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投资领域不能跟着感觉走?
投资领域不能跟着感觉走,即不能跟着情绪走。
1、从最高层面考虑,情绪是一个混合的包裹,但在审查投资决策方面我们可以针对情绪的使用和误用提出更具体的建议。
情绪使人更加依赖启发法,而启发法又有许多相关的后续影响:忽略规则、降低概率的重要性、截短时间线、使行为同质化和转移风险感知。一如既往,环境为王。
2、情绪让我们对那些我们本应遵守的规则感到陌生
低水平的情绪会导致想法和行为的高度分散,但强烈的情绪会产生明显的同质化效应,甚至伤害心怀好意的投资者情绪,让你对自己的规则感到陌生。
心理学家、交易教练布雷特•斯蒂恩博格说得很好,他提到他研究的一组交易员:“情绪在交易中产生的净效应,似乎是对规则治理的破坏,情绪条件下,他们的注意力变得向自我集中,以至不再注意他们的规则。通常情况下,他们并不是在情绪化的条件下怀疑自己的规则;相反,他们只是忘记了规则。”不管人多么聪明,情绪化的投资者要对自己和自己的规则来说都是陌生的。
3、情绪影响我们对概率的评估
对于投资者来说,坚持概率如此困难(同时也是有利可图的原因)之一在于,情绪对我们评估概率的方式有显著影响。可以预见的是,积极情绪会让我们高估积极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而消极情绪则恰恰相反,这种概率的滤镜使我们误解了风险。
研究表明,愤怒会使人更少地感受到风险的威胁,而悲伤则只会使人感受到更多的威胁。我们个人对某种行为的熟悉度也会使她在风险方面看起来或多或少有所变化。
情绪会给不确定的结果赋予一种“要么全中要么一无所获”的性质,这种性质侧重于“可能性”,而非“概率”。
4、情绪极大的影响了我们对时间的感知
具体来说,强烈的情绪缩短了我们的时间线,让此时此刻看上去就是当下的所有或者未来的一切。对于投资者来说,时间是巨大的财富组合,但他们被这种在时间内压制住自己情绪的倾向深深地伤害了。
林奇和帮妮在一九九四年对吸烟行为的纵向研究表证明:人的一时冲动可能带来影响一生的后果。在他们的研究中,高中生被问及五年后他们是否还在吸烟。在偶尔吸烟者中,15%的人预计自己将会在五年内吸烟,而每天抽一包烟的人有32%的人会这样说。五年后,43%的偶尔吸烟者仍在吞云吐雾,而70%的重度吸烟者人保持着他们的坏习惯。无数个情绪化的欲望被串在一起,知道他们做出伴随一生的糟糕决定。同理,那些会被市场中一点点风吹草动就牵着鼻子走的投资者,很可能会做出1000个微小的决定,这些决定会让他们最终落得一个退休时身无分文的落魄下场。
5、情绪是伟大投资的敌人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尽管情绪在别处可能具有适应性,但它是健康合理投资中的一大障碍。
为了更直接的研究这个问题,罗文全、雷平和斯蒂恩博格观察了80位志愿者在在线交易课程中的行为,并测量了他们情绪反应对标准化损益的影响。他们发现那些表现出最多情绪的人(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表现出明显较差的交易表现,这意味着成功的交易行为和情绪反应之间存在着负相关。”
研究人员接着说,“我们的研究结果与当前的神经科学证据相一致,即恐惧和贪婪等自助情绪反应往往胜过更受控制的或’更高层次’的反应。在某种程度上,情感反应让更复杂的决策能力短路了,因此有较差的交易表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事实上,情绪是伟大投资的敌人,神经学家安托万•贝沙拉认为,投资者应该像“功能性精神病患者”一样善于高效率地赚钱,他们应该在每一时刻驱逐自己的情绪。
综上所述,投资领域是不能跟着感觉走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