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好基友,为人随和,对待很多事情都特别佛系,“没问题、都可以”,唯有对吃一向不马虎、不能随便。有一次聚餐,在等菜上桌的时候,我和另一个朋友闲着也是闲着,就口无遮拦的对着我这个好基友开起玩笑来。
朋友认为,佛系好基友大概是饿鬼投胎,所以对食物这么不满足,贪得无厌。
我觉得,佛系好基友大概是天上下凡来的,才会对食物、环境、清洁、餐具有比较高的要求。
有不少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朋友,对待欲望十分警惕:买买买,这是物质欲望太重;爱吃牛排,这是口腹之欲太强;撩帅哥美女,更别提滚床单了,东方文化的禁忌。
啧啧啧,真是越想越可怕,所以,我们的心需要分裂出一个卫道士,保护自己不被欲望带到沟里。
这个如无垢者一般全副武装、意志坚定的卫道士在自己的头顶7天24小时站岗,紧紧地盯着川流过脑海的想法念头,尤其是那些想要污染我们神圣心灵殿堂的邪恶欲望。
不知道有没有人试过记录自己,在一天24小时里,有多少次强烈的要买东西、吃东西、滚床单的想法?
打个比方:我今天一早醒过来,满脑子牛排,别的都不想,只要牛排。一个普通人,一天吃饭就是三顿。好吧,我敞开了吃一天牛排吃到饱,午饭吃完晚饭继续。别说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再想吃牛排,连牛排这个字估计都不想再听见。
欲望这个东西,除了有生理极限的制约;连保持一定的稳定性都很难做到,根本就是个立场很不坚定的敌人。它本身并没那么恐怖,它的江湖地位大半是被我们设计出来的那个高标配守卫给抬举上去的。
与之相对的,我们反而是忽略了欲望的近亲—— 要求 —— 它可比欲望稳定多了,不太会变来变去,而且容易带给我们优越感,很难察觉它有什么不好。
要求是什么?你有什么需要特别的仪式感才可以做的事吗,有的话,就可以秒懂了。
一份经典欧式下午茶,经过精心摆盘、搭配赏心悦目的餐盘、讲究一定的先后食用顺序,是可以让我们慢下来、享受生活、欣赏美。但是,如果我们把它作为下午茶的常规要求,这就会让我们的舒适区不断缩小,活得越来越不自由。如果你也在五一旅游的大军中,一定有机会使用景点、休息站、小餐馆的卫生间,总有一个地方会突破你的舒适区(相信你会懂我的意思)。
不过,这些生活要求通常不至于给自己造成太大的困扰,更大的困扰来自于两个人的不同的要求发生正面碰撞的时候。
比如:我做事有规划,好基友则倾向于随机应变,最容易让我们血压升高的一句话,对于我是“到时候再说嘛”,对于她则是“做一份计划”。
除非,我增加一点点弹性,留出一些不可控的空间;她增加一点点的边界,区隔出底线,对我们俩来说才有继续共事的可能。
再比如,你认为做人要有分寸感、要识相,当我突破你的安全距离的时候,也许你就会特别讨厌我。这些为人的要求,更加隐蔽,更加容易束缚我们。
我们可以有自己的要求,也更需要提高自己的涵容度,涵容他人和我们的不同,而不是“只有我的才是对的”。
给自己的“要求”换个大一点的容器,不要再让欲望来当背锅侠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