用厉声厉色去教育老百姓,是最拙

劣的行为。”

《诗经》说:“德行轻如毫毛。”轻如毫毛还是

有物可比拟。“上天所承载的,既没有声音也没有气

味。”这才是最高的境界啊!

【读解】这种最高的境界就是空气的境界。

空气无声无色无味,谁也看不见听下到嗅不出,

可是谁也离它不开。德行能到这种境界,当然是种仙

至人了。可谁又能达到这种境界呢?就是孔圣人也未

必就能达到吧。

所以还有次一等的境界,这就是“轻如毫毛”的

境界。借用诗圣杜甫的诗,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

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的境界。这种境界,和风细雨,沁人心脾而入人肺腑,

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化,这大概就是圣人的境界

吧。

至于那种声色俱厉的疾风暴雨式的做法,那种强

制性的劳动改造的方法,正如孔子所说:“末也!”

已谈不上什么境界,不过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手段

罢了。

本章是《中庸》全篇的结尾,重在强调德行的实

施。从天理到人道,从知到行,从理沦到实践,从”

君子笃恭”到”天下平”,既回到与《大学》相呼应

的人生进修阶梯之上,又撮取《中庸》全篇的宗旨而

加以概括。各段文字,既有诗为证又引申发挥。难怪

得朱熹要在《中庸章句》的末尾大发感叹:“这样反

复叮咛以教人的用意是多么深切啊,后世学者难道可

以不用心去钻研体会吗?”

的确也是如此啊!

相关文章

  • 《中庸》全文及注释

    《中庸》全文及注释一 中和是天下的根本 (第一章) 【原文】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 谓教。【文章...

  • 中庸全文及解释

    【原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

  • 《中庸》全文及译文

    【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

  • 《中庸》全文及译文

    《中庸》全文及译文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儒家学说经典论...

  • 《中庸》全文及译文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儒家学说经典论著。经北宋程颢、程颐...

  • 《中庸》全文及翻译 (一)

    《中庸》全文及翻译(一) 原文:第一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

  • 朱子家训全文及注释

    朱子家训全文及注释: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

  • 《中庸》全文

    第一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

  • 中庸全文

    中庸全文第一章『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2』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

  • 《中庸》全文

    【原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庸》全文及注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vht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