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我一直很孤单,即使身边有个人。哪怕结婚了,还是会有这种感觉,陪伴孩子的时候,也经常感觉自己很难融入她们。直到看了《我真的很棒》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是我从小都没有认真被人陪伴过。
什么是好的陪伴呢?至少有4个方面:
1.接纳
陪伴一个人,就是要用行为告诉他,让他相信,他的一切,好的坏的都是被你接纳的。
2.以他为中心
陪伴一个人就是暂时放下自己的需求,放下自我,放下自己的想法,去陪伴一个人做他想做的事,以他的感受和满足为先。
3.参与
陪伴是要带着心参与进来,那一刻,你把我的事当成了自己的事,成了我的同盟,让我感受到了另一个人的存在。
4.鼓励
好的陪伴就是允许并且鼓励,让他知道这样是可以的,并且是被支持的。
陪伴最理想的状态是:
当你想去爱一个人的时候,想去陪伴一个人的时候,你给不了他24小时,你起码可以给他一段时间高质量的陪伴。暂时放下你的自我,以他为中心,感受他的感受,发现他的需求,陪他去做他想做的事,接纳并鼓励他去做。
当你想有一个人陪伴的时候,你可以去寻找这样的人。世界很大,你可以找到很多,如果你愿意。虽然没人能给你24小时全然的陪伴,但是能给你一段时间的,大有人在的。你也可以和身边的人沟通,说出你需要怎样的陪伴,期待他怎么做。
以前陪伴孩子的方式真的很单一,只会讲绘本。但有时候感觉互动,思考也很少,大部分时候是照本宣科。根本不知道如何去陪伴孩子,不会玩游戏,也不懂幽默,很没趣,现在好了很多。讲绘本的时候会有简单的提问,引发孩子思考,和她互动。也会研究一些游戏,在家庭会议上和他们一起玩耍。有时候户外活动也会加入游戏环节。形式多变了,其实并没有用心的参与其中,很难做到以对方为中心。现在看来,高质量的陪伴还是蛮难的。
虽然难,但依然可以去学着陪伴另一个人。我能想到的陪伴就是:回家跟家人一起做饭、聊他们感兴趣的话题;用心观察和感受他们的想法和需要;对他们的付出表达感谢,而不是闷在心里不说。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炒菜、扫地拖地、打洗脚水、和他们一起干农活等。
对于陪伴孩子、老公也是一样的,不仅仅是参与,而是要全心的投入进去,关注他们的需求和感受,并给予支持和鼓励,让他们轻松、自在,能真实的做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