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张爱玲《小团圆》读后感

张爱玲《小团圆》读后感

作者: 泥小鳅 | 来源:发表于2021-01-30 11:05 被阅读0次

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张爱玲《小团圆》


大概是连着休息了十几天,不太静得下心来读书。《小团圆》最初看得很慢。另外也是因为,张爱玲的把故事写得藏头不露尾。从前带着一种崇拜感去读她的书,散文写得很精彩,读小说的时候就带着先入为主的观念,不计较具体的情节。因而总是觉得好。

《小团圆》充满了一种死寂。九莉八岁的时候就会察言观色,二十多岁的她深爱着邵之雍,卑微得低到尘埃里,然而看起来还是淡淡得,文字里几乎没有热情和冲动。九莉有个弟弟,十几岁了还睡在同一个房间里。但姐弟之间的快乐的嬉闹,将近20万字的故事里一笔也没有提。《小团圆》是半自传的性质,偶尔显现出九莉对九林的疼惜,但在现实中,张爱玲似乎对弟弟有一种绝情。小说中姐姐对弟弟的疼惜,也仅止于此,不主动关心,也没有帮助他的意愿。

都说张爱玲对世俗人性的描摹入木三分。也许她那个时代的人普遍势利、凉薄,当然这也或许是战乱时代小市民出于自保的选择。人与人之间总不见得有真感情在,母女如此,姊弟也如此,令人慨叹。甚至于许多没有说出来的话、小心思,都令我皱眉、疑惑:人际交往之间,果然这么多隔阂,还是九莉神经质,想太多了?

九莉踏上去香港的船时,罕见地在船舱中号啕大哭。同行的比比放下行李后,邀她一同回到甲板上。九莉拒绝了,她相信送行的人已经走了,内心笃定,大概也十分惨然。“她遗下的伤害是一片废墟。”这是九莉的想法,当然也是张爱玲的。因为觉得自己从此以后脱离了这个梦魇般的地方,也许从此不回来了。

这是她自己的内心戏,也没人在意她的决绝。对于她的爱和恨,废墟般的上海均不给予回应。多年后,她母亲忽然邀她到房间里喝茶,她将二两黄金递给她,感谢她资助她读书。她母亲当场就哭了出来,以为九莉要和她断绝关系。对于这个反应,九莉仍然觉得太大了,似乎还钱是件理所当然的事,她一哭,事情便变得复杂了许多。后来蕊秋去了欧洲,临故前,写了封信给她,说最后的愿望是想见她一面。她没去。

九莉对于她母亲,看不出什么怨恨之情。似对待其他的普通的长辈,有世俗的辈份上的敬重,但痕迹也很轻。莫若说是同居的室友,有交集而无交情。又何止她遗留下的上海是一片废墟呢?她整个世界都是断井颓垣,满目疮痍。

相关文章

  • 2019年自律成长记 #第9天#

    Part1 读书笔记 2019.1.6 《小团圆》读后感 别人看《小团圆》讲述的是张爱玲和胡兰成的故事,但我更想说...

  • 张爱玲《小团圆》读后感

    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张爱玲《小团圆》 大概是连着休息了十几天,不太静得下...

  • 两位大才女,两般小团圆

    萧红和张爱玲都曾有过“小团圆”的故事。萧红的“小团圆”是其代表作《呼兰河传》里的小团圆媳妇,张爱玲的“小团圆”则是...

  • 《小团圆》——张爱玲

    心得: 世间只道是旷世情缘,不羁之恋。你却坦然讲述,红尘俗世,平凡男女,亦只不过是相知,终不能团圆,就算是我...

  • 《小团圆》张爱玲

    名人解读 1、《小团圆》和《红楼梦》有着跨越时空的对接。肯定《红楼梦》的人,就不会否定张爱玲。——陈子善 2、《小...

  • 小团圆-张爱玲

    张爱玲的书看的不多,《半生缘》,《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内容记得不清楚了,但是看这些书的感觉有些类似,上海...

  • 张爱玲《小团圆》

    这本书一出版就买了,读了几年才读完,断断续续,可能因为年代的关系,读起来并不太容易懂。 这本书多年前已写好,其间不...

  • 张爱玲《小团圆》

    “还有钱剩下的话,我想用在我的作品上,例如请高手译。没出版的出版,如关于林彪的一篇英文的,虽然早已明日黄花。(《小...

  • 小团圆--张爱玲

    张爱玲的小团圆,我们无从考证张爱玲究竟想不想让这本书面世,广大张迷或期待或拒绝,翻看此书,到中途竟然是看不下去,书...

  • 张爱玲《小团圆》

    绝对算不上张迷,上高中的时候读过张爱玲的一些小说,现在也只记得《倾城之恋》了。《小团圆》刚刚出版那会儿,倒是随大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张爱玲《小团圆》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wbhtltx.html