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的时候可以明显的看到其他人身上,一些需要待改进的地方,比如说,过于苛刻或过于复杂,过于严格或过于宽松。
为什么我们能看到其他人身上的这种所谓的缺点,是我们手里有一个标尺,我们拿这个标尺去其他人身上量一量,我的标准是一米,他是1米5号,超了,他是0.5米,少了,
我们的标尺一般来说在一定范围之内,这个范围,越窄的时候,那么在这个范围之外的,将会越多,也就是在你的标准和眼光的衡量之下,你会发现其他人具有更多的问题,
但是反过来我们看到其他人的问题和自己有关吗?
从刚才的这个案例,你取的这个案例,你发现是跟自己有关的,因为我衡量,因为是我树立的标尺规则,
我们学会阴阳思维的时候,当我们看到其他人身上的问题,反过来折射了什么?
如果看到了其他人身上的问题,这也是自己身上的一部分问题,
例如,当我的标准是一米,而其他人是1米5的时候,我认为其他人多了,而反过来用1米5的标准来看我的标准是少了,如果我看其他人过于严格,那么反过来站在其他人的角度看,我是过于宽松的,如果我看其他人故意分宽松,那么反过来用其他人的标尺来衡量我,那么我是过于严厉的,
也就是说,当你拿着标尺衡量别人,并且有一个看法,有一个评价的时候,反过来你也受制于这个评价,因为你也是有标准的,如果你没有标准,你如何去看到其他人的问题呢?
有一位朋友,他对自己公司的员工,相对来说,在一般意义上相对来说是比较宽松的,因为她不会去介入具体的问题,当他将这件事交给你的时候,你就给了你一套原则,在一定程度之内他不会去主动纠偏你,甚至他有看着你犯错误的,容忍,看着你看错误的这种容忍力,
一般人是很难过这一关的,想一下,你有一个至亲好友,你看他犯了一个小错误,虽然这个错误不致命,但是在你眼里这毕竟是个错误。
你可能会出于为她好,或者是为事情更顺畅的原因,从而去提醒他,纠正他,但问题是,一个人的标志和另外一个标志,永远是不会完全重合的,所以你看另外一个人永远是充满问题的,
唯一的区别是有的时候问题可以忽略不计,有的时候问题比较大,有的时候问题明显一些,有的时候问题不明显一些,
假如我们的标准范围是一米到1米5,那么当你看到一个1米5的人的时候,你会觉得他是OK的,但是你看到1米51的人的时候,你就会觉得它是不合标准的,
假设你的标准是一米到10米,那么无论是1米5还是两米,在你看来都是OK的,但是超越10米之上或者是小于一米,在你的标准里面,是不合适的,
我们假设所有人的承受能力是一样的,只要在标识范围之内都可以,平淡以对之,而在标志之外都无法忍受,那么当你的标尺的广度越广的时候,你所能接纳的范围也越广,
所以面对很多的人事物,一个人的角色,会更加平和一点,
而如果你的标尺过于狭窄,那么在你面前的绝大多数的人事物都是不符合这个要求的,所以在你看来,也会比较纠结痛苦,是调整还是不调整他,调整他之后他是接受还是不接受所有的一切,都有可能对你产生影响,触发你的心理波动。
然后。标尺只是一个比喻的说法,事实上,我们每个人手里拿的绝对不是一根米尺,你生活当中接触的方方面面的事情,人事物,方方面面的价值观都有可能形成一个标志,所以你手中会拿着很多标识,
并且这个标识可能会因为你的个人状态,所处的环境,所处的位置不同,而有所变化,有可能你今天吃了一盘大闸蟹,心情好的很,这是你的标志,放宽了,有可能你今天饭没有吃饱,心情很不爽,有可能你标志的范围就收窄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衡量评价别人是有风险的,因为当你在衡量和评价的时候,你已经展示了你的标志,当然这并没有什么,也许每个人都会有标志。
换一个角度说,你某一个行为,某一个言语行为意识,在不同的人看来,会产生不同的标准衡量过后的结果,有的认为你OK,有的认为你超越范围,有的认为你简直太过分了,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古语说,谁人背后不评价人,谁人背后不被别人评价,
当我们可以看到标志这一点的时候,面对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也许我们可以更加中正一些,而面对自己对别人的评价,也许我们可以考虑,更恰当一些,
就像火柴一样,标志也许也无所谓好坏,在你严格要求工作的时候,也许他是你的一个好的衡量助手,好的工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