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们凭感觉,觉得平均水平以上就不是落后了。
这个感觉肯定是有偏差的,人们的感觉永远都是有偏差的。心理学有很多研究,比如“乌比冈湖效应”、“邓宁-克努格效应”,说的就是能力欠缺的人有一种虚幻的自我优越感,错误的认为自己比真实的情况更加优秀。
而那些真正出于领先位置的高手通常都是格外的谦虚,甚至是低估自己的能力。因为他们知道,到达这个阶段需要经历什么,付出什么,自然也就不会盲目骄傲。
更为深层次的原因是这样的:
我们并不能感知整个世界;我们只能通过感知自己的周遭来判断自己是否处于平均水准以上。
也就是说,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非常有局限性的,只不过是我们所能够感知得到的周遭而已。想象一下,一个井底之蛙在它的世界里确实处于平均水准以上,又如何呢?
教育体制里,及格线是60分,也就是说40%以后都是落后;步入社会后,实际上20%之后都是落后——因为20%的人占有了这个世界中有限的资源中的80%,“二八定律”无所不在。
进入二十一世纪,有一个重大的变化正在揭示更为残酷的事实:
弄不好,百分之一之后全是落后。
移动互联网几乎已经连接了所有人,其结果就是,我们所能感知的世界,不再仅仅局限于我们的周遭,而是我们每个人都已经可以尽量感知到这个世界的全部,无论那感知是肤浅的还是深刻的。
这种感知范围的变化,会让每个人产生不同的心理变化。
你能看到更多比自己优秀的人,意识到自己和他们的差距。对于这些人来说是一种正向的激励,他们看到了差距,看到了自己还有提升的空间,便会更加的努力。而对于另一些人,则是对他们自信心的打击,知道还有那么多人比自己优秀,纵使努力也是枉然,索性就此放弃。
你也可以看到很多不如你的人。这对于那些喜欢“比下有余”的人来说,简直不要太高兴,在身边找不到比自己差的,就利用网络去别的地方找,总是能找到的。
你对待互联网的态度决定了自己将成为什么样的人。网络能带来的仅仅是更为客观,更为完整的信息,它能让你更清楚地认识到机子的位置。改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随后又应该如何调整,则取决于自己。
很多年前,一个小朋友从一个很小的地方考入一所远方的大学,去到那个城市,这就意味着他就从他原本的世界里消失了;再后来他到另外一个城市去工作,这意味着他在大学读书时经历的那个世界里消失了;再后来,他出了国,而在国内的那个他曾经经历过的世界,是不知道他的变化的。
可现在不一样了,2013年,他们开始发朋友圈,他们不再是生活在另一个世界,他们出国、名校毕业、再读博士、直到获得高薪的工作,通过朋友圈整个世界都看得到。
为什么过去起点和自己“差不多”的朋友,现在却生活在另一个世界?其实对于多数人来说,他们从来也没有跨进过领先的门槛,所以总会有意无意去低估这一步的难度。
想要改变这个状态,最好也是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先把一件事情做到足够好。有过一次类似的体验,知道要做好一件事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之后便会转而踏踏实实地认真做事。
当每个人都连接在一起的时候,对于知识的渴求是异常强烈的,因为差异明显可见。甚至这种渴求已经成为一种恐惧——害怕落后的恐惧。
举个例子,李笑来在得到的订阅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用户已经超过13万,199/年的售价,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长。2500多万的利润已经超过一些新三板上市公司的年利润。公司是一个机构,通常要好几十人才能创造出李笑来一个人创造出的利润。
过去,百分之四十之后是落后;
现在,你以为百分之二十之后是落后;
现在,实际上很可能百分之一之后都是落后;
将来,有可能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之后都是落后……
另外,人工智能在崛起,在大数据面前,可能万分之一之后都是落后的,都是被研究、被引导、被赚取的对象。这很残酷,但知道比不知道好,虽然痛苦但还有希望,因为你会因为那痛苦而挣扎;不知道很惨,没有痛苦,却也已然没有希望,几乎等于已经死去。
很焦虑吧?但这种焦虑使用得当的话,就是有价值的,我们可以用一个很好的词代替,叫“危机感”。没有危机感的人将来注定会变成没用的行尸走肉。
不觉间,已经有了两个属于未来的目标:
1.早晚有一天,要做到不在为了生活而出卖自己的时间。
2.早晚有一天,要做到不落后,成为前百分之二十,甚至是前百分之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